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庞贝,这座被埋藏千年的罗马古城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时间:2023-10-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自18世纪重见天日以来,庞贝这座被埋藏逾千年的古城就一直令世人瞩目。

近年来,一系列新的考古发现,更是掀起了新一波的庞贝热,如今,庞贝已成为热门的旅行地。

国人对庞贝的兴趣由来已久,朱自清在1932年的游记中便对庞贝(他称之为“滂卑”)有过详细描绘,近年来国内还多次举办过庞贝文物展。

不过,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的《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下称《庞贝》)中译本问世前,还很少有哪本书能既通俗,又不失学术性地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这座古城。

毛乌的《庞贝的生活与艺术》偏重考古,而安杰拉的《庞贝三日》偏重灾难场景再现,比尔德的《庞贝》无疑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撰文 | 王晨

《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

作者:(英)玛丽·比尔德

译者:熊宸

版本: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年10月

01

古城的来历与未解之谜

对大多数人而言,庞贝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从布尔维-利顿的小说到勃留洛夫的画作,庞贝出现在形形色色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但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仅限于那是一座曾被掩埋的意大利古城。

为此,比尔德首先对庞贝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

庞贝城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在罗马人到来前,埃特鲁里亚、希腊和萨莫奈人先后在此统治。

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击败萨莫奈人,庞贝和坎帕尼亚的城邦纷纷加入罗马联盟,但仍然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由当地政府管辖,在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则需要听从罗马的指令。

公元前91年,同盟战争爆发,庞贝也是参战的意大利盟邦之一。

战后,庞贝人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但也成为罗马的殖民地,官方语言变成了拉丁语,并改用罗马的政治制度,开始每年选举双执法官。

公元79年,庞贝遭遇灭顶之灾,维苏威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掩埋了它与附近的赫库兰尼姆、奥普隆蒂斯和斯塔比亚等城市。

小普林尼的两封书信记录了这场灾难,他当年17岁,是火山爆发的见证者。

在随后的岁月里,除了掘宝人的偶尔光顾(一所大房屋的门上留下了“此屋已凿”的字样),庞贝被世人遗忘了上千年。

直到1592年,人们在挖掘运河时发现了带有古代壁画的墙壁,以及刻着“庞贝市议员”字样的石碑,这座城市才陆续被发掘。

从18世纪末开始,发掘进展大大加快,不断有新的重要建筑被发现,庞贝城的面貌开始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今天,庞贝的城市布局已经相当清晰。

根据考古学家朱塞佩·菲奥雷利的描绘,城中的每栋建筑都有了独立的编码,即便有的还尚未被命名。

庞贝位于罗马以南240公里,在古代,普通旅行者从首都前往那里可能要花费三天,而信使骑快马可能只需一天。

它所在的那不勒斯湾,在罗马时代就是贵族精英的度假胜地,许多名人在那里拥有别墅,比如恺撒就曾带领大批侍从造访政治家西塞罗的宅邸。

通过贸易和罗马扩张带来的财富,庞贝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建有圆形竞技场、两个剧场和四个浴场。

庞贝还发掘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工艺品,不仅体现了城市的富庶,更是古罗马时期生活的重要见证。

不过,仍有许多看似基本的问题并未得到解答,比如,城中的人口到底有多少?为何在公元79年遭遇灭顶之灾时,城中的许多建筑处于毁损废弃的状态,比如,只有一家公共浴场是完全正常运行的?要知道,此时距离公元62年的那场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理应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修缮。

事实上,就连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都存在争议。

就像比尔德所说,我们对庞贝的了解既比想象中要多,又比我们所自认为的要少。

俄国画家勃留洛夫的帆布油画《庞贝末日》(约1830—1833年),普希金评价此画堪称“俄罗斯画坛的初日”。

02

庞贝的政治生活和城市管理

书中,比尔徳详细考证了庞贝的城市起源,也对古城的日常生活、社会治理、街区功能、公共活动、文化习俗等做了全景式的考察。

在“街道生活”一章中,比尔徳向我们描绘了与平面地图截然不同的景象——阿波坦查大道,可能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主要交通干道,在它与斯塔比亚大道的交会处,路面突降超过30厘米,任何车辆都无法通行。

