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3.8大案":揭秘震惊全国的连环劫杀案!|迷案追踪-千易网
首页 > 谜团 > 迷案追踪

"沈阳3.8大案":揭秘震惊全国的连环劫杀案!

时间:2024-05-28网络作者:小白

1999年10月22日,沈阳晚报在头版刊载了《举报!举报重要线索》一文,警方在此文中呼吁,10月19日,我市和平南大街39号发生一起持枪抢劫巨额特大案件,现警方掌握线索有三名歹徒均穿着深蓝色夹克式工作服,头戴深蓝色塑料安全帽,请两辆摩托车,另一个蓝色手提包,希望广大市民积极提供线索。

报道发出才三天,警方向社会公开了歹徒的模拟画像,同时多家广播电视台轮番报道,举报有功,提供关键信息奖励十万,一时间声势浩大,整个沈阳都行动起来了。

要知道十万在1999年那可是巨款呢,这样兴师动众的收集线索,可以看出警方破案的决心。

就在模拟画像公布4天之后,警方端掉了这个恶贯满盈的犯罪团伙,揭开了他们的罪证,他们连续作案12年、杀害24人、杀伤40多人、抢劫财物300余万元。

至此,响彻沈阳的3.8大案终于落幕。

那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沈阳,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城市,在1990年代末期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对于第一饲料厂的员工来说,每个月最期待的日子莫过于发工资的那一天。

3月8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因为工资的发放而变得特别起来。

在这一天,厂区里的气氛似乎比往常更加活跃,厂里的财务部门在这一天也格外忙碌。

出纳员们会提前准备好现金,司机和保卫人员也会一同前往银行,确保这笔资金的安全。

从银行回来的路上,他们会格外小心,尽管这样的流程已经重复了无数次,但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一样,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在这个看似平常不过的工资发放日,一场精心策划的罪恶正悄然逼近。

一辆红色的出租车,静静地跟在取款车辆的后面,车内的人已经暗中观察许久,等待许久。

1996年初春,沈阳第一饲料厂的门口出现了一个行迹可疑的男子。

他自称是来讨债的,嘴里念叨着要找某人还钱。

这个男子,就是后来震惊全市的3.8大案的主犯之一。

他的目的并不是讨债,而是另有所图。

通过伪装成讨债人,他试图从饲料厂员工的口中套出工资发放的具体日期。

门卫的警觉性很高,没有透露任何信息,但这个狡猾的歹徒并没有就此放弃。

他转而向厂里的一名员工下手,用20块钱的小恩小惠,轻而易举地买到了他想要的信息——每个月的8号,是厂里发工资的日子。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后,歹徒们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精心策划。

他们观察、踩点,制定了详尽的抢劫计划。

他们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须做到快、准、狠。

时间来到了1996年3月8日,像往常一样,两名出纳带着司机和保卫,从银行取出了20.7万元现金,装在袋子里,放在了车后座。

他们没有注意到,一辆红色出租车已经悄无声息地跟在了他们身后。

当车辆驶入厂区,准备停车时,出租车迅速靠近,三名歹徒从车上冲了下来。

他们手持五四式和五九式军用手枪,对着司机和保卫连开数枪。

在短短的75秒内,两人倒在了血泊中,一人重伤。

歹徒抢走了装有现金的袋子,迅速逃离了现场,只留下现场的弹壳和惊恐的目击者。

这场突如其来的抢劫震惊了整个沈阳。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但现场留下的线索极少。

歹徒们似乎人间蒸发,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信息。

沈阳第一饲料厂的员工们陷入了悲痛和恐慌之中,他们无法相信,就在自己的身边,竟然发生了如此残忍的犯罪。

这起案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沈阳的平静,也让人们意识到,在这个看似安宁的社会背后,暗流正在涌动。

