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历史上的地名避讳
地名,对于寻常的老百姓来说,它只不过是对每一个地方,所作的指称或符号而已。
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也曾出现过上层军事人物忌讳地名的故事,不仅在我国的商末、战国、东汉、唐朝和五代的古代史上有文可证,而且在现代史上的民国时期,在国、共两党的军队中也有真切的反映。
这些现象突出集中在军事斗争中,因地名与人名和选择居住或会师地点产生的瓜葛事例,都曾时有发生。
纣王令将战周兵 闻仲命丧绝龙岭
商朝末年,辅佐最后一位国王(纣王)的太师名叫闻仲。
因为,商纣王在国都修建鹿台、炮烙,乱杀谏言忠臣;并且为镇压奴隶反抗,对东南夷发动战争,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引起朝中上下人们的强烈不满。
因此,于公元1027年,周武王联合诸侯反对商朝。
纣王命令闻仲率领大军,在西歧经过数十次交战,其军遭受重创。
当他败退到岐山城处的一座荒山下时,看到山势十分陡峭,尽是悬崖峭壁,另一山侧的石碣上有绝龙岭三个字。
顿生疑心,停骑不语。
部下问他何故?他说,当时授命之初,临行前说他一生逢不得一个绝字。
今日兵败,恰好见到此石碣上之字,心即愁意,闭口难言。
正对话间,四面周兵齐发围攻使绝龙岭火焰滚滚,杀声震天,造成了商军全军覆没,闻仲也难免一劫而命归西天。
孙膑策计减火灶 庞涓丧身马陵道
春秋战国时期,被魏惠王封任的元帅兼军师的人叫庞涓。
他曾和齐国威王所封的军师孙膑一起,住到楚国东周城鬼谷处,那里有一位文武全才,学识渊博,名叫王栩的人,自号鬼谷子。
庞、孙二人拜师求学兵法。
三年过后,庞涓自认为学业已成,告辞师傅―――王栩。
而后进入魏国,帮助魏惠王训练军队。
数年间,他替魏王先征服宋、鲁、卫、郑诸国之后,又拿下赵、韩,还攻破了齐等国,成就卓越,为惠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天,庞涓得知孙膑独得恩师王栩的兵法秘传。
加上,又听说魏惠王也想将孙膑招来为将。
这样以来,他怕孙膑夺了自已已掌握的兵权,即生害人之心。
于是,就使用了假书之计,将孙引进魏国后砍掉两脚。
这时,孙膑不得不以装疯的计谋,得到庞涓相信后,脱逃进入齐国,被齐威拜为军师。
之后,在公元前341年10月,魏国又以全部的兵力去攻打韩国。
这时孙膑奉命率领齐国军去解救韩国,并取得节节胜利,直指攻打到魏国的都城。
这时,庞涓慌忙率部抄小路回救。
可是,孙膑为了战胜魏军,施展了减灶之计来迷惑庞涓。
庞涓果然上当,误认为齐军灶数日减,必定是逃兵日增,兵力不足为患。
然而,殊不知孙膑屈指算里程,预埋伏五千弓箭手,在魏军必经的马陵道。
当日傍晚,魏军行进到齐军所埋伏之地。
这时,庞涓看到两山间谷深窄峡,横木堵塞,就马上令军人燃起火把。
与此同时,路旁大树砍皮露白上,写有庞涓死此树下六个大字。
他猛然醒悟,急令兵速退!话音末落,箭密如雨,他身中数箭,明白不能再返回,就即刻拔剑刎其喉。
其实,这事态的变故。
他们共同的师傅王栩,早在庞涓自认学成离开时,就曾预言过汝必以欺人之事,还被人欺。
又言遇马而卒。
庞涓曾以假书欺骗孙膑,并砍去双脚。
再受孙膑装疯相欺,中了减灶之计,果不出料也死在了马陵古道上。
刘备进军西蜀国 凤雏战死落凤坡
东汉末年,为刘备的副军师凤雏(庞统),此人是江南一带名士,他经天纬地,智勇双全,其声誉不逊于诸葛亮。
历史上的赤壁战事的前夕,就是他实施了连环计,致使曹操所率领的百万大军一败涂地。
后在公元前214年,他随刘备率兵攻打四川,攻至雒城外,受到驻扎在时益州刘璋部下名将张任的阻击,不得前进。
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交战之先,没有实地考察地形,仅依仗张松所献地图和法正绘制的草图,走山间小路去攻城。
万万没料想到,张任早已在城南的小路两侧埋伏下了弓箭重兵。
正当凤雏(庞统)尾部兵马进入谷口时,他目见两山峡峙,杂树丛生,便问部下,此地何名?新降川军指着石碣说:是落凤坡!凤雏(庞统)大惊色道:吾道号凤雏,此地名落凤坡,不利于吾。
立即,命令军队速退。
恰于此刻,两山边炮火震天,弓箭飞射。
致使年轻三十有六的庞副军师,死于乱箭之下。
现今看来,真是英才早逝,实为可惜。
义军战败莱芜境 黄巢怯战而终
唐朝起义军首领黄巢,曹州冤句人。
因为,对当时统治者,过重的苛捐杂税强烈不满,聚集闹饥荒的群众,号称百万之军,反人帝都长安,建立新国号为大齐。
于公元883年,唐朝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以重金借沙陀李晋王大兵。
在今的河南省中牟县,以四面埋伏计策,重创黄巢义军。
6月17日黄巢收拢残余部属,败退到山东的莱芜县狼虎谷。
