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三国演义》中,陆树铭饰演的关羽灞桥挑袍之后,鲍国安饰演的曹操失魂落魄,感慨良久,憋出四个字:云长去矣!
11月1日上午,陆树铭因病去世。
得知此事后,鲍国安十分震惊和悲痛,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陆树铭是个可爱的人,大大咧咧,很爽直,跟大家相处得都非常好,人缘也很好,大家都很喜欢他。
在鲍国安看来,陆树铭饰演的关羽从形象到气质都非常贴近大家心中的关公,真是很难再找这样一个演员了。
鲍国安最近一次见到陆树铭,还是2019年《三国演义》剧组聚会的那次,之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拍摄《三国演义》时,鲍国安才第一次见到陆树铭。
戏中,曹操非常喜爱关羽。
戏外,鲍国安也对这个山东老乡十分欣赏。
鲍国安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陆树铭的扮相时,心里就一动,我说你现在化上妆粘上胡子,穿上服装,你就是关羽。
不要再去刻意多演什么,最重要就是抓神态。
鲍国安感慨,像陆树铭这么高的个子,这么长的脸,自己到现在也没看见过第二个,脸短了以后粘上胡子,可能脸就没了。
在拍摄《三国演义》期间,鲍国安和陆树铭有很多重头戏,比如温酒斩华雄、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华容道等等。
几乎不会对别人表演提意见的鲍国安也在拍摄期间打破不给人说戏、建议的惯例,经常与陆树铭交流。
鲍国安曾建议陆树铭,演关公一定不要演得过于生活化。
因为这个人物不管是《三国演义》原小说,还是民间传说,实际上已经神话了。
演得过于生活化,乱蹦乱跳的,观众可能不接受,容易跳戏。
而陆树铭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演戏比较朴实,不做作,这一点也正是关羽这个人物所需要的。
在鲍国安看来,关公是一个被神话的人物,不止中国,很多国家都很崇拜。
大家对关公的外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形象是比较难找的。
要塑造好关羽,那整个神态就要满足观众的期望。
观众对他的期望太具体了,神态稍微不太对,观众就不满足。
对于前辈的建议,陆树铭也虚心接受,他曾在很多场合提到我的建议,可能觉得我这段话对他很有帮助。
鲍国安说,这一版《三国演义》随着时间的沉淀,观众越来越认可。
刚一播出的时候,其实没有现在这么认可,现在就越来越认可,特别是经过后来再有一些演关羽的一对比,是吧?观众就更加觉得陆树铭版关羽的可贵性。
如今,94版《三国演义》已经成为经典,至今在豆瓣都有9.5的高分。
谈到这部剧之所为成为经典,鲍国安感慨,主要是王扶林导演对于经典的敬畏之心。
在鲍国安看来,《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是经过几百年的流传,被几百年以来众多读者所认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
我就觉得有些人拍名著,可能有一个思想,就是什么名著不名著,我拍的就是名著!像王导那时候,要拍《三国》,那起码要给我一年看书看资料的时间。
其二,那时候选演员不是选腕不是选流量,一切是从人物出发。
比如《红楼梦》,非常典型。
那些演员其实大部分都没有演过什么戏。
但是在选演员的时候,必须要挑气质和形象,符合这个人物。
在鲍国安看来,演戏其实是可以训练的。
《红楼梦》当时光学习班就搞了一年多,每天训练,每天看书看《红楼梦》。
所以当他们进入排练场的时候,一举手一投足就已经是这个人物了。
现在我们找的演员都是急就章,是吧?你演现代戏可以,两年轻人谈恋爱,很容易体会是吧?但是四大名著不一样,每一个人物都深深印在观众脑海里。
鲍国安感慨,像王扶林导演这样,要拍名著,就老老实实先去做学生,认认真真带着演员先去体会人物,然后把人物再嫁接到自己身上,和自己的血脉接通。
你光是站在人物的角度,那也不行。
你没有活生生的情感,你的情感还是你演员自己的。
你和角色嫁接在一起了,你中有我中有你,形成了这么一个境界,观众才能认可。
回忆拍摄《三国演义》的日子,鲍国安笑言,那时候剧组有一个硬性规定,就是三年多的拍摄期间,任何一个演员不准串戏,现在怎么可能,是不是?演员都是这个组那个组跳来跳去的。
说到那个时候拍戏,鲍国安说确实比较苦,住房都是4个人一间,出行都是大家坐一辆大车。
比如我今天去了,第一场戏有我。
但拍完了我走不了,为啥?因为没车,要等着大家拍完才走,就要等到晚上。
《三国演义》制片主任任大惠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那时拍戏,主要演员就是225元一集的片酬。
那时候就是发补助费,后来了都拍了很久了才说经过批准,每个人给个几十块钱,主要演员给120。
鲍国安说,那个时候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钱不钱的,能让我上,就很高兴了。
记者 邱峻峰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