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儒教立国以来,一直崇尚礼仪和纲常。
宗族制度的历史传统和长幼排辈的伦理秩序也自然深入影响到起名的文化。
《荀子・君子篇》说:“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排行起名,一般分为兄弟大小次序排列和严格的字辈排列。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按族谱字辈起名的人,从广义上来讲,都是一辈的,都是兄弟姐妹;平常所说的字辈,指人们按其家族世系谱牒所规定的辈分起名命字,因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中,人的名字要明确标示出其在家族世系中所属的辈分排行,是区分血缘亲疏和长幼尊卑的身份标志。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兄弟排行是以孩子出生年月先后确定的,而辈次排行是未出生前,甚至是很早之前就已确定了的。
兄弟排行起名,如我国古代为了对兄弟排行加以区分,便以老大为伯(孟)、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
这种排行方式盛行了许多年我们从许多古代名人的名字中都能看到这几个排行标志。
如孔子排行老二,便起名仲尼。
汉代以后,由于伯、仲、叔、季只能为兄弟四人以下者排行起名,如果兄弟超出四人便受到限制,于是有人又增添了大、中、少、长、次、元、幼、稚等字作排行用。
一些古人名字中凡带有这几个字眼的,一般按用字所代表的意思,就知道他排行第几。
不过,随着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种排行起名的方法逐渐被冷落。
兄弟字辈命名。
尽管谱牒、字辈的功能尽管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尽相同,但其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基本意义是明显而不变的。
宝宝起名口诀:
姓名文化自古来,博大精深待弘扬。
家族字辈依次排,兄弟姐妹先后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