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起源于吠陀教,吠陀教属于多神教,既有自然崇拜,也有祖先、英雄崇拜。
那么,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分别是什么?一起来婆罗门教文化看看。
梵天“梵天”是婆罗门教的创世主,世界万物、人、乃至神都是由他创造出来的。
根据《摩奴法典》记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卵壳分成两半,即创造了天和地;然后创造十个生主,再由他们创造一切。
梵天梵天是创造之神,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他创造的,可是威力不大,在三大神中地位并不高,崇拜者很少。
毗湿奴毗湿奴又称“毗纽天”或“那衍天”,是守护之神,是毗湿奴教派崇拜的最高神袛。
据说他三步就能跨过大地,不仅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和降魔。
湿婆(Siva)湿婆则是战胜毁灭之神、苦行之神和舞蹈之神,代表着生与死、变化、衰亡和再生的力量。
湿婆教派奉为最高的神抵。
他通常隐藏在阴暗无光、充满灾难的地方,战争、瘟疫、饥荒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印度教认为,破坏之后必然要创造,湿婆额上第三只眼的神火能烧毁一切,而毁灭之后还有再生的能力。
所以,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被认为是他的象征,受到教徒的崇拜。
湿婆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修苦行,还善於跳舞,是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被称为“舞王”。
在印度的石雕中,湿婆通常有四臂,上边两臂或执手鼓,或执牡鹿,两边手臂则作“施与印”和“无畏印”势。
在印度教的万神殿里,湿婆的崇拜最多,形象最复杂。
其相貌又有四种区分:破坏相,一个常带着兀鹰出没于火葬场所的赤身苦行者;行乞的苦行师相,几乎是裸体的;舞王相(Nataraja),象征着大神的最高活动能力。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