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放开思维,我们一起来谈天说地,了解地球的另一面。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陵墓,非秦始皇陵莫属啊。
晋朝有一本记载长安城事迹的古书,「三辅故事」里,写了这么一件奇事,西楚霸王项羽入关以后,动用了30万大军盗掘秦始皇陵,在挖掘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只黄金大雁,扑棱着翅膀从墓中飞出来了,然后一直向南头也不回的飞走了。
那这到底是一个江湖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呢?确实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在「汉书里」,确实记载了秦始皇陵有一种陪葬品,就是黄金大雁。
「汉书」里学着,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三辅故事」上还说,项羽大肆劫掠了陵墓当中的珍宝,动用了30万兵力,搬了30天都没搬完。
这个说法确实过于夸张了,如果搬都这么费劲,当初是怎么放进去的呢?但是话说回来,难道早在项羽那个时候,秦始皇陵就被盗了吗?
时间来到了1974年春天,考古队在西安市以东31公里的骊山,发现了秦始皇陵。
整个陵园的布置模仿秦朝的都城咸阳,也是分为内外两层,外城城墙一共6.3公里,内城墙2.5公里,整个陵园大约有78个故宫那么大,紫禁城占地面积是72万平方米。
秦始皇陵的陵园总体面积是5,600万平方米,是78个故宫,只不过它没有那么多建筑。
陵园里有陪葬坑,陪葬墓和地面建筑,大家耳熟能详的兵马俑坑就是陪葬坑里的一部分,还是小小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陵区中间,这个封土和地宫所在的位置,所谓封土就是墓地上堆起来的土堆,在我们老百姓这就叫坟头。
在帝王这儿就叫封土。
皇陵上的封土长宽都是350米,高76米,从空中看就是一个正方锥体,就像一个黄土做的金字塔,说它是金字塔可以说不为过,因为它愣是扛住了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没有风化变矮,是什么原因呢?奥秘就在于修封土堆所用的夯土,它是用白灰,砂土,黄土掺合成的三合土,然后用糯米汤浇灌,再加上铁钉加固,所以这个皇陵的封土,准确的说它并不是一个土堆,而是一个有做复杂工艺的混凝土建筑。
这样处理以后的夯土层,它不仅不怕风吹雨打,就是用凿子做锄头敲下去,也只能敲出一个小白点,就算是用炸药去炸,也很难炸开。
封土堆里的夯土分为九层,九这个数字是暗含了九五至尊这个概念。
早在春秋时期的老子就讲过,九成之台,起于垒土。
可见在春秋时期,就有修建九层之台的习惯了。
这个结构让人想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九层妖塔,你乍一听这个名字,可能以为来自于奇幻小说,盗墓小说,实际上还不是它真的存在过。
在20世纪90年代,青海省发现了一座古墓,比命名为「血渭1号大墓」,可以算得上是当时重大的考古发现。
这个大墓东西长26米,南北24米,封土也是分为九层,从上到下,每隔一米都会用柏木隔开,柏木它生长得比较缓慢,碗口粗的柏木,要长将近200年。
专家就估计修这样一座大墓,需要1万人辛辛苦苦的工作一年,所以墓主人他肯定是超级贵人。
后来考古学家初步推断,按照当地藏人的说法,这种有九层封土的坟墓里面,镇守着妖魔鬼怪,它们负责看守大墓,所以称之为九层妖塔,事实证明,这座九层妖塔确实名不虚传。
几百年来,无数盗墓贼,都觊觎这个大墓里的金银珠宝,都没有得手。
民国时期的军阀马步芳,也动过这方面的心思,但是也只是挖到第一二层就收手了。
传说是因为出现了木质鸟兽复活的怪事,把盗墓者被吓回去了。
后来的考古队也只在这座大墓当中,清理了第一二层残留的文物,就一直在没有往下动了。
据说是因为技术原因不再主动发掘了。
「三辅故事」里说黄金大雁飞出秦始皇陵,和九层妖塔的传说,惊人的一致,而且秦始皇陵的封土堆,这个九层结构,也和青海血渭1号大墓如出一辙。
只是秦始皇陵规模远远更大,时代也更为久远。
秦始皇陵是所谓九层妖塔已知最早的原型,说明这种独特的陵墓修建方式,在历代是沿着一条神秘的脉络,有所传承的。
那么项羽到底有没有进入地宫?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是这个地宫它到底有多深?「史记」里记载的,秦始皇陵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它穿过了三道地下水层,所谓的穿三泉。
最极端的推测,这个地宫深到了500~1千米。