比尔德认为,此处可能是从广场到剧场,或是从剧场到朱庇特神庙的宗教游行线路的一部分。

庞贝祭典的细节和日期已经无从考证,但这条线路的痕迹留了下来。

从斯塔比亚大道到萨诺门的坡度很陡,还设有许多路障,比尔徳推测,它们可能是为了阻挡冲向城市较低区域的水流,将其通过阿波坦查大道和萨诺门排放出去。

此外,城中的许多道路只容一辆车行驶,有学者提出,当时存在一套单向街道系统,可以保证车辆来往自如。

比尔德则提出异议,认为庞贝交通的系统化程度很高的说法十分可疑,因为某些地方明显自相矛盾。

但她也觉得,如果遵循约定俗成的路线行驶,可以更有效地避免交通堵塞。

庞贝的政治生活和城市管理方式,也被部分破解。

庞贝城中有超过2500幅选举海报,生动地捕捉了年度选举的氛围。

它们被涂抹在房屋外墙上,一层盖着一层,因为每到新一年的选举,选举海报就会将上一年的覆盖。

在同盟战争之后,罗马元素与原有的庞贝特色相互融合,不仅将罗马的洗浴文化引入庞贝,还对当地的政治生活和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上,庞贝此前的说奥斯坎语的执政官,被经由公民选出的双执法官、营造官所取代,两者的任期均为一年。

选举海报表明了某个个人或团体对其候选人的支持,参加选举的公民可能按照不同区域来划分,分别上交其地区的选票。

能够赢得大多数地区支持的候选人,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有趣的是,从公元71年到79年,每年都只有两人竞选双执法官,即候选人数与职位数相同。

双执法官掌管法律事务,还可能要担任宗教职责,如进行肠卜,而营造官的职责与城中的建筑和道路网有关。

当选官员需要进行公共捐助,出资举办角斗或斗兽表演。

在财富、权力和影响力上,双执法官、营造官和市议员位于庞贝社会的最顶端。

他们共同组成了当地的统治阶层。

来自庞贝古城“贞洁恋人之家”面包房的绘画。

03

作为考古遗迹而永存

庞贝发生了人间悲剧,是一座死亡之城,城市的状态定格在被火山灰掩埋的瞬间。

不过,当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保留了下来,为今人了解古罗马文明提供了直观参照。

19世纪,发掘者在已经固化的火山灰中充入石膏,填满肉体和衣物分解后留下的空洞,将受难者最后的样子固定下来,令今天的游客动容。

同样触动人心的画面,还保留在大量壁画和涂鸦中,前者大多被藏入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留在原址的大多已经斑驳褪色,但游客仍然能想象到当年的华丽场面,而后者则是对平民和奴隶思想的生动反映。

庞贝的壁画包括静物、风景和神话等题材,有的主题反复出现,表明它们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例如,米孔和佩萝的故事出现在至少四幅画作和两个陶俑中。

老人米孔遭到囚禁,即将饿死,女儿佩萝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他。

在“弗隆托之家”的一个卧室里,画面还配上了一首诗,既表现女儿的羞怯和孝顺,又表达了父亲对女儿身体的尊重和虔敬。

事实上,这幅画描绘了不同家庭成员应有的美德,强调了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置身于这个房间,我们仿佛走进了罗马家庭生活的一个瞬间。

庞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被定格在壁画中,那就是公元59年发生在圆形剧场的骚乱:在一场角斗表演过程中,庞贝人与努科利亚人发生了流血冲突。

事件发生后,元老院下令十年内禁止庞贝举办角斗表演,此事因为塔西佗的记载而为后人所知。

画面上呈现的正是骚乱的高潮时刻,对圆形竞技场的刻画非常细致,从楼梯、遮阳棚到场外的货摊都清晰可见。

涂鸦研究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学者们不再将其视作某种鄙俗和不合语法的拉丁语,而是把它们看作日常文化和口语的重要元素。

从涂鸦的位置、形式、内容和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庞贝生活的诸多细节。

庞贝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比尔徳在扎实的考据基础上,为我们还原了古城两千年前的日常生活画面,让人如临其境。

她推翻了此前的诸多假说,同时又构建了许多假说,她的所有场景描绘都从考古证据出发,体现了专业学者的严谨。

在没有定论的问题上,她都会采取不确定的口吻,或者用问题代替结论。

《庞贝》为我们呈现了古城的全景,既让我们对古罗马文明有了更多了解,也留下了诸多待解的谜题。

罗马古城之谜:消失的两座繁华城市

在古老的意大利半岛,两座繁华的罗马古城在历史上突然神秘消失,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

