湖畔有一个不大的小村庄,傍晚时分,在一所小宅院里,十四岁的少年刘思明正在房内读书,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这狂风刮的有点邪乎,这呜呜的风声里,似乎还夹杂着某种动物鸣叫的声音。
刘思明正欲关窗,就见从外边奔过来一只白色的狗,这白狗真好看!刘思明望着它随口说了一句。
那只白狗跑的飞快,一眨眼便跑到了刘思明这里,刘思明这才仔细打量起白狗,一看之下,这那里是狗啊!原来是一只白色的狐狸。
而那白狐狸正用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眼巴巴的瞅着自己,模样让人怜爱。
想不到,这天地间竟还有如此好看的灵物!刘思明想到这,就见外面的闪电一个接一个的闪着。
小狐狸,你要进来避雨吗?刘思明问它。
那白狐狸听后拼命的点点头,刘思明打开房门,白狐狸赶紧跳进屋来,身体似乎有点瑟瑟发抖,进来之后便一个劲的往刘思明跟前靠。
这时,大风夹裹着雨水从窗外吹了进来,刘思明赶紧去关窗,不经意的往天上一看。
就见在云层里有个很长的身影,由于有闪电看到很清楚,那个身影如同大蛇一般,但那个绝对不是蛇,因为可以清楚的看到,那貌似蛇的东西长有四条腿。
刘思明关上窗户之后,问小白狐:你是不是害怕打雷啊?轰隆隆霹雷闪电一个接一个的响起着,掩盖住了刘思明的说话声,震得他头皮发麻。
而此时,那只小白狐抖得更厉害了,用那双好看的眼睛看着刘思明,刘思明顿时心生怜悯,不由的把小白狐抱在怀里就这样,刘思明抱着小白狐,竟然在这雷声中不知不觉的睡着了,一直到后来母亲过来将他唤醒。
睁开眼睛一看,怀里抱着的竟然是一本书。
刚才难道是梦吗?刘思明想了一会儿,然后笑了笑也没有再去多想。
转眼八年过去了,老母亲去世,刘思明守孝三个月之后,脱下孝服重新换上了书生服,戴上了书生帽,虽然此时眼神里还带着一股忧伤,但是一表人才的他,还是给人一种英气逼人的感觉。
这年,邻家大婶保媒,刘思明娶了一个漂亮媳妇,媳妇不但人模样长的漂亮,人也时十分的贤惠,小夫妻成婚后感情很深,四邻八舍没有不羡慕的。
可是,这老天却不遂人愿,婚后没过两年,刘思明的媳妇儿得了病,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刘思明真是哭的死去活来,邻里们看了没有不伤心的。
可转过天,他竟然撤了灵堂脱去了孝服,而后又重新穿上了书生服,还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说去给媳妇买好吃的补补身子。
邻居们问他咋回事啊?刘思明说:媳妇昨天晚上醒过来了,她的病再吃几服药就能好,现在就躺在床上休息呢!婶子、大娘们都替他高兴,因为这不算什么稀罕事,躺灵七天都还有活过来的,于是纷纷向刘思明道喜。
刘思明呢!带着几个婶子大娘进屋里看。
可是,婶子大娘们出来之后都是一脸的严肃,躺在床上的那个刘思明媳妇,明明就是一个死人,那里是活过来的样子?是不是这刘思明伤心过度,心迷了?再看这刘思明,却一点不像疯的样子,还跟婶子大娘们介绍媳妇是怎么得的病,是怎么又醒了过来,还说媳妇让自己去给她买些胭脂水粉什么的。
四邻们听得是莫名其妙,于是好奇的开始注意起刘思明家,这天大家明明看见刘思明外出,但是饭时他家的烟囱却冒起烟来,这是有人在家里烧火做饭啊!可是等大家聚在一起,仗着胆子进屋一看,就见刘思明的媳妇依然躺在床上,明明就是一个死人。
这特么太邪性了,事情传开,恐怖的气氛瞬间笼罩了整个村子。
从此以后家家户户早早的就关门,晚上也不敢出门,也没人再敢去刘思明家了。
这日,有一身穿道袍的道士来到了刘思明家门口,轻轻的敲了敲门。
刘思明打开门,看见是一个并不认识的道士,就问有什么事。
那道士施过道礼后说:你家内当家的曾经在我那道观许了愿,至今却迟迟不见她前来还愿,今日登门,是来提醒她一下还愿的事。
刘思明听后一愣,但还是怯怯的把这道士师傅让进了屋里。
道士进屋一看,屋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东西拾掇的井井有条。
这时,刘思明的媳妇从里屋走了出来,见到道士后不由得一愣。
道士说:女施主,你不会忘了当时许的愿吧!刘思明的媳妇给道士道了一个万福问:我记性差,忘记了当时许了什么愿,还请师傅提醒一下吧!道士微微一笑说:你曾经许愿要救万条生灵,不知你还记起来?刘思明的媳妇听后一愣,然后深情的看了看刘思明,忽然跪下来抽泣着说:不,我曾许愿,求神佛保佑,盼夫妻恩爱白头。
道士面露喜色,微笑着点头说:既然如此,山腰有一草堂,曾是我出山前居住的地方。
刘思明不知二人话中道理,不过,他媳妇却给道士磕头谢过。
不久之后,夫妻俩便搬出村子,不知搬到那里去了!故事讲到这也就结束了,朋友们是不是会觉得和刘思明一样一头雾水啊?究竟这是怎样一个情况?其实,普通人看刘思明媳妇就是一个死人,但是怎能瞒过道行高深之人的法眼,一眼就看见刘思明后面拖着一条狐狸尾巴。
这狐狸本来是修行的仙家,记得文章开头刘思明助白狐狸渡雷劫吗?白狐仙不忍看到刘思明因为先丧母、后丧妻而悲伤,于是放弃修行,附在刘思明媳妇身上,愿与他做一对鸳鸯。
那他们为何要搬走呢?道士所说的山腰草堂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人妖殊途四邻难安,道士也是为了不让他们打扰世人,让刘思明与这狐狸媳妇离开尘世,并不见得真是去草堂,至于夫妻二人到底去了哪里,也就无人得知了。
正所谓:灵智得于鸳鸯畔,梧桐树下度劫难。
明知思凡废道行,化凤偎凰心亦甘啊!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