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及曹操,有人喜欢用奸臣形容他,有人说他是枭雄,三国群雄,文有曹植,武有吕布,谋有孔明,其实曹操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2006年春节期间,河南安阳的一位村民,他与往常一样到地里劳作,经管农作物。
可没曾想当天却出现了奇怪现象,村民发现自己无论从何角度浇水,这些水最后都流向了同一个方向。
村民立马寻找问题,不找不知道,他竟然在地里找到了一个一米宽的盗洞,吓得他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即使村民再不懂文物,可现状让他隐约感觉这个盗洞不简单,他心里十分疑惑,自己究竟发现谁的古墓呢?
一代枭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三国,对于三国人物都有自己的见解。
曹操多年来都是三国中最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奸柔小人,也有人高歌赞誉他为一代霸主。
正因为其丰富多面的人格魅力,才塑造了他立体形象,所以评价曹操不能单介绍政治军事功绩,还要说点别的事情。
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名字就是符号,它往往承载了家族希冀,比起现代人的不考究,古代人取名便大有学问。
曹操,看似普通二字,如果用新华字典给操组词,有德操、节操等词语,透过这层意思,不难想象曹操父亲对儿子的希冀。
多年成长历程,曹操渐渐脱离了父亲的希望,不仅没有长成一个充满德操的少年郎,还变成了一位遗留历史的争议人物。
中医讲究阴阳协调,互根互用,讲究万事万物对立统一,曹操亦是如此,他是一个夹杂在善与恶中的人物。
如果三国有迷弟排名榜,曹操一定位居榜首,尽管三方对立关系,但爱惜人才的他,总能啪啪打脸。
当人们讴歌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张飞、关羽三人友谊时,谁又能想到曹操对关羽的欣赏之情。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国里曹操、刘备与关羽,这三个大男人也是拉拉扯扯,尤其是曹操对关羽爱得死去活来。
最后关羽坚定选择刘备时,曹操大义放手,成就了关羽千里走单骑的佳话,可鲜有人注意到曹操的胸襟。
如果你以为曹操为人善良,那可大错特错了,他心胸狭窄的性格能流传千古,被后人议论,说明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
战争结束后曹操俯首为臣,对外宣称自己永不称王,顿时朝廷内外对他议论纷纷,曹操本人犹如惊弓之鸟。
据说当时朝堂上有一位才高八斗的青年才俊——崔琰,他虽然学问高超,但缺乏一定政治手段,于是就曹操称王一事,评论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言论。
曹操一听可不得了,立马拿出一副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的气势,丝毫不听辩解,直接下令让人把崔琰下狱处死。
类似这种事情,历史上比比皆是,别说那些与曹操不熟的人了,连他多年的好友娄圭,也不能逃过一劫。
娄圭性格耿直豪爽、心直口快,平时说话也没有个分寸度,本来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包容,可怪他自己交了一个心胸狭隘的朋友,直接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无论为人处世,还是建功立业,曹操总在忠诚与奸诈之间反复横跳,哪怕到最后统一北方后。
曹操明明心里非常想建立国家,自己成就一番霸主事业,可他又害怕别人议论,说他背信弃义,伤害老主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曹操纯纯是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不仅心里拧巴,行事也是心性多疑,不折磨死别人,也要内耗自己。
因此多年来,性格多变的曹操,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好在他还有自知之明,为防止去世后被仇家报复,曹操特意准备了72口棺材。
七十二迷棺
三国历史上,除了诸葛孔明的八卦阵,还有一个人尽皆知,却无法破解的传言,即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野史记载曹操去世前夕,因担忧被仇家报复,恐慌自己无法入土为安,于是针对自己的墓葬安排,提前规划好了规格。
公元220年,曹操还没来得及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愿望,便永远沉睡于床榻,其长子曹丕继位后称帝,按照国丧之礼安葬曹操。
中国历来崇尚礼教,曹操撒手人寰后,尽管他的要求怪诞,但其长子曹丕迫于礼教约束,还是规规矩矩遵照父亲的遗愿办事。
曹丕命人在出殡那天把邺城所有城门打开,让战士与仆人将72具棺木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抬出城外分别安葬。
曹操奸滑狡诈了一生,临死前都还在费尽心思算计,其实还真不怪他行事小心翼翼,设置七十二迷棺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防止仇家报复,掘其坟墓,让他尸骨无存,曹操一生树敌无数,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比比皆是。
古人向来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后落叶归根,千百年来的文化思想,让中华民族不仅忌惮火化等行为,还很在乎入土为安这件事情,诚然曹操也不例外。
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可发现曹操不仅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也是个极度自我的人。
即使曹操在北方统一方面,有不可置疑的功绩,身为军事家他确实优秀,可身为政治家,无论他才干多突出,也掩盖不了他的罪行。
纵使战争多么残酷,可它终究是统治阶级欲望的产物,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牵扯那些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古汉书记载泗水流之不畅一句,描述了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居然下令血洗徐州,通过屠杀百姓来泄愤。
不只是普通百姓,连跟随他多年的部下,几乎都不能幸免,即便像孔融、杨修等人,曾为他做出过巨大贡献,可最终还是不能善终。
