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没有暖气,那他们是如何渡过冬天的?|历史趣闻-千易网
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古时候人没有暖气,那他们是如何渡过冬天的?

时间:2023-10-02网络作者:小白
在没暖气、没棉袄的古代,古人都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呢?古人的御寒方式花样繁多,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

中国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包括后来的土炕、火墙、竹火笼等,皆是在极寒天气之下,让人们顺利过冬的神器。

但是,古人取暖也分三六九等,不同阶层的人家用煤炭来取火的方式那必然是不同的。

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

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

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

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开元天宝遗事》 然而,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如白居易口中的卖炭翁,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除了煤炭取暖外,在汉代,皇宫中设有温室殿,以花椒为材料,捣碎成泥,涂在墙壁上制成保温层,再挂上壁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地上铺着毛毯。

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

这就是所谓的椒房殿。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采取了更多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

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

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道底下。

炭口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除了住的地方讲究,还有一些用来取暖的小物件就是放在今天,取暖效果也是一级棒!考古学家们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古人有用火塘 挖个坑,丢点碳,简单快捷方便取暖的遗迹。

到了先秦时期,随着青铜冶炼工艺的发展,便有了使用青铜器具装炭火取暖的记录,叫做燎炉。

燎炉再缩小一下,就成为了另一件取暖圣器——手炉。

手炉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提供类似于暖宝宝的功能。

熏炉是用陶土或钢铁制成的储火器具,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烘炉。

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类似于热水袋。

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

直到清朝甚至近现代,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至于服饰御寒,裘并不是古代贵族的专利,算是古代最常见的冬服。

有钱人家穿狐、貂、貉、豹所制的裘衣,轻薄保暖。

普通人家取暖就只能选择鹿裘、羊裘、狗裘。

宋朝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所以除了裘衣,一般老百姓还用丝麻作为制作被褥、冬服的主要原料。

用丝麻制成的冬服称为袍、茧。

家里贫苦的农户冬天则会穿布衣或褐,其中褐是用兽毛或粗麻等编织而成的一种粗服,类似麻袋片。

古人在冬天里,对于食物的保暖以及利用食物驱寒的办法更是不少。

现代的电饭锅都有保温功能,其原理就是不断加热、保温,以保证食物不冷。

这种食物保温原理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商周时期已相当成熟——考古出土的温鼎,就是一种保温锅,只不过不是使用电能,而是通过柴、木炭等燃料来实现,可视为一种原始电饭锅。

青铜器时代,温鼎做得已相当精致和讲究。

鼎的下层可放置燃料,给食物加热、保温。

敞露结构的温鼎又称盘鼎,顾名思义,鼎下有供放置燃料的托盘。

战国时期,盘鼎有了新的叫法:温炉。

古人在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能量,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

除了吃以外,楚人还会饮酒抗寒取暖,当时的人们就已发现酒的这一特性。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