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三大殿介绍:故宫三大殿区别是什么?是哪三座宫殿含功能作用 牌匾含义|故宫灵异事件-千易网
首页 > 谜团 > 灵异事件 > 故宫灵异事件

故宫三大殿介绍:故宫三大殿区别是什么?是哪三座宫殿含功能作用 牌匾含义

时间:2023-05-23网络作者:小白

故宫三大殿介绍:故宫三大殿区别是哪三座宫殿 含功能作用/牌匾含义,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介绍分析,下面的内容好包括这个三座宫殿的功能作用,还有一些牌匾的含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呀!

故宫三大殿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一、太和殿

太和殿简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北京紫禁城宫殿建造,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北京紫禁城 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 1645年改今名。

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纳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纳最高形制。

长64.24米,宽37米,建造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造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风流皇帝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

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千易网,已佚。

太和殿功能作用

如今有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本来不是。

太和殿本来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重要在太和门、乾清门 为御门听政、乾清宫 有大事或主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 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风流皇帝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本来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普通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主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太和殿匾额含义

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风流皇帝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

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建极绥猷 是太和殿匾额上的四字,匾额在太和殿内,是故宫恢复康乾盛世风貌规划的维修时,故宫博物院专家依照清宫所存《清朝皇室写真》中1900年太和殿旧照片,历时一年,于2002年9月成功复制的。

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建极: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建,立也。

极,中也。

孔安国传云: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

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周武王伐殷胜利,商纣王自焚。

遭纣王囚禁的箕子 纣王叔父重得自由。

武王拜访箕子,请教天道,箕子为他讲解乾坤大法。

洪范即宏大的法则。

其中箕子讲述的第五条为皇极,意为人君为众民之主,当自己先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教化人民。

绥猷:典出《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

猷:道,法则。

商汤讨伐暴君桀,革除夏朝的王命,回到国都亳之后,将伐桀大义诰示天下,即作《汤诰》。

此句意为天帝将善道给予下民,使民有常性,那么能顺乎其道的则为天子。

二、中和殿

中和殿简介: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

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清顺治元年 1644年,清皇室入住北京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量。

中和殿功能作用: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歇息准备。

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

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

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批阅。

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

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中和殿匾额含义:

中和殿匾额是允执厥中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是故宫中和殿中间的悬挂匾额。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清顺治元年 公元1644年,清皇室入主北京紫禁城,第二年 公元1645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风流皇帝乾隆御笔。

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人心惊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

三、保和殿

保和殿简介:

保和殿 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传统宫殿建造,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造。

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

现如今主体梁架仍为明朝时期的建造。

明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 1645年始名保和殿。

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之意。

保和殿功能作用: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

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清朝顺治三年 1646年至顺治十三年 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 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

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风流皇帝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

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

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者普通须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的仪式十分盛大,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后改在五月初。

风流皇帝乾隆十年 1745年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风流皇帝乾隆二十六年 1761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定制。

当日,捧题官及内阁官由内阁经中左门至保和殿,将皇帝钦命之题陈于殿内东旁黄案上。

新贡士由鸿胪寺官引导至丹陛两旁罗列,按会试中所种名次,单数者列东,双数者列西。

皇帝御殿,作乐鸣鞭,众贡士和王公大臣皆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礼。

礼毕,皇帝回宫,礼部官员散题,贡士跪受,然后入殿,在殿内两旁试桌答卷。

殿试日给二餐,早餐,每人馒头四个、汤一碗;午餐,每人饼四张、梨二个、茶一巡。

试卷所采纳白宣纸,每份考卷的第一页,填写应试者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

考毕交卷之后,首页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

其余卷面、卷背及骑缝之处,则加盖礼部之章。

考卷由皇帝任命的八名读卷官评阅。

读卷大臣认为答得好的卷子,就在上面画一个圈,最佳试卷就画八个圈。

试卷以画圈多少排名次,然后将前十名进呈皇帝,由皇帝钦定名次。

进士甲第的选定也并非全都出于真才实学。

有时是凭皇帝的一时高兴。

如明嘉靖二十七年 1548年殿试,吴情中了状元,因吴与无同音,嘉靖帝便说,无情岂宜得第一。

当天夜间,嘉靖听到雷声轰鸣,不假思索,决定让秦鸣雷做状元。

这真是会写文章不如有个好名字。

再如光绪二十九年殿试,名列前十名的有个叫王寿彭的,读卷官对寿彭两字大加欣赏,传说中的彭祖活了七、八百岁,为了博得西太后的欢心,并且庆祝她十月初十的寿辰,于是认为寿彭两字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因此主考官破例把王寿彭提拔为状元。

五月二十五日,发布考试结果。

新科进士们由午门进入太和殿广场向皇帝行礼,尔后,出宫。

这时,顺天府尹已为状元准备好了伞盖仪仗,府尹给状元披上红带,戴上大红花,并向状元、榜眼、探花各敬酒一杯,扶状元上马,送状元回府第。

第二天,礼部设宴招待新科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

我国最终一次殿试是光绪三十年 1904年,共取过进士150人。

从此以后,在中国推行了一千余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最后被废除了。

保和殿匾额含义:

保和殿匾额有皇建有极匾,为风流皇帝乾隆御笔。

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

故宫的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

此殿名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干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