曹操内心清楚自己罪行滔天,死后毕竟赤裸归天,仇家肯定会借机报复,他又那么在乎自己,所以设置迷棺实属万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点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盗墓行为旺盛,俗话说国之安定,民才兴邦,如果社会动荡混乱,国家经济衰败,人民无法生存,必将引发文明矛盾。
一开始盗墓都属于私人偷鸡摸狗行为,到了东汉末年,天下争,群雄起,各方势力为解决经费问题,通常会选择盗墓来快钱。
史书记载,曹操早就关注到这一途径,他还专门设置摸金校尉一职,通过理解字面意思,可以知道这个职位其实就是负责找钱。
摸金校尉唱得比说的还好听,其实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曹操为满足欲望与需求,竟然以官方名义把盗墓活动合理化。
你说曹操多缺德,自己目睹了许多破棺取财、毁尸灭迹的悲惨情况后,曹操心生一计,决定死后一切从简,完全不给后人盗宝的念头。
第三点原因,曹操一生信奉勤俭节约,虽然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据史料记载,曹操曾立下家规,后妃衣服不用锦段,侍女衣裙不超过踝,帷帐破了缝补再用,被褥素净无花纹。
曹操除了对家人要求严苛,对于自己他也是严于律己,不仅从不穿皮革制品,还一直坚持穿麻布衣服,哪怕死后下葬,也要求一律从简。
对于曹操的七十二迷棺,正史记录不过寥寥数笔,只有通过翻遍野史,才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蒲松龄曾《聊斋志异》中描写过曹操七十二冢的迷幻故事,书中写到邺城被一条湍急河流环绕,古时夏天有人在河里洗澡,时常能听到刀斧敲击声音。
一开始个别民众以为是幻听,后面随着听到声音的人越来越多,邺城护城河闹鬼一事便在民间传开来。
总有那么些个好奇胆大之人,他们主动提出潜入水底,探索声音来源,不过下水之人几乎没有生还者,他们全部被拦腰斩断。
人在水中莫名其妙被分成了两段,任谁都不可能淡定,顿时让当地百姓惶恐不已,为维持社会治安,官府派官兵截断了上游水源。待河流枯竭后,人们果真在河床岩石下,发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并且洞口周边还备有一个锋利的转轮刀刃。
士兵拆掉锋利刀刃潜入洞穴后,发现立面竖着一座石碑,经过文史学家鉴别,大家一致推断这是曹操的墓穴。假亦假时真亦假,作者蒲松龄在故事最后批注,谁又能拍拍胸脯肯定七十二迷棺中,一定有曹操真身,说不定一切都是一场虚幻罢了!
重见天日
俗语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得不承认曹操有些聪明把戏,可他也万分愚蠢,人离去后万般都归零,随着时间迁移,一切事情都会慢慢浮出水面。
千年后在河南安阳,一位农夫惊奇发现自家土地有些问题,考虑可能会是古墓等,他丝毫没有耽误,立马上报给政府,请专业人员前来鉴定。
考古专家闻声立马赶到村民家,经过长时间仔细探查,考古学家们大致给出了一个推断,他们认为地下埋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东汉墓葬。
至于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谁?可能还要挖掘后分析文物,才能得到最终的结论。
考古前必须得有先行者,他们得先潜入墓穴拿取少部分文物分析后,才可以进行大范围开采,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考古人员安全,也可以保护文物的完整性。
面对未知的大墓穴,潘伟斌自告奋勇第一个下去,因他平时就以胆大闻名,另外,并且业务能力强,所以最终选定他第一个下墓穴。
考古经验丰富的潘伟斌,还没下到几米,便立马发现了墓葬的特别之处,潘伟斌发现自己进到洞穴后,走了好久,居然都在同一处打转,一直难抵达墓门。
在古墓里寸步难行的潘伟斌,探索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墓门,他也不敢松懈半分,快速取得了古墓墙壁的一小块样品。
通过实验室的样品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这块考古样品至少有1800年历史,如果按照民族朝代演变历程来推断,该古墓的落成时间估计在东汉末到三国中。
考古学家结合相关史料,联系到三国时期河南区域统领问题,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该墓葬极有可能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坟茔。
按道理来说三国时期的风流人物多如牛毛,并且河南地处中原,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战况如何演变,河南地区都是重要的政治地带。
这些问题考古学家不可能没考虑到,他们也不可能随意下结论,砸了自己的饭碗,真正让他们下结论的依据,主要在一块名为鲁潜墓志的文物。
原来这个村庄不仅一直流传着曹操葬于此的流言,还曾出土过大量东汉末期的文物,其中这个鲁潜出生于公元271年,他出生的时,曹操已去世五十几年。
看似鲁潜和曹操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但这个鲁潜从小在宫内做宦官,对于王公贵族的事情他基本都了如指掌。
在鲁潜墓志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明明白白写着曹操墓穴隐藏之地。
以其年九月廿一日戊子卒,七日癸酉葬墓在高决桥。
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
故魏武帝堎西北角西行卌三步。
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当然考古学家不会单单依赖一句话下定义,待到墓穴开挖工作推进后,一件惊天文物出土了,一块石碑上赫然刻写着魏武王三个大字。
阅览史书,可以知晓曹操虽然生前并没有称帝,可他去世后其长子曹丕称帝,并追封曹操谥号为魏武王。
确定此墓穴主人为曹操,不止考古学家兴奋万分,连整个社会都轰动了,困惑千年的七十二迷棺,如今终于现真身了。
总结
考古学家们一鼓作气,完成了后续文物的挖掘,通过最后汇总发现该墓穴一共出土900件文物,其中多以铁器、陶器为主。
除了文物数量少,令人更吃惊的一件事,这些文物不仅外表朴素简单,连材质都是普通粗糙。
不是东汉末期手工业不够精致,只要去过博物馆,大家可以发现东汉时期精致的文物比比皆是,曹操墓穴文物之所以如此朴素,与其勤俭节约的性格有关。
无论历史怎么变迁,人永远都是人无完人,没有一层不是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对于历史人物或者说身边人,大家要以辩证眼光看待。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