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历史

战国四大名将:两个被杀 一个郁郁而终 只有他懂得急流勇退

时间:2023-07-26网络作者:小白

#历史开讲#《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同被列为我国古代三大传统启蒙读物,它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史学家周兴嗣编纂,其中涉及了许多历史事件与人物,如起翦颇牧,用军最精一句就提到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名将。

受到《千字文》的影响,后世便将上述的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尽管这四位将领都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与显赫的战功,且在史书当中拥有重要地位,但在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后会发现他们的结局大多都并不怎么好。

除了急流勇退得以善终的王翦之外,李牧、白起一个被赵王杀害,一个被秦王赐死,廉颇则是在奸臣的排挤下报国无门,只好远走楚国,并在异国他乡郁郁而终。

如果要问战国四大名将中谁的知名度最高,或许很多人都会选择白起,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战绩无疑便是相传在赢得长平之战后坑杀了足足四十五万赵国降卒。

尽管根据推算,白起实际上不可能完成如此耸人听闻的大屠杀,但他人屠、杀神的绰号依然广泛流传。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称白起后人,按照他的说法,白起乃是楚平王后裔,他于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投身行伍并很快崭露头角,地位不断攀升。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白起率领秦军大破魏、韩联军,秦国东出之路由此畅通。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起,白起在与赵国兵马的较量当中先后赢得上党之战、长平之战,赵国自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欲乘胜追击,但韩、赵两国却很快以重金贿赂秦相范雎。

在范雎的反对下,白起被强行召回,没能更进一步。

数年后,缺少白起指挥的秦军久攻赵国都城邯郸不下,秦昭襄王无奈之下只好再度起用白起,但白起对于当初被召回之事耿耿于怀,因此态度十分消极。

最终,由于惹恼秦王,带病出征的白起刚出发没多久便被赐死。

长平之战中廉颇曾经当过白起的对手,作为赵国最著名的将领,他是在跟随名将乐毅伐齐归国之后被拜为上卿,后来又与蔺相如上演了将相和的经典桥段。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以坚守不出的策略应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急于求成的赵孝成王却用赵括将其取代,结果导致了赵军的大败。

赵悼襄王即位后,廉颇被罢职,他先后辗转魏、楚,最终在报国无门的忧愤中去世。

廉颇死后,赵国唯一的依仗便只有李牧了,在与秦军交战前,李牧常年驻守在赵国北部边境的代郡、雁门等地与匈奴作战。

考虑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往往来去如风,李牧定下了固守不出的策略,这让他招致了怯战的批评。

当匈奴人放松警惕后,李牧便设置圈套吸引其大举来犯,并用埋伏好的奇兵发动突袭,一战便斩杀十余万敌军,《史记》记载道: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廉颇出走后,李牧成为赵国第一大将,他领军赢得了赵国的最后一次重大胜利番吾之战,但由于国力上的重大差距,赵国虽取胜但仍是无力回天。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攻打邯郸,深知李牧威胁的秦人故技重施,以重金贿赂了赵王身边的奸臣郭开,听信流言以为李牧暗中勾结秦国的赵王很快便将李牧斩杀。

李牧一死,赵国很快便被秦国所灭,赵王此举实在可谓自毁长城。

白起被逼自尽、李牧遇害、廉颇郁郁而终,战国四大名将中只剩下王翦得以善终。

王翦乃是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的后人,他自幼喜爱军事,且与秦始皇嬴政相熟。

嬴政亲政后,王翦得到其重用,他与儿子王贲先后消灭赵、魏、楚、燕、齐五国,为秦始皇最终统一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天下一统后王翦的结局,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最可能的情况便是他远远离开了尔虞我诈的官场,一直到寿终正寝。

之所以能够如此推测,一是在于秦始皇并没有杀害开国功臣这一爱好,二是王翦为人低调沉稳,即使功勋卓著也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过,而作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将领,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实属正常。

综上所述,尽管被视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四位将领,但所谓的战国四大名将当中有三位都没能得以善终。

硬要说的话,甚至可以说其中一人自尽、一人遭诛、一人忧愤而终、一人下落不明。

可见,在我国古代即使是拥有出众才能与显赫功绩的名将依然可谓如履薄冰、步步惊心,生死只在君主一念之间。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