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地震

最大的地震 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地震

时间:2023-05-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据历史资料和近现代仪器记录,自公元294年至今安徽省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831年9月28日凤台6.25级地震和1917年1月24日霍山6.25级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霍山地区及淮河中游地区。

1831年凤台县地震影响范围图

1917年霍山县地震影响范围图

与邻省相比,安徽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低于山东、江苏、高于湖北、江西、浙江,与河南省相近,是一个中等地震活动水平的省份。

省内地震灾害与影响

(1)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夜、凤台东北6¼级地震。

[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

震中烈度:8度。

震害情况:故宫《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安徽卷》55页记:凤台:该县东北计家集地方,于八月二十三日夜地震,倒塌革、瓦房屋三百余间,压毙大小男妇二十七名。

又该处毗连之山里集,同时震塌房屋,压毙民妇蔡氏等六名。

”光绪四年《重修安徽通志》卷347页24记:怀远:平阿山民房圮五百余间,压毙多人。

”清方士淦《蔗余偶笔》记:怀远、凤台交界山中裂开几十丈,声响如雷。

图 1831年凤台县地震影响范围图

(2)民国6年(1917年)1月24日霍山6¼级地震

震中位置(宏观震中):极震区包括霍山、黑石渡、落儿岭、烂泥坳等地区。

震中烈度:8度。

震害情况:中国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国6年1月至3月地震调查报告》:此次地震震力自下而上,屋瓦揭飞,墙璧倾颓,山石崩坠,声如雷鸣。

全境人民以死伤闻者约及数十,最烈之处在西南乡之落儿岭。

图 民国6年霍山县地震影响范围图

据六安地区地震局《关于一九一七年霍山6.25级地震考察》显示,极震区等震呈长轴为北东向椭园”,面积为236.4 平方公里,地震共造成36人死亡。

(3)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农历二月初十,涡阳亳县间6级地震【安徽地震,中国展望出版社,1971年】

震害情况:南京、凤阳、庐州(今合肥)、淮安、扬州、和州(今和县),山东兖州、河南开封等同时地震有声,房屋摇撼,人心惊惧。

安庆府(今安庆市)、望江、潜山、太湖、宿松、桐城、霍邱(今霍丘)、定远、山东曲阜、河南州、县(今洛阳地区)、卫辉府(今汲县)。

淇县、辉县、鹿邑、固始、商城亦震。

(4)清顺治九年(1652年)农历二月十四日,霍山东北6级地震

震中烈度:7~8度。

震害情况:顺治十八年《霍山县志》卷3页53记:床如倾仄,碗碟皆碎,州界石桥断裂,庙中塑像有头仆地,似刀截者。

乾隆十六年《六安州志》卷24页7记:六安:六、霍地震,屋瓦欲泻,石桥尽裂。

(5)明洪熙元年(1425年)夏历二月十八日,六安5¾级地震

震中烈度:7度。

震害情况:《洪熙实录》卷2页6记:直隶六安卫奏,二月十八日夜地震,七日乃止,城垣楼堞多倾塌。

(6)清顺治九年(1652年)农历正月初一日,霍山5½级地震

震中烈度:6度。

震害情况:顺治十八年《霍山县志》卷3页53记:地震有声,自西南而东北,屋瓦皆坠。

(7)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合肥5级地震

震中烈度:6度。

震害情况:《清史稿·灾异志》卷44页1633记:庐州地震,声如雷,屋舍倾倒。

”清庐州治合肥,领舒城、庐江、无为、巢县、六安、英山、霍山等县。

(8)清同治七年(1868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定远南5½级地震

震中烈度:6~7度。

震害情况:道光间修、光绪间增补《定远县志·祥异卷》定远:十五日已时,复大震。

自是屡震不已,南数十里最甚,老人仓墙屋多坍塌,压死人。

(9)民国6 年(1917年)2月22日,霍山5½级地震

此次地震因系1月24日6¼级地震的余震,震中烈度难以确定。

震害情况:《东方杂志》,第20卷,16号,148页记:霍山:隆然有声,霍山、麻城、罗田诸县房屋,率多倾倒,感震之地延及数省,广至四十余万平方公里。

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国6年1月至3月地质调查报告》中2月22日地震调查表记载:怀宁、桐城、太湖、潜山、庐江、休宁、贵池、铜陵、石埭、凤阳、颍上、蒙城、泗县、合肥、太和;江西之九江、都昌;湖北之麻城、黄梅、英山、云梦、江苏之浦口均有感。

(10)1979年3月2日,固镇5.0 级地震

震中烈度:6度。

震源深度:11公里。

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固镇于庙一带,与微观震中一致。

震中区呈不规则矩形,近东西走向,长轴13公里,短轴7公里,面积约91平方公里。

震中区震感强烈,人们从室内惊慌奔出,有不同程度的晕眩感,站立不稳,个别骑自行车者摔倒;房屋、树木和电线杆剧烈摇晃,家具移位,货架与桌子上的杯、碗、瓶等物被震倒或震落在地上;杯、盆中水剧烈震荡,甚至溅出,河塘水面起波,有的土墙出现小裂缝施工质量差的砖石建筑的结构薄弱部位出现裂缝;少数山墙、高门墙、纵墙、砖柱出现裂缝;破旧老房少数墙璧坍塌;坑房烟囱多数倒塌,民房烟囱少数倒塌,多数出现掉砖或顶部扭损,屋瓦滑落,屋脊砖与两侧座砖多被震落;双曲拱桥腰拱顶部和侧墙产生裂缝和裂纹。

