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苦难与美丽|文史百科-千易网
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杜甫的苦难与美丽

时间:2023-07-25网络作者:小白

最近迷上了杜甫的作品,年轻时感觉他的作品太沉重了,不像李白那样飘逸潇洒,年纪大了以后,经历了一些坎坷,感受他的作品入心入情。

杜甫一生几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国大地,被他看了个够。

他和李白不一样,李白总是意气洋洋地佩剑求仙,一路有人接济,而杜甫却为妻小温饱屈辱奔波,有时候甚至像个难民,不知夜宿何处,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创造了稀世的伟大,为苍生大地投注了太多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细细观看,静静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力无钱不能给予具体帮助,能给予帮助的就是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已经不是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更加不再是无望的泥潭。

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文人像杜甫那样,用那么多的诗句告诉全社会苦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以及苦难承受者的无辜和无奈,后来中国文人面对民间疾苦所产生的心理程序,至少一半与他相关。

中国文化因为有了杜甫,多了不少善良的成分,在他的笔下再苦的事、再苦的景、再苦的人、再苦的心都成了美的成分,是美成为苦的背景,或者说苦成了美的映衬,苦和美融为一体,难分难解。

举一个小例子,他逃奔被擒,成了叛军的俘虏,中秋之夜在长安的俘虏营里写了一首思家诗,他在诗中想象,孩子太小不懂事,因此中秋之夜,只有妻子一个人抬头看月,思念自己,此刻妻子是什么模样呢?他写道: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寥寥几个字就把嗅觉、视觉、触觉等感觉都调动起来了,为什么妻子的鬓发湿了?因为夜雾很重,她站在外面看月,时间久了不能不湿,既然站了那么久,那么裸露在月光下的洁白的手臂应该有一些凉意了吧?这样的鬓发之湿和手臂之寒,既是妻子的感觉,又包含着丈夫似真似幻的手感,实在是真切到极致。

可见杜甫是如何用美来制服苦难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他和李白是那么不同,李白不会那么细腻、那么静定、那么含蓄。

但是这些远不是杜甫的全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这样的诗句,连李白都要惊叹其间的浩大气魄了。

杜甫的世界什么人都可以进入,不管在哪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是他的无限空间,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天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不仅在内容上是这样,而且在形式、技法、风格上也是这样,杜甫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既承接着他之前的一切,又开启着他之后的一切,人世对他那么多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杜甫对我们最大的启迪是用美来制服苦难,用美来净化心灵。

文/李慧

视觉/实习生 朱家欢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举报/反馈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