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迷案追踪 > 悍匪

中国大案纪实:天字第一号案件:香港头号悍匪张子强

时间:2023-07-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

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在中国九十年代,提起张子强,那绝对称得上是传奇的存在,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用扭曲的心灵书写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人生篇章。

不做则已,要做必定一鸣惊人,他始终信守着这条格言。

至今对于他的传闻,流传众多,有人说他是悍匪,但他却是悍匪中的强盗,有人说他是强盗,他却是强盗中杀手。

他是世纪贼王,更是世纪大富豪。

1955年,张子强出生在中国广西玉林,1959年,其父带着全家移居香港油麻地,为了生计,他的父母在油麻地庙街开了一间凉茶铺,庙街在香港是有名的鱼龙混杂之地,三教九流之辈,黑帮街痞之流,满大街都是,那个年代的香港,黑帮与警察都有勾结,他们一起相互利用,鱼肉乡民。

小商小贩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给他们缴保护费,以保安宁。

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黑帮之间为了利益,冲突火拼,这些情景我们可以从很多香港警匪片中看到。

张子强父母开的小小凉茶铺,即使赚不了钱也得按月缴上保护费,如果不缴,轻则被封店,重则就会被砸被打,张子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耳濡目染,见多了欺行霸市,打打杀杀,喋血街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局面,他也由那时起就发誓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霸中霸。

没念几年书,张子强就辍学回家,开始混社会,与一些黑道上的朋友结交,16岁那年,他犯事被抓,出来后他更加疯狂,频频作案,多次被抓,而这种种劣迹却成了他打江湖的金字招牌。

在此后的混迹江湖中,他逐渐有了自己的名号,身边也网罗了一帮兄弟,在庙街有了属于自己的黑帮组织,更打出了一片天下。

从此。

张子强从一个被人欺被人打的小商贩家庭走了出来,成了欺人者和打人者。

1991年,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当年他带了自己的兄弟与叶继欢的匪徒团伙合作,策划一起震惊全港的特大抢劫案,他们连抢了香港观塘区协和街以及深水埠大埔道的7家金铺,共劫得价值750万港币的金银首饰,这起案件不仅使张子强在油麻地黑帮中打响了名号,也使他在尝到了甜头后胆子变得更大。

打铁趁热,张子强在同年7月12日,又成功抢劫了启德机场的运钞装甲车,这一票竟然让他自己都始料不及,顺风顺水地就劫得了1.6亿港元。

香港警方为此案出动了大批警力,最终也将张子强逮捕归案,而此时的张子强早已经羽翼丰满,白道中很多高层都已经被他成功公关,没过多久,法庭就以证据不足,将张子强无罪释放了。

不仅如此,张子强还以各种理由要求英港当局赔偿了他800万港币,张子强以一个新兴的黑帮组织迅速崛起,他的年轻有为”也使其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这也更加助长了他嚣张跋扈的犯罪气焰。

在香港曾经有黑帮大佬这样说张子强,他说张子强天生就是犯罪材料,他是为犯罪而生,为犯罪而活。

可见此人在香港黑道中影响有多大,他不仅有勇更加有谋,深得香港14K帮大佬的赏识,后来张子强还与慈云山十三太保的二号人物猫仔的小弟结拜成了兄弟。

他犯下的很多大案,黑白两道都知道是他干下的,警方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出他犯罪的有力证据,即使有了一点线索和证据,很快就有人来干预掐断。

这样的犯罪天才,很多黑道中人都想与他合作,1996年5月,曾经与他有过合作的叶继欢又找上了他,预谋绑架了香港首富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在赎金谈判中,张子强身绑炸弹,只身前往李府,与李嘉诚进行谈判,最终勒索到了10.38亿港元的高额赎金,在拿到赎金后,张子强非常诚意地将李泽钜毫发无损安全送回,此次绑架,张子强个人就分到了4.38亿港元。

据后来消息传出,1996年5月23日,李嘉诚之子李泽钜从外面乘车回家途中,突然遇到7个蒙面大盗,他们以枪械武器逼停了李泽钜的小轿车,而带头的正是张子强。

李泽钜被他们强行从车内拖出,扒光了衣服,被带到了一处极其偏僻的荒凉之地,一个早就废弃了的养鸡场里,被放回的李泽钜司机负责带话给李嘉诚,说他儿子已经被绑架,需要他准备20亿的赎金才可以放人,否则就撕票。

就在李嘉诚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时候,在第二天李嘉诚就接到了张子强的电话,要他准备好现金在家等着,他会去李府取钱,20亿现金都要旧钞。

李嘉诚听完电话,当时就楞住了,没想到劫匪如此狂妄自大,上门取赎金,这还是头一次听说,难道劫匪就不怕埋伏被抓?虽然是这样想,但李嘉诚也不敢造次,劫匪既然有胆上门,他肯定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果然,张子强全身都绑满了炸弹,神色自若地进了李府,最终讨价还价谈拢了10.38亿的赎金。

