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西方学者表示:秦始皇长城把欧洲害惨了

时间:2024-08-06网络作者:小白

导读:很多读者问我,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不仅将告诉大家长城的伟大作用,还要告诉大家,为什么长城把欧洲给坑苦了。

本文一共5200多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一、秦始皇与长城

长城横亘于我国北方广袤地区,东起渤海,西至新疆,总长度达到2万多公里。

从战国到明朝,长城一般依山据险而建,分为烽燧、女墙等拥有多种防御功能的城墙以及堡垒。

在大众眼里,长城似乎最早建设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秦朝。

但实际上,在战国初年,中国北方就已经出现了长城。

当时,战国七雄并立,相互攻伐,为了拓展本国的领土空间,加强人力,各国都着力向少数民族方向发展。

例如秦国灭掉了西方戎狄大国义渠国,赵国灭掉了游牧于今天内蒙古中部附近的林胡、楼烦等国,而燕国则在大将秦开的带领下大破东夷,拓地千余里,将辽东纳入了燕国的版图。

但是随着这一系列的胜利,秦、赵、燕三国却再也无法向北继续推进。

他们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将国境推进到400毫米降水线附近,只要过了这条降水线,农业生产就会因为缺水和寒冷而无法有效进行。

若不能农耕,就无法维持当地驻军以及人民的有效生存,对当地的管理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秦、赵、燕三国便会停止向北方的扩张,然后修筑长城以划定边界,将游牧民族隔绝于长城之外。

而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也成为后来秦朝长城的蓝本。

而这些长城的位置,恰好就在400毫米降水线附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同时展开了两项军事行动,其一是南征,将南方的百越民族全部征服;其次便是北伐,即向北方的游牧民族宣战。

南征活动非常顺利,当时岭南地区虽然条件恶劣、瘟疫横行,但毕竟是可耕地带,秦军废了一些周折,最终将百越地区纳入了大秦帝国的版图。

至于北伐,则遇到了一些困难。

据司马迁说,秦始皇之所以会北征匈奴,是因为皇家方士为他做了预言: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是个较为理智的人,自然不会真的只为这句谶言就人数多达数十万人的浩大战争。

在他眼中,匈奴是新生的秦帝国真正的、也是最后的威胁。

通过统一六国和南征战争,秦始皇基本将天下所有可耕之地纳入了版图,东亚大地上绝大多数农民都成了大秦的臣民。

然而秦始皇却发现,广泛分布于三北(东北、北方、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却是无法征服的。

他们逐水草而居、游移不定,曾横扫百万大军、攻破城池达到数千座的虎狼秦军,却拿他们毫无办法。

秦军主力一来,他们便会立即逃走;秦军主力一走,他们便会卷土重来。

漠北的气候太冷,在农耕方面几乎毫无价值。

派兵驻扎在漠北,在没有铁路、汽车的当时,其代价简直是天文数字。

因此汉朝人说匈奴是其地不可耕,其民不可牧。

在秦始皇看来,放着游牧民族不管是肯定不行的,保不准哪个时候,他们就会南下中原,颠覆他万世一统的大秦王朝;同时,他也害怕六国余孽、犯罪分子以及不堪秦朝压迫的人民逃亡大漠。

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此秦始皇想到了北伐,而目标便定在了匈奴身上。

有人就要问了,大漠中游牧民族那么多,为啥偏偏要打匈奴呢?

这不仅因为匈奴实力最强,同时也是因为匈奴相比其他游牧民族更加固定。

原来,匈奴占据着水草丰美的鄂尔多斯草原,也就是秦人口中的河南地。

依靠这片富饶的草场,匈奴的国力在草原各国中是首屈一指的。

因此秦始皇才会拿匈奴第一个开刀。

于是他派蒙恬率30万秦军攻入河南地,将匈奴驱逐出河套草原。

随后,秦始皇将10万移民迁入河南地,建立了朔方郡,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打退匈奴之后,秦始皇立即着手修建万里长城。

他因地制宜,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大大降低了修建的成本,使万里长城得以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

随后秦始皇又派数十万大军在长城沿线驻守。

由此秦长城既是一种军事设施,也是一种政治设施。

长城代表着文明的边缘,代表着中央王朝和游牧民族的边界,也代表着文明与野蛮的边界。

志得意满的秦始皇在长城的庇护之下,开始做起了万世一系的春秋大梦。

他万万也没想到,他的这个举措给中国、漠北乃至于欧洲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长城的建立,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二、长城把游牧民族害苦了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征战,直到秦始皇在位时期才归于一统。

与此同时,从大兴安岭到漠北再到中亚,游牧民族在这些地区也处于一种战国时期。

也就是说在匈奴之前,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游牧帝国。

匈奴和东胡、大月氏、林胡、丁零诸部落一起,被秦人统称为胡。

草原之所以没有出现统一的大帝国,是因为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来说,并不适合成为统一的国家。

