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杜甫坐牢时想念妻子,写下最温柔的一首诗,抚慰世人1200年

时间:2023-10-01网络作者:小白

温柔是一个美好的词。

可是,似乎是杜甫搭不上边。

他是忧国忧民的老者,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名句,

他是重情重义的朋友,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是他对李白的深情,

事实上,他还是温柔的丈夫。

对于孩子,对于妻子,杜甫倾吐着温柔的情意。

有一天夜里,月亮高悬,他想念远方的妻子,写下一首无比温柔的诗,抚慰后世1200年。

诗名《月夜》。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战乱时的离歌。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叛军就攻入长安。

长安变成了战场,许多人变成了流民。

杜甫也带着一家人加入了逃难的队伍。

几经周折,一家人来到了鄜(fū)州,战火还没有蔓延到这里,杜甫在羌村暂时安顿了下来。

国家遭逢劫难,杜甫没想到退缩,他心中的热血又沸腾了。

当他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时,立志报国的杜甫,将妻儿安顿在羌村,独自上路,准备去灵武投奔唐肃宗。

可他一介书生,走在半路,就被叛军抓住,押解到了长安。

这一年春天,杜甫到达了长安。

曾经繁华的都城,变得残破不堪,杜甫感伤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被囚禁在长安。

人在最无助最悲痛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永远是家人。

月亮出来了,他挥笔写下这首《月夜》。

这是杜甫少有的一首温柔之作,字里行间,皆充满情意。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明明在长安,为什么却说今夜鄜州月。

原来,他代入了妻子的视角,来诉说思念。

今晚鄜州上空的一轮圆月,只有我一个人独赏。

中国传统,望月而思远人。

妻子一定是在思念着远在长安的杜甫。

明明是自己想念妻子,却以妻子的口吻,写他思念自己,真是巧妙。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此时一双小儿女,围绕着妻子身边。

看着母亲望着月亮,久久不言。

年幼的孩子怎么会知道:母亲是在思念着他们的父亲呢?

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是对孩子的怜爱,更是对妻子的怜惜。

安史之乱前,杜甫在困守长安十年,妻子陪他忍饥受寒,也曾一起看过长安的月亮。

如今,夫妻相隔两地,而月亮依旧,情意依旧。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思绪跟着想象游走,杜甫猜想:妻子一定还没睡吧!

是啊,丈夫生死未明,妻子怎么睡得着呢?

她久久地望着月亮,时间一长,雾气湿了她的头发,明月的清光,让她的手变得寒凉。

云鬟、玉臂,多用来描摹宫妃,贵气又艳丽。

要知道,杨夫人已经四十多岁了。

杜甫形容她云鬟、玉臂。

就如同面对四十岁的妻子,丈夫依然唤她:亲爱的,你真美。

可以想象,杜甫和杨夫人一定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盼望着相见的日子。

什么时候,我们能并肩坐在帐幔下,月光照在我们脸上,将眼泪擦干。

思念是一杯酒,唯有相遇能解其愁。

多么期待我们再次相逢,然后与妻子并肩坐在床上,欣赏着天上的月亮,那么多么温柔的一个场面。

杜甫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生与死,只有平凡日子中的互相思念。

像极了生活中的你我。

戴建业教授说:我要是有一个女儿,首选让她嫁给杜甫。

他说:杜甫是个非常高尚的人,不一定是个好情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好丈夫。

杜甫的妻子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

开元二十九年,29岁的杜甫与19岁的杨氏成婚。

他一生钟爱妻子杨夫人,从未纳妾,也从没有风流韵事传出,夫妻二人30年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这在古时,十分难得。

在他的诗中,对杨夫人的感情总是那么亲切、和暖。

妻子懂他。

当唐朝军队收复幽州和蓟州时,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泣。

再看妻子呢?也欣喜若狂。

没有解释,没有述说,夫妻二人的欣喜是在同一频道。

妻子暖他。

杜甫在浣花溪旁建了一座草堂,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时值初夏。

妻子用纸画着棋盘,儿子用针做着钓钩。

生活艰苦,妻子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而是就地取材,寻找快乐。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妻子一直陪着他,走过风雨,又迎来短暂的安宁,始终不离不弃。

有杨夫人在,不论安定还是漂泊,杜甫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俗话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杨夫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杜甫也从未特地给她写过爱情诗。

可在杜甫诗的字里行间,都是老妻、瘦妻,如生活一般。

有时候,爱不是大张旗鼓,写给全世界知道,而是你默默陪着走过余生,我知你心意,你懂我的心意,仅此而已。

那个在月夜里,不断思念妻子的杜甫,足够浪漫。

杜甫离世已有1200多年,而他对妻子的情意,却藏在这首诗中,不断感动着世人。

一个好的伴侣,可以慰藉漂泊的灵魂。

好伴侣可遇不可求,很幸运,杜甫有了,希望你也有。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