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想知道生辰八字中有关于三合局成化条件的问题,小编汇集八字三合局成化条件相关资料提供给网友查看,希望能让你满意,让你起到相应的帮助。
命理学――三合局成化条件
午月:午为火的帝旺之地,金受克最重,地支再见巳,则巳午半会而增强火的力量,这时地支虽然巳酉丑全,但因巳与午结朋而向午背酉,实际上破坏了三合金局的结构,所以生于午月的命造,在原命局中,巳酉丑是很难合化为金的。
例:辛巳 甲午 丁酉 辛丑 支全巳酉丑,年时干透辛金,似乎三合金局可化。
实际上,午火当令,巳午半会之力大于巳酉丑合局之力,因此巳午会而破巳与酉丑之合,加之日干丁火旺透,克制辛金,四柱金虽数量不少,但因失令又被旺火克制,远不及火的力量大,所以己酉丑不能合化为金。
以上是巳酉丑三合金局是否成化的条件。
其余三合木局,三合火局,三合水局在什么条件下能化,什么条件下不化的道理与此大同小异。
C、半合局成化条件
所谓半合,就是指三合局缺长生之支或墓库之支的一种残缺的合局。
如寅午半合,午戌半合之类,但半合必须有中神,否则不为半合,而称为拱合。
如寅戌缺中神午,则为拱合,待中神到位填实,则构成三合火局。
寅戌拱火局,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
由于这种拱局中神不在位,故为虚拱,有其形而乏其力,就好比失去元帅的散兵游勇一样,缺乏主心骨,战斗力不强。
而半合则不同,由于有中神存在,半合的力量只是比完整的三合局力量小一些,但比拱合的力量大得多。
半合又分生地半合与墓地半合。
顾名思义,生地半合由长生之支与中神构成,如寅午、亥卯、申子、巳酉;墓地半合由中神与墓库之支构成,如午戌、卯未、子辰、酉丑。
一般情况下,在月令相同时,生地半合比墓地半合的力量大 巳酉与酉丑半合略有不同。
这是因为生地中的长生之支对中神有生助作用,而墓库之支对中神却主要是起收敛作用。
例一:丁卯 丙午 甲寅 甲子 午火当令,干透丙丁,众木生火,火势强于木势,地支寅午化火,且力量很大。
例二:丁卯 丙午 甲戌 甲子 与例一只换一个日支,四柱火当令又得木生,火势十分强大,而戌对强旺之火可以起到储蓄富余力量的作用,为午火之后盾,所以午戌合火能化。
例三:乙卯 壬午 甲寅 乙丑 午虽当令,但孤立无朋,局中木太多,虽不致使当令之火窒熄,却如浓云蔽日,纵是炎夏烈日,也顿失光辉。
所以这时寅午半合不化。
例四:壬子 壬子 丙午 庚寅 年月壬子双体当令得势,汇成一股洪流,日柱丙午虽也为双体,但失令失势,一堆篝火,怎抗得住洪水之冲击,虽有寅木半合,也无力与洪水分庭抗礼,所以寅午半合有名无实,更谈不上成化。
例五:辛丑 戊戌 戊午 癸丑 四柱土当令势众,一点午火,被众土所围,戊癸合也不能化火,整个局势便形成了土多火晦。
当火强旺之时,戌可以为火储蓄富余力量,为火之库,而当火衰弱时,则将火收敛藏匿,为火之墓。
所以,该造午戌半合不能化火。
例六:己丑 戊辰 壬戌 丙午 辰土当令,与戌土紧贴相冲,辰戌冲而致土旺晦火破午戌合,火体衰弱,故午戌欲合无力,欲化更不可能。
例七:戊申 辛酉 庚戌 壬午 申酉戌会破午戌半合,午戌不合更不化。
其余半合木局、水局、金局能否成化与此相似。
我们从中归纳出半合能否成化的条件:
1、中神当令,本气旺透,不遭克破,半合易化。
2、中神虽不当令,但势众力强,又不遭克破,半合能化。
3、中神当令,但孤立无助,又遭克伐,或形成假生为克,反克,旺而不强,半合不化。
4、半合被他支冲、合、会而破合,无所谓化。
总之,中神在命局中占绝对优势时半合可化,否则不化,中神就相当于化神。
D、地支合化条件总结:地支合,能否成化,首先要看月令,然后综观地支的整体组合,最后还要看柱中有无利于合化的天干透出。
在天干的组合中,地支欲化出之五行的印枭比劫强旺,则有利于地支合化,反之,则阻碍地支合化。
地支合化一般都强调天干需透出所化之行的比劫,人们通常把透出的这种天干称为地支合化的化神。
理由是:化神不透干,虽合化成局,终究有天干遮盖,而使合化之局的力量不能显露出来;一旦有同类之干透出,合化之局的力量则锋芒毕露,这种同类的透干客观上起了引发、引化的作用,故名曰化神。
严格地说,这种说法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地支合局能否成化,透干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干支组合。
上述这种透干只能说是化神透出,地支化神具有蓄势待发的作用,可以称为潜待化神。
预测实践证明,在合局力量特别强大的特定条件下,化神不透,地支合局同样可以成化,并且直接决定命主的吉凶祸福。
E、地支合化的向背:无论是地支六合,还是地支三合局、半合局,只要合化成功,都是向所化出之行。
地支六合在合而不化的情况下,其向背与天干五合的向背道理完全一样,只要中神较有力,则一般都是向中神,众心归一。
所以在月令相同的条件下,三合局比六合的力量大。
我们所提供八字知识中关于三合局成化条件的分析,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能起到一定帮助,你对于本文所讲八字三合局相关内容比较满意,你也可以随时查看每天更新资料。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