这时,唐军再对义军实行了紧追攻打,使义军严重的丧失了战斗力。
黄巢的身边只剩下有弟弟黄邺、黄揆、外甥林言等数骑人马。
正是这时,黄巢忽见路旁一碑上,刻有狼虎谷三个大字,当下仰天长叹道:想我纵横天下十一年,握有兵力百余万,所到之处,强敌未敢撄其锋。
想到今日兵败,尽死于此处。
其弟黄邺问道是何缘故?黄巢说:此地名与我姓名相冲,狼虎黄(亡)巢,同处一谷,岂能久乎?今亡巢者,狼虎之地也。
天意如此,不可相悖。
话毕,拔剑自刎而死。
梁晋交战狗家疃 彦章自裁人头峪
在五代史上,大梁马步禁军大元帅王彦章,山东寿州人。
他人虽出身低微贫寒,但肯钻好学,足谋善智,文武双全,武艺绝伦。
梁王篡夺唐朝后,他率军与晋王李克用相战于宝鸡山。
晋军前后共败两百次,李晋王无奈之下,只有向大潼城请求救兵。
领兵来救的正是年轻有为智勇双全的名将,直北总兵的史建塘。
他到了宝鸡山后,在亲自踏戡战场地形时,发现距宝鸡山90里以外,有一座叫狗家疃人头山谷,四道八处草木丛生,形以口袋式用兵埋伏的极好地方。
他对其随隋军将校言说:王彦章到处必死。
当他部下左右疑虑不解,问是何故?他又说:此地名与其极为不利,章者獐也,獐入狗口,取相生相克之意,更何况此处,又是绝路一条,章哪有不死之理!后来的事实,真顺应他的说法而生效。
他指挥数路大军合围,使用七十二环连珠阵,将王彦章引诱进入狗家疃。
这时的王彦章所带之兵,被层层包围,显得精疲力竭。
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惨境中,他拔剑自杀而亡。
座机头撞岱山 戴笠命归黄泉
戴笠,这个军统特务头子,是浙江江山人。
他不仅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国民党军队的中将,而且也是蒋介石的得意宠臣。
他常期掌握着五万名特工为非作歹,危害民众,犯下了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军统局外受三会(国民参政会、政治协商会、双十协定会)的指责,内被三陈(陈立夫、陈果夫、陈诚)倾轧,大多数国民强烈要求蒋介石集团取消特务机关。
在这样重力的逼迫下,他为了在争取极限于短时内,与蒋介石面商对策。
于1946年3月17日上午9时,不顾有关方面预报的不宜飞行天气,尽冒险乘机,从天津返往上海。
此时,在虹桥机场上空黑云滚滚,雷电闪鸣,暴雨滂沱。
他无奈只得转飞南京。
就在午时十二点左右,也许是戴笠作恶多端,理当出现的报应。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乘坐的222号专机,竟一头撞到江宁县板桥镇南面的岱山上。
他死后,一时间传言纷纷,说什么戴笠姓戴死于岱(岱山),名春(小名春风)而亡于春(仲春二月),字雨(雨农)竟终于雨(大雨浓雾)。
其姓氏与地名相冲,其名与死时相符,其字与死因相合。
总之,无论是命中注定,还是因果报应,也仍是在劫难逃,死有余辜。
华野军胜战淮海 陈官庄毙命清泉
国民党军队陆军上将邱清泉,他是浙江永嘉人。
徐州剿总第二兵团司令兼第五军长,是蒋介石五大主力军之一。
他在军界向来是以骄横著称。
不仅擅长军事教育,而且在领兵作战方面,无论是抗击日本侵略者,还是反对共产党的斗争中,其表现一贯凶狠强悍,故人们称之为邱疯子。
于1948年11月6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拉开帷幕,剿总刘峙急调邱兵团坚守徐州。
邱从河南商丘与向徐州开拔时,心中如释重负。
尽管他曾是上海大学、黄埔军校、德国的柏林陆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又素以儒将自居,可是他也是迷信装满脑袋的人。
驻防商丘时,他感到商丘与丧邱谐音,这个地方与其姓氏相冲。
因此,他数次曾欲要求换防,却不能向国防部明言。
然而,离开商丘之后,邱清泉没有逃脱命中注定的险境。
12月4日华东野战军歼灭了黄伯韬兵团,又在陈官庄地区包围了杜聿明、李强、孙元良部和邱的兵团。
就在邱清泉面对弹尽粮绝,突围无望的穷途末路境地时,迷信的疑虑心理油然生出。
他感到和杜聿明同住四合院,院中长的一棵树。
四合院好似一个口字,而口有木,是困字。
现被十万大军围困在此,显示凶兆,岂非天意?于是心想作化解,将树砍掉,但必需是主帅下令才能生出应验。
这时,他动员另一军官婉转劝说杜聿明将树砍掉。
可是,树砍去后,邱清泉更觉不妙,即又想到口中无木,仅有人,那不成了个囚字?于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部队发起总攻,邱清泉所属5个军10万余人全部被歼。
至此,战争结局的事实,为邱清泉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真是天命难违,困、囚、丧三个字显灵,具应玄机。
