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首次描述了铲齿象属动物的存在。
科学家们起初认为,铲齿象的下门牙的用途就像一把铲子,用来在水生环境或沼泽中对柔软的植被进行铲、挖等动作。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铲齿象的下门牙很可能是被用来像镰刀一样切割坚硬的陆生植物。
这个观点首先是美国古生物学家大卫·兰伯特于1992年提出的。
兰伯特推测,铲齿象是以陆生植物而非水生植物为食物的,它们在觅食时会用象鼻勾住树干并用门牙进行切割。
事实上,铲齿象的下门牙上的沟槽揭示了它们的切割用途。
根据兰伯特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我们现在相信,铲齿象和很多动物一样,很可能只是喜欢涉水,有时会死在水里。
因此,铲齿象很可能在中新世时游荡于亚洲、非洲和北美。
它们只是嵌齿象科大家族的一个属类,这个大家族的成员普遍具有改进的、不同风格的下门牙。
铲齿象属独有15个种类。
密歇根大学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威廉·桑德斯表示,铲齿象达到了下门牙发展阶段的顶点。
铲齿象极为平坦的下门牙表明,它们选择了特定范围的植物作为食物,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大部分时期,同一个地区往往有三至五个甚至更多属类的长鼻目动物共同生活并争夺食物。
着名古生物学家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在1932年的一篇论文和四年后的着作《长鼻目》中提出,铲齿象就像一个水中的清道夫。
在书中,奥斯本还引述了同时代另一位生物学家阿列克谢·波瑞斯科 AlexeiBorissiak的观点。
阿列克谢认为,铲齿象的没有象鼻,但它能够在水中用它强健的上颌攫取食物。
阿列克谢推断,铲齿象的鼻口看起来有点像河马,虽然更加长一些。
但是,让我们想想大象是什么样子,桑德斯问道,象鼻是与嘴巴分开的一个独立的存在。
大象必须要能够将食物放进嘴里,如果它的前肢被占用,而且它具有长长的上牙和下牙——这使它很难具备伸得很长的舌头或能够移动的嘴唇——那么它就需要有一个长鼻。
奥斯本的自负超出了他的专业知识,桑德斯补充说,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他的权威的阴影下。
奥斯本的理论仍然被很多人扞卫,它与兰伯特的理论产生了冲突。
最新的研究显示,铲齿象的外貌和习性可能并不像外貌原来想像的那样。
铲齿象可能具有和现代大象一样的长鼻子。
这样铲齿象就可以用鼻子和下门牙相配合,攫取陆生植物作为食物。
这样就能解释铲齿象为什么可以在当时比较干旱的西北地区生活。
所以,契科夫之枪并没有在铲齿象身上失效,它的奇异的铲状大嘴巴具有其相应的功能,自然并没有创造出没有用处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