它们的名字是庞贝和赫库兰尼姆。

如今,我们将揭开这两个千年谜团,探寻它们消失的真相。

庞贝古城,这座位于维苏威火山脚下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

当时的庞贝以其富庶和繁荣而闻名,吸引了众多罗马富豪和权贵的目光。

他们纷纷来到这里,大兴官邸和娱乐场所,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街市日益繁荣。

然而,庞贝城的居民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的安乐窝有一天会变成死亡之地。

赫库兰尼姆古城,位于维苏威火山西麓,与庞贝城相距8公里。

这座城市同样拥有着富饶和美丽的风景,却也难逃灾难的降临。

据地质学家们考证,维苏威火山实际上是一座“活火山”,只是数千年来一直在休眠。

然而,公元初前的一次强烈地震以及之后的频繁爆发,最终导致了赫库兰尼姆的覆灭。

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口岩浆喷涌而出,遮天蔽日的黑烟裹挟着滚烫的火山灰向人们袭来。

随后而来的暴雨冲刷着山上的石块、泥沙和火山灰,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

这些灾难彻底摧毁了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使得它们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遗忘了这两座曾经繁华的城市。

直到1709年,工人们在维苏威火山附近挖井时发现了古时剧场的舞台。

在进一步的挖掘中,大量的大理石构件陆续出现,庞贝古城才得以重见天日。

然而,当时的意大利处在奥地利军队的占领之下,奥亲王只关心大理石的攫取,以建造他的新别墅,而忽视了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庞贝古城的重新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考古学家们开始对这座古城进行全面的发掘和研究。

他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如精美的壁画、大理石雕塑、陶器、玻璃器皿等。

这些发现为研究古罗马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与此同时,赫库兰尼姆古城的发掘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19世纪中期,英国考古学家亨利·劳里诺恩在庞贝古城西北约700米处发现了赫库兰尼姆古城的遗址。

他发现这座古城被埋在一座古罗马别墅的废墟下,经过数百年的沉积,使得古城保存得非常完整。

通过对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的发掘和研究,人们逐渐揭示了这两个千年谜团的真相。

原来,这两座繁华的罗马古城都是因为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而消失的。

火山爆发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这两座城市在一夜之间被摧毁并埋葬在火山灰和泥石流之中。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类活动的变迁,这两座城市逐渐被遗忘,直到近代才得以重见天日。

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的消失虽然令人感到惋惜和痛心疾首但是它们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通过对它们的发掘和研究人们不仅了解了古罗马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也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影响。

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并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罗马古城遗址

罗马古城遗址,古罗马都城遗址。

得名于传说中的建城者罗慕洛。

在意大利今罗马市区内,地处台伯河下游平原。

该地在薇兰诺微文化时期已经形成村落,公元前7世纪末或六世纪初建立城市。

公元410年城市被外敌攻陷,中世纪时逐渐荒废。

文艺复兴后遗迹得到保护和清理,但大部分仍压在今罗马街区之下。

前4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城区已包括帕拉蒂诺、卡皮托利诺、埃斯奎利诺、维米纳莱、凯里、阿文蒂诺七座山丘,西临台伯河,南北长约6200米,东西宽约3500米。

城内有广场、要塞、神庙、商业区等。

其后市区向北延伸,罗马帝国时期又大兴土木,至公元275年城市面积已较共和时期扩大近两倍,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此时城墙以混凝土筑成,用砖石砌面,部分城墙至今犹存。

现存遗迹主要有:罗马广场建筑群、卡皮托利诺山建筑群、帕拉蒂诺皇宫、科洛西姆斗兽场、万神殿、皇帝广场群以及道路、引水道、浴场、体育场、图书馆、剧场等。

其建筑受到伊特鲁里亚文化影响,并接受希腊传统,形成重视封闭性内部空间的罗马建筑形式。

壁画装饰受希腊和东方风格影响。

雕刻品中多肖像,以记录历史为目的的纪念圆柱和石棺雕刻流行,典型代表是图拉真圆柱。

罗马城建筑宏伟壮丽,具有高度的科学水平。

其雕刻直接影响于文艺复兴的发展,对欧洲近代文化的形成也起有重大作用。

罗马广场遗迹,在意大利罗马古城遗址,该处于公元前6世纪初排干沼泽积水建成市场,发展为市民活动的公共广场。

罗马共和国时期为罗马城政治中心,罗马帝国时期为举行宗教仪式和进行世俗活动的场所。

主要部分长约134米,宽约63米。

东端有圣路通往城门,周围兴建有罗斯特拉讲演台、元老院集会场所库里亚会堂、萨图恩神庙、君士坦丁大会堂、罗慕洛庙、维纳斯-罗马神庙、凯撒庙、朱丽娅大会堂及多座纪念柱、纪念像、凯旋门等。

广场遗址今已辟为国家公园,供游人观赏。

但除库里亚大会堂保存比较完整外,其余仅存地基、墙垣及石柱等。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罗马古城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