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帝王将相

秦丞相李斯:追逐权势机关算尽、被腰斩灭族的政治家

时间:2023-07-22网络作者:小白

推荐:蒙古妇女戴的姑姑帽起源于何时?

文/王清和

【作者简介】王清和,男,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

现居住于美国。

除历史论著、译著外,在海内外发表大量诗、散文、随笔、评论等,曾在多家报刊有专栏(如中国《青年参考》、美国《侨报》《多维时报》《发现》杂志等)。

近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出版有《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活》《金瓶梅词话》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秦帝国兴也骤,亡也促,短短几十年,从一统环宇,到丧失天下,其兴亡成败与丞相李斯有著莫大的干系,说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大概一点也不为过。

李斯的一生是一个追逐权势、机关算尽的政治家的典型生命历程。

他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是一个在乡间管理文书的小吏,后来师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后便远赴秦国,先投奔权势正隆的丞相吕不韦门下,之后由长史而廷尉,而丞相,位极人臣,但在与宦官赵高的斗争中惨遭败北,于公元前208年七月,受尽五种酷刑摧残后,被腰斩咸阳,诛灭三族。

一、四个鲜明的特征

李斯其人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绝顶聪明,思维独特。

司马迁的《李斯列传》开头便讲述了一个李斯与老鼠的故事:他看到,公厕里的老鼠食物肮脏,人畜一来便惊恐万状,而粮仓里的老鼠则饮食起居条件优渥,且没有人畜之惊,他竟然由此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定律: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大概只有因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才能比媲。

二是利欲熏心。

他在辞师远行时说: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所以他要弃卑贱而就权势,避穷困而寻富贵,他以后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遵循这条宗旨。

三是妒贤忌能,这两点从他杀害韩非一事可窥一斑。

李韩同为荀卿门下,老同学也,而韩非出身贵族,学问高深,所以斯自以为不如非。

赢政读过韩非所著《孤愤》和《五蠹》之后,感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后来韩非来到秦国,李斯唯恐韩非受到重用,便进谗言叫赢政杀掉他以绝后患,其所持的根据是: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

李斯身为客卿,竟说出这种不怕引火烧身的话,与他在《谏逐客书》中的立言自相抵牾,大相径庭。

赢政开始以为有理,便命令杀掉韩非,李斯立刻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尽,韩非请求面见赢政,李斯不允。

赢政转念一想,此举甚为不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一代英才如赢政也被李斯耍了一把。

(赵高)

四是贪生怕死。

在胡亥下令将左右丞相李斯、冯去疾和将军冯劫逮捕下狱时,冯去疾和冯劫说:将相不辱,拔剑自刎,即使千百年后,平庸如我辈读史至此也感受到一股浩然之气。

而李斯则俯首就缚,还指望凭自己的雄辩之才,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悟而赦之。

司马迁在此连用两个幸字,褒贬之意自明。

但李斯这次算是碰上了克星,赵高叫手下装扮成御史、谒者、侍中等,反复审讯,李斯一为自己辩解,就遭到一顿毒打,到胡亥真地派人来时,皮开肉绽的李斯已经吓破了胆,老老实实地画押承认赵高罗织的各种罪名。

胡亥看过李斯的供辞后,感慨地说:要不是有赵高,我差点被李斯出卖。

二、为秦始皇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还在吕不韦门下时,找机会面见赢政,献了一条锦囊妙计。

偷偷派遣谋士刺客,携带大批金玉之物,游说诸侯名士,能够用财物贿赂者,不惜重金收买,忠心事主、拒不受贿者,叫刺客杀掉。

此计为秦灭六国从内部扫清了障碍,李斯自己也官拜长史。

虽说兵以胜为功,不必迂腐得像宋襄公那样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充什麽仁义之师,但李斯此计确实下作,可见其人绝非善类。

第二件,上《谏逐客书》。

逐客之时,李斯也被罢官,名在被逐之列,但他偏能翻云覆雨,化险为夷,一篇上书,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侃得赢政撤回逐客令,自己也官复原职,重被启用,甚至加官进爵,升为廷尉。

《谏逐客书》义正辞严,确属雄文,但对比一下他杀韩非时的言行,便不难窥见其下掩覆的小人之心。

第三件,焚书之议。

这是他献的又一条愚百姓的妙计。

事情的起因是,赢政并天下、尊皇帝后,心情愉快,於是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歌功颂德,大拍马屁,淳于越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於是发言说:应该分封子弟功臣,否则强干弱枝,万一有人造反,难以相救,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现在这些人当面阿谀奉承,只能使陛下错上加错,所以这些人不是忠臣。

赢政命令对此进行研究。

废封建,建郡县是当时李斯力排众议所倡言,现在见到有人反对当然怒不可遏,於是立即上书痛斥,他在今古关系上大作一番文章后,忽然笔锋一转,提出焚尽除医药卜筮种树之外的天下之书,今后有人即使偶然提到《诗》《书》,也要杀掉弃世,如果以古非今,处以族刑。

李斯这一堵塞言路、破坏文化的创举,只是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所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李斯应该分担一部分秦始皇背负的千古骂名。

三、李斯在胡亥朝也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参与沙邱政变。

赢政一死,作为丞相,李斯的作用举足轻重。

当赵高代表胡亥来与李斯商议时,李斯根本没有把赵高放在眼里,斥责说:安得亡国之言?

但赵高一连五问:丞相您自己掂量一下,才能比得上蒙恬吗?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深谋远虑比得上蒙恬吗?不被天下人仇恨比得上蒙恬吗?和扶苏交情笃厚、深受信任比得上蒙恬吗?

吓得李斯一身冷汗,之后赵高一番威逼利诱,李斯乖乖入彀,开始积极策划和参与他早已明知将会导致亡国恶果的政变行动。

赵高正是抓住了李斯的致命弱点,成了李斯克星,在二人的争斗中,李斯屡战屡败,以至一败涂地,身首异处。

第二件,建议胡亥独断督责。

胡亥即位后,为巩固地位,采纳赵高的计谋,残杀了二十几个兄弟姐妹和大批赢政朝的功臣勋将。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所以李斯身受胡亥的屠戮之害,但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他再次剑走偏锋,不是规劝胡亥,而是助纣为孽。

胡亥大悦,照章办理,於是刑者相伴与道,而死人日成积於市,杀人众者为忠臣,胡亥喜滋滋地说: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

平心而论,当皇帝之前,胡亥只是一个贪享富贵但并无大恶的纨绔子弟,当上皇帝后也并非天良丧尽,正是由于赵高、李斯一伙人的怂恿放纵、推波助澜,才使胡亥肆无忌惮,暴虐天下。

仅此一条,李斯也罪莫大焉。

第三件,负隅一抗的两次上书。

当赵高决定除掉李斯,诬陷李由勾结叛军时,李斯预感到大难临头,已经躲无可躲,只好上书胡亥,指斥赵高阴谋弑君篡权,见到胡亥根本不予理睬,又联合冯去疾、冯劫再次上书,结果招致杀身之祸。

司马迁评论说: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

李斯死时已经七十三岁,他对同赴死难的儿子李由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还哪能办得到啊!《史记•李斯列传》)

此时悔恨,岂非太晚!

历史丨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

面对死亡,秦二世与隋炀帝态度截然不同,哪一个更有气质?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