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汉文帝刘恒如何将劣势全部变成优势

时间:2023-07-04网络作者:小白

汉文帝刘恒如何将劣势全部变成优势?

汉文帝刘恒如何将劣势全部变成优势?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随着汉文帝的陵墓霸陵被发现确定,关于汉文帝刘恒的话题很多。

我也来谈谈这位历史上少有的节俭爱民的明君,是如何从一名藩王脱颖而出变成西汉王朝的天子,又是怎么从一名别人以为可以操控的棋子变成一名棋手,稳稳地操控整个汉帝国。

吕后死后,汉朝政局动荡,代王刘恒原来所有不利于竞争皇位的劣势全部变成优势,从而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

劣势变优势之一:不受关注,反而保住了性命。

这个很关键,正是由于刘恒自出生以来一直不受关注,从而躲过了吕后主政时期的大屠杀。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刘恒排在第四,被封为代王,但在成为皇帝之前,他的名气实在太低,几乎到了被人忽视的地步。

从刘恒的封地就可以看出来了,代国位置大概在山西的中北部,相比其他封国算是苦寒之地,还经常受到匈奴侵扰,当年刘邦的二哥刘仲就是第一代的代王,听说匈奴打过来,吓得弃城而逃。

刘邦的儿子中,除了刘盈继承皇位,刘肥到了历来富庶的齐地,刘如意原来是也被封为代王,后来不舍得这个宝贝儿子去那么远,就改任了赵王。

五子刘恢为梁王 刘友死后又被改为赵王,六子刘友为淮阳王 刘如意死后改为赵王,七子刘长为淮南王,幼子刘建为燕王。

这些兄弟中就属刘恒封地最差了。

正是由于刘恒不被重视,所以当他的其他兄弟被吕后疯狂打压之时,他竟然没受影响。

到吕后死后,刘邦的儿子只剩下他和淮南王刘长了。

劣势变优势之二:母系的势力单薄,反而不容易产生外戚干政。

这个是有深刻的教训的。

吕后专政的时期才刚刚结束,刘氏江山差点就要改姓吕了。

大臣在诛杀诸吕后商议立新君的时候,有做皇帝资格的刘邦子孙中的母系势力是重要的考察因素之一。

所以,在齐地率先起兵反吕的齐王刘襄本来就是大热门,但就是因为他的母系势力太盛被筛了下来。

而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来只是秦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的妃子,刘邦打败魏豹后将薄姬纳入后宫。

薄姬虽然有点姿色,但很少得到刘邦的宠幸。

但很幸运一次偶然机会得到宠幸之后,就生下了刘恒。

而薄姬天生纯朴善良,又备受冷落,所以吕后也不怎么为难她,还同意她去代地陪伴儿子。

老旧大臣对刘恒这个特性尤为看重。

劣势变优势之三:表现得文弱温顺,表象看起来很容易控制,反而得到老旧大臣青睐。

刘恒由于母亲的悉心教育,一直都是很低调内敛、小心谨慎,又是一个大孝子,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乖孩子,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可惜,他们真的看错了,其实刘恒当时虽然年纪不大,但城府极深,演技实力派。

有一件事很说明问题,当时几个兄弟当了赵王之后都很快就挂了,吕后就想安排他当赵王,这么高风险的雷区,刘恒当然不想去,但他向吕后解释的理由却很高明,表示愿为太后守边地,这样逃过一劫。

就是这样的性格,导致大臣认为他很容易控制,功勋集团就能够长保富贵,他们就将当时诛杀诸吕最为积极、功劳也最大的刘邦那几个孙子都不选,执意推刘恒去当皇帝。

功勋集团想将刘恒当成棋子摆布。

但当刘恒做了皇帝之后,很快就发现他们真的看错了,这颗棋子没想象得那么简单,汉文帝刘恒的用人之老道,简直就是一名高明的棋手,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一、用亲信掌握关键位置。

兵权是掌握权力的关键。

汉文帝以藩王登位,在中央完全没有自己的势力,人生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

为此,他进入未央宫当晚,他就果断颁发第一个命令,先安排他从代国带过来的两个心腹掌握宫廷安全的要职:一是任命之前在代国做中尉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

