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当这首忏魂曲完成之时,就是其作者的归去之日。
忏魂曲是一首让数千人自杀身亡的禁曲,听着像是一首平常的宗教赎罪曲,但旋律太过伤感,导致很多教徒不约而同的自杀,从此被认为是恶魔之曲,遭到了全球封禁。
忏魂曲原版视听在网上基本上是找不到了,但还有一些残存的版本,其故事和歌词也同样为世人所知。
忏魂曲原版在线试听
在常人耳朵里,这可能就是一首稀疏平常的宗教歌曲,不明所以只是感觉旋律很是悲伤。
但是在某个宗教的信教徒的耳朵里,这却是一首能够直通心灵悲哀深处的曲子。
《忏魂曲》的自杀者无外乎是最虔诚的教徒,他们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同时,又越发不堪忍受痛苦的现实生活给予自己的报应和惩罚,于是纷纷选择了结苦难的一生,教徒们相信天堂的存在,对上帝召回更是欣然接受。
忏魂曲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他同时也是虔诚的教徒,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这首《忏魂曲》,曲成之日就是作者魂归之时。
忏魂曲听了为什么会死呢?可能是这首曲子实在是太伤感了,听了忏魂曲原版视听的朋友应该会有点感触,也有可能是作者的阴魂与此曲结合,导致听过的人都有一种想要自杀的冲动。
而至于听了忏魂曲死了多少人,网上也并没有一个定数,有人说几百、有人说几千几万,不过这些人数也只是在突出这忏魂曲有多大的魔力。
忏魂曲的故事绝对是这三大魔曲中最具哲学的,除了作曲者曲成人亡的故事,便再没有其他的有情节的故事了。
但却进而出现了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信仰自杀到底是信神还是叛神呢!?在《忏魂曲》歌声中,死亡不再可怕,它来得越早,就意味着解脱得越早,教徒们纷纷迫不及待的离开人间地狱、升入理想中的天堂....
故事未完待续(提示:忏魂曲歌词在最后一页)(☄⊙ω⊙)☄
这个世界是因果循环的,什么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有天使,必然会有恶魔,这是相对立的。
在西方教派中都存在着撒旦这个恶魔,撒旦是谁呢?一起来宗教文化里看看。
希伯来文的本意为“敌对者”(Adversary)。
撒旦曾经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之一,在未堕落前为六翼天使。
因为自己的地位、权力和尊贵,使得自己入了迷惑,开始不知谦卑起来,他想与自己的创造者耶和华同等,所以被耶和华从天国驱逐了出去。
撒旦召集三分之一的天使加入反叛上帝的队伍。
在伊甸园中,引诱夏娃和亚当吃下善恶树上的果子,使罪恶进入世界。
“撒旦”,在《圣经》旧约·约伯记中特指对人实施诱惑与考验的“神的众子”之一,可以理解为天使。
而在新约中,撒旦这个名词随着这位试探者身份的转变,又有了魔鬼别名的含义。
“撒旦”,是指《圣经》与伪经中试探人类信仰的首位叛逆者。
希伯来文ha-Satan直译为敌对者/抵挡者。
广义上撒旦是希伯来语名词“敌人”的意思,所有符合“敌人”这个条件的都可以叫做撒旦。
狭义上(比如圣经中)指的是诱惑亚当、试炼约伯(旧约)与耶稣(新约)、与米迦勒争夺摩西尸体的归属权、迷惑普天下的魔王的名字。
就像亚当在希伯来文中是“人类”的意思一样,广义上所有男人都可以称作亚当,狭义上亚当则是《圣经》创世纪中人祖的名字。
“七宗罪等于撒旦”、“地狱七君主”确定是没有依据的近代意淫产物,亚伯拉罕诸教的文献之中均没有可以为其佐证的章节段落。
在圣经中,并没有提及七宗罪,同样也没有所谓的七撒旦、七魔王,撒旦更不是称号。
撒旦原名的说法也是杜撰产物,路西法、塞缪尔、彼列,这三个名词出现的时间远远晚于撒旦,其中最晚出现的路西法一名更是取自亚伯拉罕神话体系之外的罗马神话。
根据亚伯拉罕诸教正典以赛亚书,伪典以赛亚升天记、巴录三书、巴洛巴福音、摩西启示录、死海古卷光暗之战等诸多文献来看,其形象与事迹均是基于圣经中撒旦的形象与事迹而衍生,故可以将其理解为魔鬼撒旦在不同典籍中的多个别名而非原名。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