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太后、太皇太后该怎么称呼她们和皇帝比,谁的地位高|历史趣闻-千易网
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明朝的皇太后、太皇太后该怎么称呼她们和皇帝比,谁的地位高

时间:2023-07-28网络作者:小白

前言: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二月初三日,是圣烈慈寿皇太后孙氏的生日,在明朝要称为圣节

孙氏是先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的皇后,也是当今天子朱祁镇的生母。

正是由于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朱祁镇才能在被软禁七年后政变成功,从弟弟景泰帝朱祁钰手中重新夺回了皇位。

为了表达自己对母后的尊崇之情,朱祁镇在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正月为孙太后上徽号:圣烈慈寿,称圣烈慈寿皇太后。

辛亥,上召内阁臣李贤问曰: 朕惟母后恩深,无以为报。

况朕居南宫七年,危疑之际,实赖保护。

今又定策禁中,俾朕复位。

欲仿前代上徽号,少伸孝情如何?贤曰:陛下此举,莫大之孝也,宜即行之。

于是贤等拟号曰圣烈慈寿,上从之。

—《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五》

不过等到各地的大明亲王们收到上皇太后徽号诏书之时,圣烈慈寿皇太后的生日已经过了,所以天顺三年是诸王更改表文中称呼的第一年。

结果各地藩王状况百出,惹得朱祁镇大为光火。

圣烈慈寿皇太后孙氏剧照

先是郑王朱瞻埈、周王朱子埅、荆王朱祁镐、唐王朱琼炟、赵王朱祁镃、蜀王朱悦(劭+火)、庆成王朱钟镒仍将圣烈慈寿皇太后称为殿下。

再是庆王朱秩煃、伊王朱颙炔、岷王朱徽煣倒是称了陛下,但是又把圣烈慈寿这个尊号给忘记了。

在二进宫的皇帝陛下看来,这分明是藐视自己的权威。

王府中的长史官自然因此受到了处分,可是称皇太后为殿下到底有没有错呢?

大明皇太后的称呼:从殿下到陛下

大明王朝的第一位皇后,自然是开国太祖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去世,此后老朱未再册封皇后,按理在他驾崩之后大明王朝不会出现皇太后。

然而世事无常,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考虑再三,没有选择立其他儿子为新一任皇太子,而是将朱标次子朱允炆册为皇太孙。

朱标的正妃是开国第二武臣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女儿常氏,为他生育长子朱雄英和第三子朱允熥。

次妃吕氏则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先是为太子生下次子朱允炆。

常氏去世后,吕氏被册为继妃,又接连生下第四子朱允熞和第五子朱允熙。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另外尊母妃吕氏为皇太后。

由此吕氏成为大明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后,同时也是第一位没有做过皇后的皇太后。

吕太后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建文年代文武百官,以及包括燕王朱棣在内的宗室亲王该怎么称呼吕太后呢?很遗憾,由于建文朝史料在朱棣篡位后被大量销毁,我们无法查证当时吕太后到底是被称为殿下还是陛下。

笔者倾向于称殿下,理由后面再讲。

朱棣靖难成功后,册封原燕王妃、大明开国第一武臣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女儿徐氏为皇后。

然而徐皇后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先于朱棣去世,朱老四学习老爹,也没有重新册立皇后。

因此朱棣驾崩后,宫中也没有皇太后。

诚孝昭皇后的例子:

皇太子朱高炽即位后,册封原皇太子妃张氏为皇后。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朱高炽驾崩,皇太子朱瞻基即位,此时仍然在世的张氏由此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位由皇后晋升的皇太后。

当时行在礼部尚书吕震还提出今后每逢皇太后圣节,各王府长史司要依例进表笺庆贺。

张太后剧照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皇长子朱祁镇出生,由于朱瞻基年近三十仍无子嗣,因此以靖难元勋英国公张辅为首的文武百官迫不及待地向皇帝和皇太后上表,请求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

而在给张太后的表文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群臣对她的称呼是殿下。

上表请于皇太后曰:坤元厚载,佑国家于隆长。

至德储祥,衍子孙于繁盛。

惟天下之大本,仰宸慈之赞成。

正统相传,万方咸戴。

恭惟皇太后殿下慈仁恭懿,端一诚庄。

文母兴周,圣德重光于今日。

涂山启夏,成功载显于明时。

今皇宫肇育于圣孙,在典礼宜正于储位。

此古今之通谊,诚国家之远谟。

臣辅等深切欢心,恭陈诚悃。

冀从舆议,俯赐俞音。

赞金册之弘宣,命青宫之蚤建。

前星明丽,昭四海之雍熙。

洪福绵延,庆万年于长乐。

—《明宣宗实录卷三十三》

孝恭章皇后的例子

回到本文开头的圣烈慈寿皇太后孙氏,她本来是朱瞻基做皇太孙之时的皇太孙嫔,并非正室。

朱瞻基即位后册皇太子妃胡氏为皇后,而孙氏则晋位贵妃。

但是孙氏运气很好,或者说手段很好,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

由于生母为贵妃,朱祁镇从身份上说只是皇帝的庶长子。

而胡皇后曾为朱瞻基生下两个女儿,并非没有生育能力,日后她若再生一个儿子怎么办?为了不动摇国本,经过朱瞻基和张太后的协商,最终胡皇后自愿退位让贤,由孙贵妃进位皇后。