这是保卫皇宫的核心军队,汉文帝必须将这个军权交给自己亲信。

二是任命之前在代国做郎中令的张武为宫廷郎中令,负责巡查保卫皇宫。

通过这两个人事任免,汉文帝牢牢将人身安全握在自己手上。

二、稳定和削弱功勋集团。

汉文帝是由功勋老臣拥立的,这个处理就难度比较大,但他处理得很有技巧。

他的处理办法是:先安抚,再逐步削弱。

所以,汉文帝一开始就先封赐诛诸吕有功之臣。

特别是对周勃、陈平、灌婴等人进行了加封和提拔,加封就是增加封邑和赏赐,周勃增加万户,赐黄金五千斤。

陈平和灌婴增加三千户,赐黄金二千斤,并且将周勃任命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中央新的核心班子。

不久后,汉文帝又是对功臣大手笔赏赐,对之前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再次增封。

通过及时安抚,朝中老臣基本被稳定下来,然后就是逐步削弱,以周勃为突破点。

周勃自恃拥戴有功,开始有点目中无人,这已危及到皇权。

而汉文帝处理得很巧妙,在周勃第二次出任丞相之后不久,他建议周勃带头之国 就是到自己的封地,为大家树个榜样。

皇帝这样的建议周勃哪能拒绝,他就离开中央去了封国,其他老旧功勋看到周勃都顺从了,大家也不得不去封国,功勋集团的势力被这样的巧劲所削弱,汉文帝的皇权得到了巩固。

三、逐步压缩宗室藩王的势力。

对待宗室藩王,汉文帝的策略使出了安抚、拆分、打压三招。

首先,他对当年诛杀诸吕留下大功的刘肥几个儿子刘襄、刘兴居、刘章增封。

其次,他还新汉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逐步将之前的较大诸侯国拆成几块或者多块,令这些诸侯国不能坐大。

其三,就是打压了。

汉文帝先后处理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的反叛,处理了这两个挑头人员。

客观来说,汉文帝对藩王的处理相对比较慎重,对诸侯王处理相对比较柔和,他的战略是以温水煮青蛙之柔劲,缓缓图之,慢慢削弱。

后来他儿子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以及孙子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做大做强的问题。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于政权的稳定,汉文帝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

四、大力提拔新人。

为了对抗老旧功勋势力,汉文帝刻意培养新人才。

期间,不少政治新秀在他的大力提携下开始走上历史舞台,逐步崭露头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贾谊和晁错。

他向汉文帝上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藩王问题上他的对策为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经济上,他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政治上,他提出列侯之国;还有制度礼仪上,他提出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

事实上,贾谊的主张见识非凡,很有针对性,且很实用,包括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实际就是推恩令的前身。

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少,因为当时的老功臣集团及既得利益者势力还是很庞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汉文帝选择地采用,将齐国一分为六,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经济上和政治上就采用了贾谊的计策,有些体制问题牵涉到国策和政体的稳定,汉文帝很慎重,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尽管如此,贾谊还是受到了功勋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嫉妒,周勃、灌婴等老功臣代表不断攻击贾谊,汉文帝在压力之下为了保护他将他放到地方,后来虽然再次启用,但不久后因对汉文帝一个儿子之死而内疚抑郁而亡。

而晁错也是个人才,他的治边策略得到汉文帝的采纳,令边疆问题得到稳定,但他的削藩建议比贾谊还激进,汉文帝作为成熟的政治家,他不赞同激进办法。

所以,后来他儿子汉景帝盲目采取晁错的削藩策,导致一场大动乱,花了很大力气才平息。

汉文帝刘恒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勤俭节约,恢复生产,平衡各方,令国家迅速稳定下来,为整个汉朝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令中国迎来第一个治世,后世将他作为守成帝王的典范。

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高明的政治手腕,审时度势,以柔克刚,用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效果,帝王权术之高为历史少有!希望随着霸陵的发现,能引起更多人了解这个千古帝王,从而从他身上得到更多启发!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