02

随着1996年3月8日那起震惊沈阳的抢劫案的发生,一个罪恶的序幕被拉开。

歹徒们并没有因为初次得手而收手,相反,他们的野心和胆量随着每一次成功的作案而膨胀。

在随后的几年内,这伙歹徒像不断地犯下一起又一起令人发指的罪行。

他们的作案手法多样,从伪装讨债到直接抢劫,从精心策划到闪电行动,每一次作案后,歹徒们都会迅速逃离现场,消失在人群中。

他们的逃脱策略同样狡猾,时而混入人群,时而驾车逃离,时而变换装束,让警方难以捕捉到他们的踪迹。

随着案件的连续发生,歹徒们积累了大量的不义之财,但他们的贪婪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满足,反而变得更加疯狂和残忍。

这一连串的案件在沈阳市民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原本平静的社区,现在每到夜晚就变得寂静无声,居民们不敢外出,商户们早早关门,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不安的气氛中。

尤其是司机,灭日都是胆战心惊。

警方面临的压力也是空前的。

随着案件的连续发生,公众对警方的质疑和不满也在增加。

每一次警笛的响起,都是对警方的一次警醒,每一次案件的报道,都是对警方的一次责问。

沈阳警方如坐针毡,他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些歹徒,恢复市民的安全感,维护法律的尊严。

压力巨大的沈阳警方开启了一场自建国以来罕见的大搜捕,展开了铺网式排查,600多名警察地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前后长达20多天,破案千余起,抓获数百人,可三八大案的嫌疑人依旧没抓到,关于三八案的受害人数仍在增加,1997年10月16日和11月19日,又有两人惨遭杀害,13.9万元现金被抢。

03

不久,针对3.8大案的专案组成立了,专案组由经验丰富的侦查员、法医专家、心理分析师等组成。

他们聚集在一起,只有一个目的:揭开真相,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专案组成立之初,便确立了侦查策略:从每一个案发现场寻找线索,从每一位受害者和目击者那里收集信息,从每一条可能的途径挖掘证据。

警方采取了多种侦查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物证分析、嫌疑人跟踪、线人调查等。

他们利用当时的技术条件,尽可能地还原犯罪现场,寻找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

然而,侦查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犯罪分子狡猾且残忍,每次作案后留下的线索极其有限。

警方在案件侦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于犯罪分子的残暴,许多目击者害怕作证,担心遭到报复。

当时的侦查技术有限,无法像现在这样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锁定嫌疑人。

但奇怪的是,往后两年中,这些歹徒似乎偃旗息鼓了。

难道是他们抢够了钱,金盆洗手了吗?并没有,两年之后的1999年10月19日,又一声枪响滑坡了城市的安宁。

当天傍晚5:45,和平南大街39-11楼,商人曹某、张某从银行取了两袋现金,曹某先拎着一袋往家走,另一袋由张德敏停好车之后再拿回家。

进入单元楼,曹伦刚开家门,身后楼道就突然闪过两人,一人朝他背部开枪,另一个人抢了包就跑。

与此同时,张某也被人持枪追赶,还好他跑得快,没被枪击中躲过了一劫。

三八大案,他又来了。

从1995年9月10日田某惨死车中,至1999年10月19日特大抢劫案时,已连续发生7起案件,共9人遇害,5人受伤,被抢现金136万余元。

这一伙人属于每次出手必杀人。

此时沈阳市公安局杨局长继任局长,他回想过去四年,警方虽大力侦查,但手段有限,纯靠刑警们一双眼看,一双腿跑,不像现在有天网系统、手机、网络、DNA等等,再加上歹徒十分狡猾谨慎,每次出手快准狠,缺少人证物诊,很难找到线索。

10月19日,杨局长从案发现场回来之后,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他想到,既然全市16000名干警不够,那就发动680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案情披露,公开征集线索。

这样做唯一的顾虑就是,如果案件在短时间内破不了,沈阳警方就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但他还是决定破釜沉舟。

10月21日晚,晚间电视新闻播报了此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沈阳市民积极提供线索,在这些不穿警服的人民卫士中,出现了一位最强助力,他就是目击者周焕补。

04

线索的出现,也是相当偶然。

周焕补是一位普通的修车师傅,每天早晨六点开始,直到傍晚六点,他总是固定在路边修自行车。

1999年10月19日的那个傍晚,老周像往常一样收拾工具准备回家,却意外地目睹了两名歹徒的行踪。

他们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戴着头盔,骑着摩托车,这些细节深深印在了老周的脑海中。

