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风水秘术 > 奇门遁甲

崇用奇门学习有感:守望

时间:2024-10-1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有关于奇门学习有感问题,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奇门学习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观本先生法传六弟子执本•崇用奇门学习有感:守望》

  吾三生有幸!

  吾能礼拜袁天罡奇门遁甲地遁法传十八衣钵弟子观本先生为师,拜入天罡遁师门。



  缘起于求真之念,吾感谢师父不弃,随师学习至今恰已满元,感谢师父谆谆教诲、顶礼敬上。



  《观本先生法传六弟子执本•崇用奇门学习有感:守望》

  吾乃俗凡之人,“无形之手”将弟子抛于此世间某时空坐标。

吾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受到亲人关爱呵护,至成长求学,一直不甚求上进。

然吾入世独立谋生十几年,逐渐品尝生活些许之酸甜苦辣,自知冷暖,机缘巧合之下,心生疑情?何为命运?吾之命运何如?了命改运可期否?

  吾闲时自学儒道内典,不得门径,因缘具足,拜师入天罡遁师门学习,感谢师父。



  今日略述天罡奇门遁甲满元学习心得(守望),请师父和众位师兄师姐师弟们得空指正,感恩。



  《观本先生法传六弟子执本•崇用奇门学习有感:守望》

  四正为罡,罡即四正。

罡承终始,自作自受。



  放之演绎,山河尽显,网罗一切,一切都是她;

  收之不动,虚空粉碎,退藏于密,一切也是她。



  虚极之处鸿钧眼,寂然玄漠。

阴阳不测谓之神。

动为阳,静为阴,动静之间寻玄机。



  某境遇机缘撮合,

  一动永继,一生二,二生三。

此起彼伏,即生万有,三才万物,生生灭灭,轮转反复。



  在天地者,正时正气(时气),正位正运(位运);人者,正言正身(言身),正心正人(人心)。



  天地人,精气神。

一动即有,宫宫格格情意显,宫宫格格有取用,一切都是罡之显相。



  三才之古人,认识自然,捕捉气息运转,究古朔源,砥砺中建立华夏文明,定名天文历法时空、地理方位、合于人事。

衍生周易文化、阴阳五行文化学说等等。

古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应自然,合乎于道。

斗转星移经年累月,万物繁衍,生生不息,各得情意,各思取用,人间尘世百态、官禄财名苦病、色香味俱全、应有尽有、错综复杂。



  《观本先生法传六弟子执本•崇用奇门学习有感:守望》

  吾学习天罡遁近一年,通过《客师万言歌诀》、青花瓷、大典、传承视频等,慢慢接触到遁盘基础知识释义(星宿、八卦、干支、甲子、奇门、八神四正等)、盘面结构与勾连关系、断盘思维方式、哪吒术法、“体用、主客、动静“、”错综复杂”、十官式、卦爻等。

吾深刻体会学习天罡遁,因体系庞大,并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学习,夯实基础。

以术证法,以法证道,以道证观。

随着基础积累,试着开命盘、事久盘、给家人及有缘人开盘,亦能有些许事可出断,略有欣慰;当前所学,冰山一角,九牛一毛。



  经过恩师指点,吾亦体会到需以《客师万言歌诀》为体,在实践中思考体悟客师所言之四正核心,深思客师所构建思维方式,用于指导证盘、工作及生活,用天罡遁来认识自然、时空秩序规律,知己命,为有缘人破迷津并传承天罡遁。



  感谢师父相机口传心授,苦心指点,当下弟子虽悟理不深,亦对弟子当下工作生活有明确指导意义(虽几次均乃事后才知!),精准定位找到自己之情意取用。



  《经云》:致虚极,守情笃。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倘若未知己于网中求存,又何以摆脱此无形之网,与“上帝之手”呢!打破“时间和空间”下之情意执着与束缚,彼岸尽头是吾之真面目?吾将守着自身之情意,一步一步,知己命,定一族之安,找到自身使命与归宿。

期望宫宫格格情意之网,亦能互知冷暖,迈向各自的本心,与众生互相成就,归于大同。



  吾很荣幸得缘开山收徒,与弟子妙诚共同研习传承天罡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吾以为求学者,学知识开智慧,师父作为引路人,已给予弟子学习方向思路,弟子必须应自觉主动、持续耐心学习积累、交流疑惑,便于师父相机而教或单独指点门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传承之责,任重而道远。

学习传承天罡遁,亦能感受到各自情意取用,三分钟热度走不远矣。

一时之兴趣必然自我放弃。

人活一口气,找到己之情意,则可坚定不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吾已获因,有幸播下传承种子,作为一名普通传承人,继续寻机接引有缘人薪火相传,

  坚心勤奋耕耘,年复一年,终会守望摘果,岂不快哉!

  吾将平静心安地做一名传承守望者,踏实学习传承天罡遁,时时实修,知己命,遁藏纷飞之杂念、遁藏糅杂之情意,早日拨开云雾见日明。

再次感谢感恩师门,感念师父谆谆教诲。



  观本先生法传六弟子执本•崇用
崇用奇门学习有感:守望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