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奇门遁甲解密的问题,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该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我写这篇系列文章犹豫了好久,其因有几:
一者、我担心水平不够,误导你对奇门遁甲的认知;
二者、网上的文章都把奇门神秘化了,大家都喜欢探究神秘的东西,很难突破大众的认知,我以卵击石着实不易;
三者、你或许会感到一入奇门深似海,从此学涯漫无期。
我想引导你不再为奇门殿堂难以进入而发愁。
所以想到最后一点,我就鼓起勇气,开始创作这篇系列文章。
希望你不再被表象所迷惑,认清自己,认清奇门,大道至简,从心出发,所有的规律都是简单明了的,只要肯细心分解这些知识。
为破除迷信,我只探讨数理奇门,不研究法术。
二、为什么要破处你对奇门的神秘?
一入奇门深似海,从此学涯漫无期。
我开始学习奇门的时候也是感到这样的。
很多时候人在迷茫的时候,总是想弥补自己的认知,所以就开始漫无目的的追寻。
然后我就开始不断的追求知识,有时候甚至想去学法术以弥补自己的认知,当时并没有想过梳理奇门的知识框架,直到有一天我觉得漫无目的的追寻内心太痛苦了,也太煎熬了,就冷静下来,专注呼吸、静守一阵子,突然灵感来了――我要梳理奇门的知识框架,不然这样漫无目的的学习是遥遥无期的。
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找不到方向,突然一把火炬燃起,我找到了所前进的方向。
三、以下几个方面,破译你对奇门的神秘
关于奇门遁甲的起源,在古籍里是这样的描述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轩辕本纪》、《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烟波钓叟歌》等多有记载,大致为当年蚩尤作乱,黄帝频战不克,九天玄女授奇门遁甲术于轩辕黄帝,助黄帝以灭蚩尤。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相信这样的传说只会让你对奇门越来越摸不着头脑。
历史上记载“奇门遁甲”,应以《抱朴子》之论为最早。
葛洪在《抱朴子》里对遁甲术的记载要比《后汉书》所记早了近一个世纪,结合《隋书・经籍志》记录的遁甲书的各种署名,可以确定历史上葛洪是将奇门遁甲术公布于社会的第一人,葛洪对奇门遁甲术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奇门遁甲术不是一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数代人共同创造的结果。
这些记载和传说还告诉我们,由于古代封建皇权的统治,导致奇门遁甲术在产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在极少数人手中掌握的。
为理性面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了证据。
1.定位24节气,黄帝时期并没有24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春秋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而皇帝时期为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奇门中现代运用的24节气在皇帝时期并没有出现,所以依照此,皇帝时期并没有奇门遁甲。
这个神话传说并不成立。
2.定位五行,皇帝时期并没有五行概念
五行学说”起源也是很早的,据甲骨文卜辞所载的情况可知,滥觞于殷周时代的五方观念就是五行学说的最早萌芽。
殷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
周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前256年
这个时期比黄帝时期要晚很多,所以依照此,皇帝时期并没有奇门遁甲。
这个神话传说并不成立。
其他的知识在这里并不详细分析了。
请自己考证。
理性面对。
四、奇门遁甲知识框架解密,让奇门不再神秘
下面透漏重磅消息――奇门遁甲知识结构框架.
奇门遁甲解密,从此奇门对你不再神秘
阴盘奇门遁甲知识框架有缘者一看便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