随之到来的是,1月10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果然先擒被囚。
邱也在混战中被我军击毙,命归西天。
蒋氏怒斥随从 台湾岛草山改名
那是1949年5月26日,蒋介石从大陆败逃台湾岛之后,他早先就住在高雄市的寿山,时隔很短又转至台北市的草山,居住草山宾馆。
据蒋氏的侍卫赵秉钰回忆说:蒋上草山时,问身边人,此山叫什么名字?身边人说叫草山。
蒋介石当即发火说:胡说八道,台湾岛哪有草山呢?要是叫草山,我肯定不会来的!随从人员听后,吓得不敢辩解。
蒋第二天游览完了山上的风景后,他对该山美好的景色赞不绝口。
于时,蒋在山上住了好几天,对此处新住点十分满意。
可是,就是讨厌‘草山’这个山名。
虽有此,但他又想,既然自已很喜欢这个地方,还打算在此长住,就应该把山名改一下。
他苦思冥想之后,就将此山改名为阳明山。
于是,后来也因为此山处有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磺泉(温泉);加之还有天然的溪谷、瀑布和森林等诸多优越的美好自然资源。
因此,台湾岛当局于1986年5月顺势在这里建置了阳明山公园,使之成为台湾岛上北部的游览中心和避署胜地之一,同时也是岛上名气最大的公园。
然而,生老、病伤、死亡是任何人生的自然规律。
蒋介石于1969年7月在阳明山发生的一场车祸中身受重伤后,又引起多种疾病缠身,于1975年4月5日终因伤后引发的心脏病,导致心脏衰竭而死在台北市。
两河口分道扬镳 会宁地聚首和好
在我党领导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主力军会师的历程上,也出现过为选择会师地点,而产生忌讳地名之事。
那是在1935年6月的长征路上,一、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一地名叫两河口处会师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内部,发生了激烈争执。
其问题的焦点是北上还是南下,是到陕甘落脚,还是退往西南,建立所谓的川康新局面。
可是,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
他依仗着兵众势强,拒不执行中央北上方针,率其部及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九军团后改为三十三军)南下后,在四川西部无法立脚,到荒凉的藏民地区,更难维持部队的长久供应,部队人数由8万人锐减到4万人。
而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率仅剩下的7000余人,进入了陕北。
与刘志丹所领导的当地红军会合后,通过东征、西征,不仅扩大了根据地,而且部队壮大发展到3万多人。
那时侯,全国抗日形势高涨,也需要红军主力军尽快集中到北方,以接近抗战前线。
而局促西南一隅,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就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纷纷要求北上。
红二方面军更是坚决主张北上,同一方面军会合,张国焘无奈只得表态同意。
于1936年7月红一方面军得知红二、四方面军要北上的消息后,将西方面野战军主力集结在宁夏豫旺地区休整,作迎接准备工作。
休整其间,彭德怀司令员向西方面野战军,特别强调民族政策教育的同时,还注重了对前来拦截的东北军进行宣传,争取劝阻工作,促使生效的东北军、西北军均有意避战。
从而,极大的方便了红军主力的会师。
是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经过草地进入甘肃境内。
这时,蒋介石调动精锐的胡宗南部队为主力前来拦阻,红二方面军原定落脚甘南的计划难以实现,三个方面军便分路向拢东地区挺进。
就在这个时侯,中央开会确定了静宁会师的计划。
确定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中共中央领导人在讨论时,还曾出现了一个颇带寓意的说法。
毛泽东在会议上,深切回顾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情况时说:上次和张国焘会合,选了个两河口,结果分道扬镳了,这次再不能重蹈覆辙了。