要解释这一点,必须要先讲讲草原民族的生产方式。

众所周知,匈奴、东胡等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赶着牛羊马等牲畜,逐水草而居。

相比于较为稳定农业生产,游牧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很容易被天灾一锅端。

根据学者考察,农民养活一家4口人,2亩土地就够了。

而在游牧区,却至少需要2顷。

相比于气候较为温润的汉地,游牧地区的气候可以用严酷来形容。

在农业区,主食粮食很容易储存,只要做好仓储,即使遇到恶劣的天气也能凑合着活;而在牧区,只要遇到大规模雪灾,就意味着一场灭顶之灾。

游牧民靠牛羊的肉和奶存活,遇到雪灾后,牛羊便会成片的死亡。

相比于粮食,肉更容易腐烂。

牛羊死亡,也会使奶的来源被切断。

到时候,游牧民如果不南下贸易或抢掠,就一定会饿死。

因此,游牧民族对于游牧之外的辅助性产业是非常依赖的。

而侵略和掠夺,则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产业。

《匈奴列传》记载: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攻战以侵伐。

简单翻译来就是,如果条件比较宽缓的时期,就进行游牧和狩猎,但危急之时就要对外征战、掠夺了。

这里的危急,往往就是游牧民族遇到重大自然灾难,面临饥饿之灾的时候。

如果不抢东西,他们捱不过严酷的冬天。

因此,游牧民族往往将目光投向了他们南方的有钱邻居。

因此自战国以来,匈奴、东胡、楼烦等民族就一直侵扰着中原各国的边境。

他们之所以不形成统一的游牧帝国,是因为正常的牧业生产牲畜不能大规模集中,需要分散牧养。

大规模的战争则需要把青壮年劳动力集中起来参军作战,为了保证军队的后勤供应,防止在缺乏男劳力的情况下畜群遭受意外损失,也需要把牲畜大规模集中起来。

而将牲畜大规模集中会有什么后果呢?这既会对草场造成过度啃食,也会导致牲畜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还可能造成传染病流行,又容易导致大量牲畜被敌方截获。

因此,各游牧民族会选择就近入侵,兔子就吃窝边草。

在战国时期,草原各民族还能混得下去。

这是因为秦、赵、燕三国均以邻为壑,希望将祸水引到对方一边,自然不可能将边墙连接起来。

而这些缝隙,也给了各游牧民族侵扰的可趁之机。

因为这些空隙,游牧民族甚至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骚扰。

然而当秦朝统一,长城连成一片,各游牧民族就绝望地意识到,他们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恣意地抢东西了。

有人就要问了,长城到底有什么用呢?根据专家测算,长城的平均高度为7.8米,并不算太高。

明以前的长城,大多为夯土所建,算不上结实。

如此矮、如此脆的城墙,又能挡住什么呢?

在陶陶看来,大家或许太小瞧长城的作用了。

首先,长城虽然不高,但都依天险而建,不是轻易就能逾越的。

况且你人越过了,马岂能越过?没有马的游牧骑兵,根本构不成威胁。

连人带马过长城,必须毁墙而入。

夯土城墙虽算不上固若金汤,但以游牧民族的攻城武器,拆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等城墙拆完,秦军的援兵早就来了。

其次,长城是一个强大的通信体系。

在长城沿线,修建有大量烽燧,也就是俗话说的烽火台。

这些烽燧不仅可以用作防御的堡垒,同时还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烽燧传递信息可不止狼烟那么简单,他们会利用蓬、火炬、积薪等三种不同的燃具传递信息,并以此分为64种烟火组合,每个组合都传递着不同的消息。

游牧民族一来,守军就会点燃狼烟,援兵就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再次,长城还是个系统性的屯兵体系,数十万边军驻守在障塞、关城和郡县之中。

一旦边境有事,他们便会沿着长城飞速赶来,相当于一个运兵的高速公路。

最后,长城还能严格控制边民和游牧民族的贸易。

让游牧民族不能通过交易牛羊来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的作战物资。

如此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于那些分裂的游牧小国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抢掠成本,导致他们即使丢了性命,也啥都抢不到。