这要换了其他人,拿了钱赶紧走人,去了国外定居了。

但张子强不是普通人,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这些钱对于他来说还不得满足,他开始瞄准下一个抢劫目标,最后他决定对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下手,于是张子强故伎重演,在郭炳湘半夜回家的路上,他与同伙用枪劫持了郭炳湘,并把他带到了一个很远的小黑屋中关了起来,不过这次故事并没有按张子强预想的路上发展,他在给郭炳湘夫人打电话勒索20亿赎金时,没想到郭炳湘的夫人说什么也不肯相信丈夫被绑架,她要求听到丈夫的声音,张子强认为这事不大,郭炳湘随便说句话就可以了。

可是事情偏偏就出在了这里,任凭张子强如何恐吓威胁,郭炳湘就是不愿意开口说话,这让张子强恼羞成怒了,他对郭炳湘进行了几天的殴打,却始终没有让他开口,后来张子强不再给郭炳湘食物,仅给他喂点水来维持生命,在不断的折磨中,张子强摧垮了郭炳湘的意志,他终于答应给家里打电话。

在与郭炳湘家人谈判中,20亿赎金最后以6亿港币成交,第二天,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郭炳湘被送回了家。

1997年10月,张子强又把罪恶之手伸向了香港赌王何鸿燊,不过此次,他的绑架并没有得逞,被香港警方识破,张子强不得不逃亡,他连夜逃到了大陆内地,仅仅躲藏了两个月,张子强一颗骚动的心,还是按捺不住,在12月他把在内地非法购买的800公斤烈性炸药,2000多枚雷管,准备偷偷运回香港,实施更大的行动,然而,他还没进香港,就被大陆警察在广东江门外滩大桥上截获,将其逮捕。

199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张子强一案,最终判处张子强死刑,在广州番禺的火葬场边的山坡上执行枪毙。

张子强的时代虽然早已经结束,但他犯下的罪恶却影响深远,他在后期犯下的抢劫大案,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在亚洲排名第一,他绑架勒索的赎金之高更是让世人震惊,以此还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文章转自:世界大案要案纪实”微信公号)

19岁赵文卓斜眼冷笑+通背拳杀招,“斜眼大法”封神反派再难超越

但凡赵文卓的演技再差一丁点,这角色可能就成了“装X不成反被X”的灾难现场!19岁的他,愣是用一套通背拳+“斜眼大法”,把鄂尔多演成了香港电影史上最令人胆寒的反派之一。

为什么说他是“反派天花板”?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眉清目秀的武术少年,如何用狠辣气场和硬核武打,让观众记住了整整30年! 导演元奎的“赌局”——19岁新人,凭啥演大反派? 1993年,导演元奎要拍《方世玉》,主角是如日中天的李连杰,但反派选谁?难! 能和李连杰对打不落下风的人,全香港屈指可数。

元奎剑走偏锋,跑到北京体育大学“挖人”,一眼相中了大二学生赵文卓。

当时的赵文卓,武术功底扎实,但演技为零,更别说演反派——他眉目俊朗,笑起来阳光得像邻家小哥,哪有一点“九门提督”的阴狠? 但元奎敢赌!他给赵文卓定下两大绝招:“斜眼看人”和“通背拳”。

斜眼一瞥,杀气毕露——导演让赵文卓全程用眼角余光扫视对手,眼神里透着不屑和傲慢;通背拳一出,招招致命——这套刚猛拳法,成了鄂尔多镇压江湖的“杀人技”。

事实证明,元奎赌赢了!赵文卓的鄂尔多一出场,长辫一甩蟒袍加身斜眼冷笑,那股“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场,直接让观众脊背发凉! 鄂尔多——史上最狂“公务员”,杀人不眨眼的清廷鹰犬 鄂尔多的设定有多绝?他是康熙亲封的九门提督,武功盖世,心狠手辣,连皇帝都忌惮三分! 电影开场,他奉旨剿灭红花会,三天杀四当家,五招斩陈香主,一句“名册交出来”,语气轻蔑如碾死蚂蚁。

他的狠,是骨子里的傲慢: 面对方德宁死不交名册,他眼皮都不抬,直接下令开枪; 方世玉铜皮铁骨,却被他通背拳打得双手颤抖; 法场斩首方德时,他端坐高台,嘴角冷笑,仿佛人命如草芥。

赵文卓的表演,没有咆哮,没有瞪眼,仅靠斜眼、冷笑和干净利落的杀人动作,就把“权倾朝野、目中无人”的狂傲反派,刻进了观众的DNA! 方世玉VS鄂尔多——教科书级“父子局”,打戏封神! 全片最高光,莫过于方世玉与鄂尔多的终极对决。

鄂尔多一套通背拳,刚猛凌厉,拳拳到肉。

赵文卓的动作行云流水,手臂如鞭,肩背发力,打得李连杰饰演的方世玉节节败退。

这场戏,是香港动作片史上罕见的“真功夫对决”——两位全国武术冠军的较量,连替身都省了! 方世玉洪拳大开大合,鄂尔多通背拳刁钻狠辣,近身缠斗时,赵文卓甚至用出关节擒拿术,把反派的阴险狡诈演到极致! 赵文卓的“反派密码”——演技藏在细节里! 为什么鄂尔多能成经典?因为赵文卓的表演,全是“暗招”! 眼神戏:斜眼看人时,瞳孔微缩,仿佛毒蛇锁定猎物; 肢体语言:背手踱步,蟒袍下摆随风摆动,每一步都带着压迫感; 台词功底:一句“杀!”,轻描淡写却杀气四溢,比咆哮更有威慑力。