震中区有4 人被屋顶震落的砖瓦土块砸伤。

5 度区呈一不规则矩形,长轴42公里,短轴13公里,面积约312平方公里。

室内外大多数人有感;架上器物有的倾倒或落地,部分悬挂物被震落;屋架、门窗嘎嘎”作响,泥灰从房顶和墙上等处震落;老旧民房原有裂缝扩大;民用烟囱普遍掉砖,屋脊或座砖也有的被震落,屋瓦有溜滑现象。

5.0 级地震及3.2 级前震和最大余震(3.5级)时均伴有闷雷似的地声。

5.0 级地震有感范围较大。

具体是:北到山东临沂、滕县,南达桐城、芜湖,东南抵江苏之镇江,西北止于河南商丘。

整个有感范围近似呈一南北向椭圆,半径平均约200公里,面积约12万多平方公里。

图 1979 年固镇5.0级地震波及区域图

(11)2011年1月19日,安庆4.8级地震

安庆4.8级地震是安徽省1979年固镇5.0级地震以来,震级最高、波及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2005年九江5.7级地震以来华东陆地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该地震的极震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共造成中等以上破坏房屋1000余户,直接经济损失约2.36亿元。

图 安庆4.8级地震有感范围示意图

目前,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就是1960年5月21日在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这也是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大地震发生后,海水迅速退去,居然露出了从没见过天日的海底,约10多分钟后又聚集而涨,海水像猛兽一般,以摧枯拉朽之势袭击了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和村庄,那些幸存在港口、码头、广场的人们瞬间被吞噬,建筑物被击得粉碎,巨浪席卷一空,又迅速离去,如此反复。

这次智利大地震使得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并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

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难以精确估量。

另外想说的是,1958年国际足联将第七届世界杯主办权交给了智利,然而世事无常,两年后智利就发生了这次特大地震,空前惨烈的地震不但严重破坏了智利的经济,造成惨重伤亡,还毁损了许多为世界杯准备的体育场。

巨灾面前,智利没有退缩人,通过各方努力,让那年的世界杯如期开幕。

3.11日本地震奇门探究

周公解梦原版(一、二) 【一、天地 日月 星辰

周公解梦原版(一、二) 【一、天地 日月 星辰】 天门开贵人荐引 天光灼身疾病除 天晴雨散百忧去 天明妇有生贵子 天门未至有兵荒 仰面向天大富贵 乘龙上天主大贵 上天求妻儿女贵 上天取物位王侯 飞上天富贵大吉 癸天上屋得高官 天裂有分主国忧 天皇明主公卿至 天欲晓益寿命吉 渡天河主有所吉 天地合所求皆得 天公使有大吉祥 日月初出家道昌 日月照身得重位 日月落忧没父母 日月昏暗孕妇吉 日月欲出有官职 日月合会妻有子 日月衔山奴欺主 负抱日月贵王侯 吞日月当生贵子 礼拜日月大吉昌 日光入屋官位至 日初出无云大吉 日出有光有好事 云开日出凶事散 日入怀贵子月女 拜星月烧香大吉 云忽遮日有阴私 星入怀主生贵子 星落有病及官事 星列行主添奴婢 持执星宿大富贵 流星不落主移居 巡天摩星位公卿 云起四方交易吉 五色云主大吉昌 云赤白吉青黑凶 见浮云作事不成 云雾遮事大吉利 黑云压地时气病 霜雪降主事不成 雪下及时大吉利 雪落身上万事成 雪不沾身主孝服 雪落家庭主丧事 阴雨晦时主囚事 行路逢雨有酒食 雷霆作声官位至 雷声恐怕私居吉 雷从地震主志遂 身被霹雳主富贵 电光照身有吉庆 赤虹见吉黑虹凶 霞满天百事欢悦 狂风大雨人死亡 风吹人衣主疾病 忽大风国有号令 风如吼主远信至 【二、地理 山石 树木】 地动主迁官位吉 地裂主疾病大凶 修平田地大吉昌 地高下不平主病 卧于石上主大吉 地中黑气上主凶 运石入家主富贵 石上得利禄大吉 盘石安稳无忧疑 登岩抱石官职迁 手弄小石生贵子 身人土中百事吉 自身取土被耻辱 升山落地主失位 居住高山有喜事 山行得财有福禄 抱物上山孕贵子 山中农稼衣食丰 枯木再发子孙兴 堂上地陷主安忧 园林茂盛大吉利 树木枯死宅不安 林中坐卧病欲痊 树木凋零主人凶 林中树生添贵子 种树木者大吉昌 登大树名利显扬 上树忽折有死伤 与人分花主分散 枯木开花兴子孙 大树落叶屋中吉 立树下贵人庇阴 树生堂上父母忧 大木忽折主凶恶 担水来家得财喜 砍伐大树多得财 草木茂盛家道兴 门中生果树有子 松生屋上位三公 家中生松事转丰 家中生柏大吉利 庭前竹木喜重重 枫生屋上百事遂 兰生庭前主添孙 果林中行主得财 入果园中大发财 桑生井上主有忧 果树多熟子孙安 折笋到家女有子 见笋者主添子孙 扫地除粪家欲破 粪土堆者钱财聚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地震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