长城虽细,却是绞死漠北诸游牧民族的绞索。

为了活命,游牧小国们只好拼命内卷,相互攻伐。

而丢失河南地的匈奴,则成了众矢之的。

正所谓东胡强而月氏胜,东胡在东,大月氏在西,居中的匈奴遭到了两面夹击,苦不堪言。

但在短时间内,匈奴却成为了一个帝国,并成为整个草原的统治性力量。

而匈奴之所以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势君主——冒顿单于。

三、长城逼出的匈奴帝国和欧洲的噩梦

冒顿单于是一个传奇性的君主。

原本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子,是匈奴的下一任君主。

但头曼单于和第二个妻子生下儿子后,就试图取消冒顿的继承权。

为此,他将冒顿送到月氏当人质,随后又袭击月氏,希望借刀杀人,让月氏人把冒顿处死。

然而冒顿很机警,抢了匹快马逃回了匈奴。

匈奴人看重勇士,头曼单于欣赏冒顿的勇气,便将他留在了部落。

谁知冒顿早就怀恨在心,他找了个机会杀死了父亲,然后将他的弟弟们全部杀死。

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冒顿单于攻灭了强大的东胡。

在吞并东胡后,冒顿又转兵西向,灭掉了大月氏,将大月氏王的头颅做成了酒碗。

此时,秦朝正陷于内乱,无力组织冒顿单于对草原的统一。

由于秦末大乱,长城沿线的秦军皆逃散了。

因此冒顿单于不战而重夺河南地。

其后冒顿单于四处攻伐,灭亡了26个游牧国家,使诸引弓之国成为一家。

匈奴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蛮之长,历史上第一个草原帝国。

按照游牧生产的规律,匈奴原本不可能长期存在。

但是长城的存在却改变了这一点。

因为要突破长城,就必须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

只要聚集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人马,就可以大大减少南下掠夺的风险。

抱着匈奴这根粗腿,草原诸族便能从集体的抢掠之中分一杯羹。

而这,也是草原诸族愿意臣服于匈奴单于集权统治的真正原因。

因此,匈奴绝非单一民族,而是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游牧部落的结合体。

从考古发现来看,匈奴不仅有黄种人,还有白种人。

除了匈奴本部人马以外,还有许多被称为匈奴别种的仆从民族。

事实上,游牧帝国的建立,大大抵消长城的防护作用。

在白登之战中,冒顿单于集中了40万骑兵,将汉高祖刘邦团团包围。

在后来的汉匈战争中,匈奴动辄出动十多万骑兵入寇。

历史记载是大入则大利,小入则小利。

对于新生的汉朝,匈奴骑兵南下掠夺简直比逛自己的后花园还要轻松。

为了阻止匈奴进攻,西汉不得不与匈奴和亲,用女人和巨额的财富求得和平。

但实际上,这依然不能阻止匈奴的入侵。

不仅如此,匈奴还向西域进军,几乎降服了整个中亚。

西域诸国被迫向匈奴称臣纳贡。

可以说,匈奴帝国的成立,让匈奴人富了起来,稳定了起来。

但是随着汉帝国的复兴,匈奴对汉朝的掠夺越来越吃力。

原来,汉朝发动人力物力,改善了长城的防御系统,建立了天田——堑壕——虎落——关城——烽燧——堡垒——障城的防御体系。

虽然天田,就是汉军在长城前洒下的一层细沙。

汉军可以通过细沙上的脚印观察敌军的动向,作用类似于雷达。

一旦发现敌情,后方的烽燧就会立刻烧狼烟求援。

匈奴骑兵到来后,宽阔的堑壕会成为第一个障碍;而虎落的尖刺陷阱则可以有效阻止敌骑靠近墙体。

然后,匈奴还要连续攻打关城、烽燧、堡垒以及障城,防线一道比一道坚固,守备一道比一道强。

随着长城防御系统的完善,匈奴对汉朝的掠夺,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轻易了。

汉朝深知不可千日防贼的道理,若想彻底遏制匈奴的掠夺,就必须主动出击,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不仅要杀匈奴的人,还要抢走他们的牲畜,釜底抽薪。

汉武帝时期,汉朝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对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

在卫青、霍去病的持续打击之下,匈奴前后被斩首20多万人,俘获数百万头牛羊。

匈奴被迫遁走苦寒的漠北,不再敢入侵汉朝的边境。

匈奴帝国的建立,本来就是建立在军事胜利之上的。

匈奴在军事上的失败,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分崩离析。

在汉昭帝年间,匈奴遭到了南方汉朝、西域、东方鲜卑乌桓以及北方丁零的四面夹击,甚至分为五个部分。

在汉朝的扶持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匈奴,而匈奴也不得不成为汉朝的属国。

后来匈奴又几兴几衰,最终在东汉汉和帝时期,为窦宪所灭。

匈奴之后,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薛延陀、蒙古等草原帝国接踵而立。

他们的统一,都和长城的存在息息相关。

没有长城,就没有草原的统一。

不仅如此,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菲尔德先生在他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之中,他有创意地提出了一个观点:

秦始皇修筑长城,使游牧帝国不得不将关注点放在曾经不屑一顾的欧洲诸国身上,从而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侵略之潮。

长城不仅塑造了游牧帝国,还使这些游牧帝国有余力、有动机进行大规模的西征。

他们一旦在中原打不开局面,就会退而求次,向西亚以及欧洲进军。

罗马帝国时期,匈奴人曾在欧洲横行一时。

在中世纪前期,马扎尔人又引发了一次侵略之潮。

而马扎尔人,正是被北魏所击败的柔然人;在6、7世纪,突厥帝国达到了极盛,曾兵临东罗马帝国,突厥可汗号称世界之主;到了13世纪,蒙古帝国异军突起,最终横扫了欧亚大陆。

因此笔者认为,长城虽然不高,但却成功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入侵,并塑造了强大的游牧帝国。

而游牧帝国又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中介,最终在蒙古帝国时期,让整个世界真正的联系到一起。

#头条创作挑战赛#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