当警方找到他,询问他是否看到了什么不寻常的情况时,老周的记忆如同打开了闸门,据老周所说,那人50多岁,他见过了四五次,夏天就来过,每次都骑个红摩托车,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既不像等人,又不像做买卖,看着就不像个正常人。

老周的证词为警方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他的描述帮助警方构建了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并在媒体上广泛发布,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老周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成为了警方破解这起案件的重要武器。

不久,根据老周提供的线索,警方初步锁定了嫌疑人的摩托车,里嫌疑人越来越近。

1999年10月28日,警方经过连日的蹲守和布控,终于迎来了抓捕的时刻。

晚上11:30,警方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嫌疑人所在的住所,一张精心布置的法网正等待着嫌疑人落网。

10月29日清晨,警方果断出击,8:40,汪嘉仁在其住处被捕。

不久后,9:00,汪嘉里也未能逃脱法网。

警方的行动迅速而准确,没有给嫌疑人留下任何逃脱的机会。

在汪嘉仁和汪嘉里被捕后,警方立即进行了审讯,并请来了周焕补进行辨认。

老周的确认为警方提供了决定性的信心,他肯定地指出,这两人就是他多次见过的嫌疑人。

汪嘉仁和汪嘉里的被捕,标志着3.8大案的侦破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警方的不懈努力和周密的侦查计划,终于将这些罪恶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沈阳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

05

随着汪氏兄弟落网,他们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并供认出团伙的其他成员。

出生于1953年12月18日的孙德林,从小就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性格。

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与法律的冲突,学校批斗、父亲的责骂,似乎从未有好事降临到他头上。

成年后的孙德林并没有走上正途,而是选择了一条通往黑暗的道路。

他曾在农村下乡,但表现不佳,多次因偷窃而被劳教。

回到城市后,他试图通过烧毁自己的档案来抹去过去,但最终还是因为赌博和不诚实的行为被停薪留职。

孙德林的犯罪动机很简单——贪婪和对权力的渴望。

他想要快速获得财富,享受他所认为的成功生活。

为此,他开始策划犯罪,组织了这个犯罪团伙,专门从事抢劫和谋杀。

孙德松是孙德林的弟弟,曾是军人,但同样陷入了赌博的泥潭。

在孙德林的召唤下,他加入了团伙,成为了孙德林的得力助手。

所以这个团伙主义就是孙氏两兄弟和汪氏两兄弟。

另外还有一个王文旭,团伙中的知识分子,中专文化程度,算是团伙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了。

她负责为团伙出谋划策。

这个团伙分工明确,制度清晰。

孙德林作为首领,策划和指挥每一次行动;汪嘉仁和汪嘉里负责执行,他们的行动果断而残忍;孙德松作为弟弟,不仅参与行动,还帮助孙德林处理团伙内部的事务;王文旭则提供智谋,使团伙的犯罪行为更加隐蔽和高效。

从第一起命案开始,到手上攥着24条人命,这一伙人十恶不赦,恶贯满盈,但人性是复杂的。

孙德林这个极度残暴的团伙头目被捕之后,他的前妻和女儿居然不愿相信,还要卖房子将他保出来。

如今,他们的真实面目终于公之于众。

1999年12月15日下午4:20,孙德林、汪家礼、汪家仁、孙德松、王文旭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06

1999年12月14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内庄严肃穆,孙德林、汪嘉仁、汪嘉里、孙德松、王文旭等五名罪犯被押上了被告席。

审判过程中,罪犯们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王文旭则在法庭上显得有些迷茫,他甚至说没有起诉书,他都想不起来自己抢了多少钱。

审判的结果是无情的,五名罪犯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99年12月29日凌晨5点,新世纪来临的前两天,孙德林、汪嘉仁、汪嘉里,孙德松、王文旭迎来了生命的尾声。

早上7:10,枪声响起,这些曾经在沈阳制造恐慌的罪大恶极的罪犯们,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随着罪犯们的伏法,沈阳这座城市也仿佛经历了一次涅槃重生。

3.8沈阳大案的发生,虽然给沈阳乃至全国带来了伤痛,但也为社会治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安防控体系。

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都要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社会将变得更加安全、和谐。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