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亡的冤不冤|宋朝-千易网
首页 > 历史 > 古代历史 > 宋朝

南宋亡的冤不冤

时间:2023-07-24网络作者:小白

#夏日生活打卡季#

(南宋临安)

两宋帝王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主人公是南宋的最后三位皇帝,宋恭宗赵㬎,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

故事开始之前,作者先来帮大家捋一下南宋的帝王世系。

靖康之耻之后,君臣南渡,高宗赵构建立南宋,成为了新王朝的开国皇帝。

赵构其人,不算无能,但很显然人品有问题,对金求和,枉杀忠臣,因而遭人诟病是在情理之中。

二代皇帝宋孝宗赵眘,通常被史学家誉为是南宋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没有之一的那种,但奈何孝宗是内禅登基的,他大部分的政治生涯,是在赵构做太上皇的时代度过的,所以这哥们虽然素有雄心壮志,但总是被掣肘牵制,终究所托非人。

三代皇帝宋光宗赵惇,是中国古代皇帝怕老婆的典范,无论是作为男人的尊严还是作为帝王的尊严都被他老婆李皇后给抢走了。

李皇后一方面对光宗家庭暴力,另外一方面手掐把拿帝国大权,而皇帝则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变成了间歇性精神病,帝王宝座再次内禅到了三代皇帝宋宁宗赵扩的身上。

赵扩挺能干,表现也不错,但他执政前半场出了个权臣韩侂胄,后半场又出了个史弥远,所以尽管皇帝忠厚老实,但这一生终究也是壮志难酬。

四代皇帝,是宋理宗赵昀,理宗在位的时候,西夏没了,金朝也凉了,蒙古人全面侵宋,理宗抗争过,挣扎过,反抗过,然而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晚年皇帝似乎是陷入到了一场巨大的精神危机之中,过分逃避现实,玩上了炼丹修玄那一套,基本上就是数着天混日子,最终仓惶死去。

五代皇帝宋度宗赵禥是个低能儿,在位期间唯一的建树只有一件,那就是根据《续资治通鉴》的记载,皇帝曾经一晚上临幸了三十位妃子,论好色荒淫,赵禥无出其右。

六代,就是宋恭宗赵㬎,七代是宋端宗赵昰,末代则是宋怀宗赵昺。

人生漫长的转瞬即逝,有人看到了这世间的尘埃落地,有人看见了漫天的星辰闪烁,不知道这些走马观花似的南宋帝王们,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繁华无比的临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市里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一派热闹升平的景象。

其实,这个已经三百多年(算上北宋)的王朝的状况,却并不如临安城中的富足和安定。

恭宗赵㬎即位的时候,蒙古人已经拿下了四川,这代表长江中上游地区已经被蒙军占据,距离拿下南宋,那就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了。

临安城中的百姓,似乎隐隐都能听到蒙古人战马的嘶鸣。

这个时候在南宋朝廷里当权的,是一个叫做贾似道的人。

这个贾似道,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昆虫学家,他对蛐蛐的研究可以说是到了古今中外无人能及的地步,但问题是,斗蛐蛐对治国是没有太多帮助的。

(宋恭宗 赵㬎)

似道奸佞且无能,把本来就希望不多的南宋朝廷祸祸了个够呛,后来虽然因战败责罪,被斩杀于贬官路上,但就算是没了贾似道,三四岁登基的赵㬎也盘活不了这个早就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王朝了。

那个时候的朝廷里,虽然已经涌现出了如文天祥和张世杰这样的爱国将领,但问题是,当时的他们,拿不到实权。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初五,南宋王朝选择了投降。

恭宗赵㬎投降之后被带离了临安(杭州),被带到了元上都(锡林郭勒),在那里,他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

那时候的忽必烈,已经六十多岁,面对这个连少年也称不上的儿童皇帝,这个曾经征服了漠北草原的天纵奇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此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也许这个少不经事的小皇帝不能理解临安梦碎,江山倾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有投降的,就有不投降的。