孙贵妃与胡皇后剧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即位,随即尊母后孙氏为皇太后。

在册文之中,皇帝对孙太后的称呼同样是殿下。

由此可见,当年朱棣对吕氏的称呼一定也是皇太后殿下。

庚戌,上奉册宝,尊圣母皇后为皇太后。

册文曰:致理必先于化本,为国必重于尊亲。

礼典所崇,名分为大。

恭惟圣母皇后殿下至仁厚德,配地承天。

端庄诚一之性,柔顺静贞之行。

表正六宫,母仪四海。

内佐皇考,允隆治化之原。

上奉重闱,备极天下之视。

昔任姒盛美寔同。

矧予眇质,躬荷深恩。

属大统之方承,维圣兹之是仰。

敬循彝典,用正大名。

谨奉玉册、金宝,恭上圣母皇后尊号曰皇太后。

伏惟天隆宝祚,慈寿万年。

嘉谟恒笃于训言,长乐永伸于至养。

—《明英宗实录卷二》

太皇太后可称陛下

在宣宗驾崩之时,他的母亲张太后仍然在世,也由此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张氏的一生堪称传奇,由燕世子妃到皇太子妃,再到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可谓是做了一个全垒打,在大明朝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宣德十年正月三十日,新天子朱祁镇给行在礼部赐了一道敕书,里面提到要为圣祖母张太后上尊号为太皇太后,为圣母孙皇后上尊号为皇太后,让他们赶紧去制定礼仪流程。

而在册文之中,对太皇太后的称呼变成了陛下。

戊申,上奉册宝,尊圣祖母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册文曰:"天子必有所尊,圣德莫大于孝。

孝亲者,得天下之欢心。

尊亲者,正天下之大号。

帝王盛典,古今所同。

恭惟圣祖母皇太后陛下睿知聪明,含弘光大。

体坤元之厚载,弘天道之至仁。

光辅圣祖,笃生先帝。

衍庆源于万世,昭礼教于六宫。

母仪表正于四方,仁泽霈沾于兆姓。

上同姜嫄太任之盛,盖视明德宣仁有加。

顾予眇躬,夙荷恩爱。

兹叨承于宝位,感惓切于圣心。

丕成宇内之升平,祗仰宫中之尧舜。

特循茂典,用正大名。

谨奉玉册、金宝,恭上圣祖母皇太后尊号曰太皇太后。

伏惟天祐慈圣,永承长信之恩。

国奉至尊,隆享万年之福。

"—《明英宗实录卷二》

我们要知道一点,在孙氏之前,明朝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是没有徽号的。

最早提出为皇太后加尊号的,是朱祁镇的叔祖岷王朱徽煣,但当时皇帝以祖宗以来无加尊号之礼的理由予以了婉拒。

所以当孙氏有了圣烈慈寿这个徽号之后,朱祁镇为了加强对她的尊崇,这才要求宗室诸王以陛下称呼圣烈慈寿皇太后。

孙太后剧照

自打孙氏开了这个头,在她之后的皇太后,不管有没有徽号,都可以享受陛下的尊称。

比如朱祁镇驾崩之后,宫中出现了两位皇太后,一个是他的原配钱太后,另一个则是嗣皇帝朱见深是生母周太后。

我们可以看一下为两位太后上尊号之时,皇帝对她们的称呼:

嗣皇帝见濡伏惟皇太后陛下功德兼隆,显崇徽号。

永膺福寿,率土同欢。

—《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九》

结语:明代对皇太后从殿下过渡到陛下,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先有太皇太后称陛下,再有加徽号的皇太后称陛下,最后再是所有皇太后都称陛下。

比如日后明世宗朱厚熜以小宗入继大统之时,他的伯母昭圣慈寿皇太后张氏(明孝宗皇后)固然被称为陛下,他的生母兴国太后蒋氏(兴献王妃)和祖母寿安皇太后劭氏(明宪宗贵妃)也被称为陛下。

张太后剧照

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之间地位谁高,那就太简单了。

比如明宣宗朱瞻基在张太后面前的自称就是臣,皇太后代表先帝,相对于皇帝自然算是君。

又比如文武大臣称宣宗要称皇上,而张太后只需称皇帝即可。

某些电视剧让太后称呼皇帝为皇上,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上奏皇太后,言臣辅及义、士奇、荣、幼孜、溥皆扈从在此,请令见于行殿。

皇太后可之。

辅等行五拜三叩头礼毕,皇太后曰:皇帝数言卿数人赞辅多用心。

今家国清宁,生民无事。

固是祖宗垂祐,亦有卿等之力。

辅等叩头对曰:皇上聪明睿智,敬天法祖,仁爱兆民,以致康济之功。

此皆本于皇太后圣德大训,臣等实无寸补。

—《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三》

另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剧中有这样的镜头,某个官员在皇帝面前说到皇太子殿下怎么怎么了。

至少在明代,这是极其荒谬的。

朱元璋早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时候就有规定:百官在上前称皇太子,称亲王曰某王

这里的上就是皇帝,也就是说文武百官在朱元璋面前提到朱标,称之为皇太子即可,后面不可加上殿下二字。

同样提到朱棣,称之为燕王即可,也不可称之为燕王殿下。

规矩就是规矩,像前文各大王府长史官弄错了皇太后的称呼那样,可是要坐牢吃板子的。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