最绝的是“笑”:鄂尔多杀人前总会冷笑,嘴角微微抽动,仿佛在享受杀戮的快感。

这种细腻处理,让角色狠辣中透出一丝变态,堪称反派演技教科书! 鄂尔多为何30年不过时?因为“反派美学”的巅峰! 如今的影视剧反派,动不动“黑化靠烟熏妆”,但鄂尔多的魅力,在于用最干净的脸,干最狠的事”。

赵文卓的鄂尔多,蟒袍华贵,面容俊朗,但出手即是杀招。

这种反差,让角色既有古典反派的优雅,又有现代反派的复杂人格。

更难得的是,鄂尔多不是工具人反派。

他对权力的渴望、对武学的痴迷,甚至临死前的癫狂,都让这个角色充满悲剧色彩。

观众恨他,却也忍不住感叹:“这么帅的反派,死了真可惜!” 赵文卓之后,再无鄂尔多! 30年过去,《方世玉》依然是动作片天花板,而赵文卓的鄂尔多,也成了反派界的一座孤峰。

为什么再无人能超越? 因为再难找到一个19岁少年,既有全国武术冠军的身手,又能用“斜眼”演活权臣的阴鸷;既能在李连杰的光环下不落下风,又能让观众记住角色而非演员。

正如网友调侃:“赵文卓之后,所有清装反派都像在cosplay!” #赵文卓 #鄂尔多 #方世玉 #经典反派 #动作片天花板 你被鄂尔多哪个瞬间震撼到了?是斜眼冷笑,还是通背拳杀招? 评论区告诉我,点赞过万,下期揭秘:赵文卓为何再难超越自己?

乌镇声音|Lalamove:AI为货运“出海”插上翅膀

在国外,很多人想要搬运东西的时候,会脱口而出一句“Just Lalamove it!”作为货拉拉的国际品牌,Lalamove正在成为海外物流的代名词。

Lalamove首席运营官卢家培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发言。

(受访者供图) 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球 “从香港开始,在内地发展,然后打通全球。

”日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发展论坛上,Lalamove首席运营官卢家培回顾了Lalamove的成长历程。

11年前,货拉拉起步于香港,一年后打入内地市场,同时凭借国际品牌Lalamove进军海外市场。

卢家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为 Lalamove进行跨国合作及创新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如今,Lalamove的国际化业务涵盖了东南亚主要城市,也打进了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国家和市场。

“复制”经验,积极推进本地化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出海”企业的业务本地化尤为重要。

Lalamove也不例外。

“Lalamove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其商业模式是一样的,但在每个市场都必须做到本地化。

”卢家培表示,Lalamove在地图、语言、车型、支付方式等方面,都会对当地业务进行调整。

香港与国际化接轨,内地具有科创长板,这种优势互补为Lalamove“出海”提供助力。

“我们不断把内地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国外,积极进行本土化。

”卢家培举例说,像菲律宾马尼拉规定货车白天不能进市区。

对此,北京团队凭借强大的地图自研能力,快速对当地地图进行改造,以满足当地限制要求。

新技术为货运“出海”提供助益 科技改变物流是货拉拉技术核心理念。

卢家培说,在Lalamove的海外业务中,80%以上用户都是中小企业,平台通过货运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让大家用便宜的物流成本找到最适合的车!”据卢家培介绍,Lalamove和货拉拉对接了货运供需两侧,把全球140万名司机和1500万个用户连接了起来。

安全对于货物运输而言至关重要。

货拉拉自研的“安心拉”车载IOT智能硬件设备可以做到对道路、驾驶舱、货仓无死角监控,保障行程安全。

“对于每一辆安装有‘安心拉’的车辆,我们都可以知道里面的货物是否安全。

”据卢家培透露,目前,Lalamove正在研发一个新功能,可以根据司机的驾驶习惯,然后结合数据反馈给司机,帮助他们进行改善,进一步保障驾驶安全。

此外,据了解,Lalamove和货拉拉还可以通过假单识别算法为司机过滤假单;通过地图装卸货点智能推荐,给用户和司机推荐适合装卸货的地点。

卢家培表示,Lalamove今年已进入日本东京和土耳其两大市场,明年计划将重点开拓与“一带一路”有关且与中国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国家。

未来,数字化仍将是Lalamove发展的助力器。

据卢家培透露,Lalamove将持续探索面向用户/司机的AI助手业务可行性,比如在司机侧实现订单管理功能,可以智能提醒司机哪里有货,哪里单多,帮助司机提高接单抢单效率;同时全面支持邀约、客服、判责、招聘等业务相关场景赋能,达到货运领域大模型一流水准。

(光明网记者 张倩) 来源: 光明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香港大案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