周恩来针对陇东的会宁县,这一地名作出说明:会宁县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北控靖(远)、海(原)、西障定(西)临(夏)、南蔽秦(安)、通(渭)、东跨隆(德)、经(源),素有‘秦拢锁钥’之称,古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同时,他还认为主力在会宁会师,即占领了交通枢纽,能掌握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随即称赞会师地点的名字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与此同时,周恩来受中央委派,成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的欢迎大使,协调三个方面军一致行动。
10月7日,红四方面军一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的第72师会合。
接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师长陈赓赶到,担负起接待工作任务。
因为他过去在鄂、豫、皖当过师长,同红四方面军的多数高级干部都很熟悉,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见面后,指挥四方面军北上的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等致电毛泽东,兴奋地说:会宁我们已经与红一师的战士们携手见面了。
他们英勇杀敌的气慨,和爱可亲的态度,使我们敬仰钦佩。
10月9日,朱德和张国焘率领红军总部到达会宁,同周恩来在路上相遇,随四方面军南下而分别了一年多的朱德终于见到了老战友们。
张国焘后来回忆说,周恩来同他握手言欢,绝口不提分裂的那一段不愉快的往事。
然而,南下处处碰壁的无情事实,是无法回避的。
面对以前被他指责为北上逃跑的毛、周、张、博,张国焘自已满面尴尬自责。
此月的下旬,任弼时、贺龙也率部队从甘南,敌军包围圈中,奋力冲杀出来的红二方面军到达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一是三大主力军会师时,军力总数达6万多人,加上留守在陕甘苏区的地方部队和机关人员共有8万多人。
二是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的军委主席团。
从此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才取得了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相继实现了一个新中国的诞生。
综上所述,忌讳地名实属荒谬。
战争的胜负,岂在天命?关键在人,还在于战争的属性是否正义,与地名却属风马牛不相及。
当然,也不排除历史上巧借地名宣扬天命。
或是战争的必然,历史的偶然巧合等因素所致。
‘郧县’狭义冷僻 ‘郧阳’广义阳刚
从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观点上来看,就更有必要再次借机对‘郧县’、‘郧阳’两地名,做三要点表白。
二者命名年代的情况是,前者(元朝1277年),虽有先于后者(明朝1476年),长达200多年的历史。
但在国内外享誉的闻名程度上,却远比‘郧阳’逊色,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缘故为:一是,‘郧阳’自明朝置府后,直辖行政区域甚广。
从《清顺治年间•郧阳抚治辖区图》来看,足证它不亚于现今的湖北省,可见它面积之大,范围之广。
二是,从文字结构来说,它极为符合地名双字的发展趋势。
同时,因为人们习惯公认的是,汉语言双字组成的地名,具有音节顺畅与停顿的节奏之感,让人好记上口。
三是,地名――郧阳的‘阳’字,遵循了人们从古到今以山南水北之地为‘阳’的基本原则来命名的。
于是,它还会给人们不仅有一种阳刚之气,而且还富有广义性的豁然与豪爽之情意。
而后者却恰恰相反,显得是冷僻、字单、义狭和阴沉,实在难被外域人所受用。
可见,地名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环境资源。
因此近些年来,特别是伴随着以市带县的时局的发展,原郧阳地区合并为十堰市行政辖地后,整个地方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企盼将‘郧县’更名为郧阳县的意愿,不断演进的疾呼声于今尤烈。
于是,还要再致掌握时政者们一句话,顺民心得民意,实为可贵。
@-----------------------提示-------------------------@
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
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