这个说法也是比较夸张,当时的人,应该还不具备这种规模地下建筑的能力,因为不像打矿井这么简单,你还得建成相当规模的地下建筑群,当前认可程度比较高的数字是地宫差不多有26米深,26米这个数字你听起来不多,但是也有大约今天的10层楼那么高,那个时代的能够在地表,修10层楼高建筑的文明就没几个了,更别说在地下了,所以也是相当厉害的。
现代仪器探测出来的地宫,它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总面积大约是2.5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在地宫边上有一圈巨大而且精细的夯土宫墙。
宫墙上面有廊房,高出地面大约30米,顶部距离封土表面最浅的地方只有一米左右,整个地宫是一个倒金字塔形状,而封土是一个金字塔形,这是我们中国2000多年陵墓史上,唯一的一个双重金字塔构造。
地下部分的金字塔是反过来是底小顶宽,它是一个阴阳相反的镜像结构,确实很奇妙吧。
现代仪器的确却探测到了陵区的地层当中,有多股从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地下水,那这就和「史记」里面所说的吻合上了。
是穿三泉而建成的,防止进水一直是修建陵墓的第一大难题,穿三泉就已经很不利了,更加不利的是陵区正处在骊山谷口河流的下方,到了洪水季节,山谷就会发大水,但是科学家们用核磁共振法,勘测了墓室和地宫的土壤层以后,发现它们是干燥的,并不含水。
那么是怎么做到的了?这是秦始皇陵的又一大谜题。
考古人员继续探测,大家猜怎么着?结果居然发现了一套堪比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目前被称为秦陵阻排水工程。
秦始皇果然是个大神级的存在,他身边是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科技成就。
它怎么过阻排水呢?在陵园东南距离陵墓1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在骊山和陵园之间。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大于1千米长的防洪堤叫五岭,经过这个五岭堤1挡,就使得原本流经陵园的河流改道了,它绕过了陵园,转向东北方向流去了,这是陵园外围。
陵园内部还有一套阻排水系统,这套系统是随着陵园的自然地势而精心设计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园的地质状况非常了解,而且测量相当精确。
阻排水渠是环绕在高低不平的陵园上,渠底面的高低差是在一米左右,这样就能够确保渠里面的水,能够按照设计的意图,最后汇集到一个地方,再排出陵园。
与之相呼应的是地上的排水系统,在陵园内不论是墙脚,封土周围,都有整齐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纵横交错的地表排水设施。
它们能够将生活用水,雨水,迅速排到地势低洼的地方,引向陵园外。
经历了2200多年的岁月沧桑,地震洪水之后,这套阻排水系统依旧工作良好啊。
排水系统一直工作良好,说明秦始皇陵上千年来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但是还是不足以证明项羽没有进入地宫,但是有一点还是让专家们放下了心来。
「史记」中记载着地宫里,有用水银模仿百川江河大海的景观,探测到的结果表明,秦陵的地宫中汞含量的确高的异常,足以致命,这种高浓度的汞蒸气,如果人吸入了以后,轻则肌肉瘫痪,精神失常,重则就一命呜呼,直接就挂掉了。
看起来这个水银江河图还真的很妙,是多功能合一的。
既能让秦始皇在地下也指点江山,还能够防腐防盗。
如果项羽的军队打开了地宫,那这些水银肯定早就挥发了,现在水银仍然深埋于地下,那就说明西楚霸王没有进入地宫。
楚霸王可能只是在陵园区找到了一些陪葬品。
他拉走的财宝估计大多数都是在咸阳宫里的。
专家们现在想搞清楚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陵的地宫,它到底有没有穹顶的?换句话说是把棺椁放进去以后,就把整个墓穴用土填实填满了,还是说它这过墓穴,本身就是一个有天花板的地下室。
比如陕西省紫阳县秦景公一号大墓,它深23米比秦始皇早300多年,面积5000多平方米,它就是一个用夯土填实了的墓,它是垂直的从地面挖下去一个大坑,落下棺材以后就用夯土填实,这个叫做竖穴墓,这种建造方式简单易行,技术含量也不高,它就没有封顶。
但是史书上说秦始皇陵上具天文,就是说他的墓室顶上是绘画了星辰的图像的,那也就是说这应该是一个有天花板的地下室。
整个地宫东西长170米南北宽约145米,这么大跨度的封顶,那上面承受封土的压力得多大?这个建筑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的勘测技术还没有办法呈现这个地宫到底是怎么修的细节。
它下面是不是有柱子?哪些地方有柱子?这个不知道。
要了解真相,还得耐心等待。
大家看高科技的阻排水工程,还有防盗措施,那么问题就来了,秦朝的人是从哪儿学到了这么多牛掰的高科技?