大臣文天祥和陆秀夫不愿降元,拥立了宋恭帝赵㬎的哥哥赵昰为新帝,也就是宋端宗。

虽然临安已经沦陷,但此时的天下,有几分还是在宋人的手里的。

福建福州,浙江温台处州,广东广南州,长江北的扬州,真州,通州,还都可以控制。

别说江南尚未全部沦陷,就是早就落入蒙古人之手的四川大部,仍然有钓鱼城和凌霄城苦苦支撑。

这个时候的南宋,可以支配调动的军队仍然有二十万左右,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真要是把南宋给逼急了,以后结果那还真就尚未可知。

然而,当时蒙古铁骑的威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蒙军没有给南宋喘息的机会,因为当年的金人就是因为中途退兵,这才让赵构的南宋得以保全。

所以这一次,蒙古人主打的就是一个闪电战,快速南下,长江以北的南宋城池全部失去,想要再图谋北上,那更是成了一纸空谈。

蒙古人在后边追,南宋朝廷只能在前边跑,从福州到泉州,从潮州到惠州,想来当年宋高宗赵构也是这么跑的,只不过,当年是求生之路,而如今只剩下无限迷茫。

因为害怕城池失守,端宗其实大部分的时间和当年的高宗一样,是在海上度过的。

最终,小皇帝在风雨交加和日夜惊恐中因病逝去,晏驾之地,是一处无名的荒岛。

群星在黑暗的夜空中闪耀,银白色的月光在潺潺的海水上折射。

一个帝国的曲线,就在以一种无可避免的节奏滑落,直到烟消云散,土崩瓦解。

(宋端宗 赵昰)

端宗死了,南宋朝廷又拥立了恭宗和端宗的弟弟赵昺为皇帝,也就是宋怀宗。

怀宗登基的时候,只有七岁。

这个时候的南宋朝廷班子,核心人物有三位: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

怀宗登基时,文天祥已经被俘虏,陆秀夫是文臣,而剩下的张世杰,则带领南宋最后的兵力,在崖山和蒙军展开了决战。

这个崖山,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银洲湖水由此出海,潮汐涨退在这里发生。

崖山之地,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绝唱。

虽然南宋当时的官兵民加起来有二十万,战船有一千多艘,虽然南宋军民拼死力战,虽然元军只有两万多人,但战争还是失败了。

因为,南宋的军队,是一支孤军,是一支没有任何倚靠,没有任何退路,更得不到任何的后勤支援。

再加上并不理想的决战地点,战时指挥上的失当,战事很快以南宋失败而告终。

大势已去,望着帝国的余晖一点点黯淡,左丞相陆秀夫跪在宋怀帝赵昺的面前,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今国事一败涂地,无可挽回,陛下理应为国家殉身。

赵昺没有说话,在那一刻,这个年幼的孩子似乎突然就拥有了远远超过他年龄的成熟,和对这个残酷世界的别样理解。

当一切都无法再挽回之时,死亡将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抗争。

他被陆秀夫轻轻背起,君臣二人纵身一跃跳入大海,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还在战场上鏖战的张世杰听到君臣赴死的消息,他老泪纵横,长叹一声,也跳海自尽。

滚滚海浪,没有渔歌晚唱,残阳如血,掩埋无数风情。

崖山海面之上落泪连连,数十万军民纷纷跳海,踏海自尽。

朋友们,所谓踏海,不是纵身一跃,而是一步一步,走向大海的深处。

(宋怀帝 赵昺)

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赵昺死了,张世杰也投海自尽,而被俘获的文天祥,宁死不降,最终被送上了刑场,以死殉国。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几句平平淡淡的遗言,作者如今读来,却仍然眼眶泛红。

怒海有千万重恶浪,崖山有数不尽峥嵘。

望断了山河家国恨,气冲云霄可饮烈烈寒风。

南宋,就这么亡了。

多少文臣呕心沥血,多少武将奋勇冲锋,一时之间,多少才子佳人,多少帝王将相之事,又有多少年的沧海横流。

这个极富人文主义的王朝在海面上留下了一道残影,伴随着海鸥盘旋和海浪的声音,彻底消散。

原来,一个王朝的终结也许并不一定是一声轰隆的巨响,也有可能,是一阵低沉的呜咽。

当年东京汴梁勾栏瓦子,何等繁华气度,昔日临安城内多少豪客纵横,可见万种风情。

长日尽处,风中传来阵阵苦咸,那是,悔恨的味道。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