在东晋时期成书的「拾遗记」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神秘莫测的种族,曾经拜访过秦始皇,叫做宛渠之民,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就叫宛渠国,他们开着一艘潜水艇来到秦国,在书中称之为「螺舟」,又叫「沦波船」,它在天上飞可以日行万里,又可以潜入水底航行。
从今天的眼光看,它既是不明飞行物UFO,又是水下不明航行器USO。
这些宛渠国人和秦始皇有过短暂而神秘的接触,他们告诉秦始皇宛渠国有一种石头,燃烧以后可以发光用作夜间照明之用。
这种石头一粒有小米那样大小,如果把它扔到水里,水沸腾起来的泡沫能够流出10里开外。
听起来这还像是一种力度非常大的能源物质。
宛渠国民还说,他们曾和上古的炎帝接触过。
黄帝所在的少典部落,采铜矿铜矿铸鼎的时候,他们也不远万里的跑来观察。
听起来就像他们一直在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
那么可不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从陵墓当中飞出来的那个黄金大雁,就是从宛渠国带来的某种飞行器。
秦始皇把宛渠国民当作是神仙,今天的人更倾向于把它解读为外星文明,那到底是哪一个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不是地表人类文明。
神秘的宛渠国人,见过秦始皇之后。
秦始皇就像开了挂一样,凭借着傲人的科技,快速运转的兵工厂,在10年之内灭了六国一统天下,走上了巅峰。
秦始皇陵的地宫中,也许还有更多惊人的秘密,也许埋藏着上面所有问题的答案,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好了,今天的故事分享到这。
作为黄道十二宫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双核处理器",你的思维宫殿里到底藏着多少个人格?今天这份全网最野的"双子纯度测试",将用10道致命选择题揭开你的灵魂底色! ▶ 第一关:精神分裂现场 凌晨三点刷到埃及金字塔纪录片,你会: A. 立即下单象形文字教材(+3分) B. 打开AI绘制狮身人面像(+2分) C. 转手发给五个群开启讨论(+1分)D. 切到美食视频点外卖(0分) ▶ 第五关:社交变色龙段位 同学会上遇到初恋、甲方和健身教练同时出现,你第一句话是: A. "你那个项目我正好认识投资人!"(社交模式+3) B. "上次说的生酮饮食我试了…"(知识模式+2) C. "还记得我们逃课看流星雨吗?"(怀旧模式+1)D. 默默打开手机假装回消息(隐身模式0) ▶ 第八关:信息焦虑重症 手机通知栏出现红点时,你的血压变化是: A. 必须0.5秒内消除所有红点(+3) B. 留着三个未读保持神秘感(+2) C. 定期清理但允许存在(+1)D. 经常忘记看通知(-1) 计分暗门:每个选项背后都藏着双子座量子态的秘密。
比如选A代表你的"求知欲粒子"处于激发态,选D则可能暴露了潜伏的"假性双子基因"。
【段位解析】(测试完整版见评论区) ▶ 25-30分「纯血双子」:你的大脑是24小时直播的思维蹦迪现场,建议直接申请"人格分裂合法执照"。
别人带手表你看量子钟,聊天框能同时进行哲学辩论和砍价教学,是行走的维基百科+单口喜剧演员混合体。
▶ 15-24分「潜力双子」:体内住着半个哲学家半个段子手,偶尔会陷入"社交牛逼症"和"社交恐惧症"的量子纠缠状态。
请小心保管你的兴趣收藏夹——里面可能同时存在《存在主义咖啡馆》和《母猪产后护理指南》。
▶ 0-14分「伪装者警告」:你的双子属性可能正在待机!但别慌,这或许意味着你成功驯服了体内的另一个灵魂,也可能...你根本就是个偷穿双子马甲的天蝎? 终极彩蛋 真正的高级双子都懂:我们在等红绿灯时,脑子里已经在进行三场辩论赛+策划两场旅行+构思五条朋友圈文案。
如果你测试后发现自己属于"超频版双子",恭喜你获得"脑细胞马拉松终身会员"资格! 现在轮到你了!在评论区打出你的测试得分+最分裂的日常瞬间(比如"正在开会却突然想学驯鹰术")
鼠年本就与智慧、机敏挂钩,但2025年却暗藏一些特殊的玄机,需要属鼠的人特别留意。
首先,这一年五行属“木”,而鼠属“金”,木与金相克,这意味着属鼠的人在这一年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健康、事业或人际关系相关的问题。
特别是春季和秋季,木气旺盛,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情绪波动。
建议属鼠的人在这一年尤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和。
其次,事业方面,2025年对属鼠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虽然这一年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但同时也伴随着竞争和压力。
属鼠的人需要更加注重细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学会适当Delegate(授权),避免因为过度承担而陷入被动。
此外,这一年不宜贸然投资,尤其是与木材、建筑相关的行业,可能会有潜在的风险。
在财运方面,2025年属鼠的人需要注意理财方式。
这一年五行木盛,金属性的财运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制。
建议属鼠的人在投资时多选择稳健的方式,避免盲目跟风。
同时,可以适当佩戴一些金色或白色的饰品,以增强财运。
健康方面,属鼠的人在2025年需要特别关注肝脏和消化系统。
春季和秋季是木气最盛的季节,容易导致肝火旺盛,引发头痛、眼干、口苦等问题。
建议属鼠的人在这一年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同时可以适当饮用菊花茶或玫瑰花茶,以清热解毒。
此外,这一年属鼠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需要多加留意。
木属性的五行容易引发口舌之争,建议属鼠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保持谦逊和礼貌,避免因言语不当而引发矛盾。
总的来说,2025年对属鼠的人来说是一个需要谨慎应对的一年。
只要能够未雨绸缪,注意风水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属鼠的人依然能够在这一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与成功。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