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吉祥的动物,甚至我们还自诩为“龙的传人”。
但是,随着与西方世界的交往日深,才发现“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恶、血腥的意思。
那么,我们就不禁会疑问,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文化差异和文化误解?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为什么不一样?
龙,其英文名字是“Dragon”,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而“Dragon”一词还有恐龙的意思,是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于地球上的主宰。
中国古代的龙文化非常发达,并辐射到周边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图1 秦汉龙纹
关于龙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九似”说,即是说龙的原型取材于九种动物。
至于是哪九种动物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最为常见的则是宋代画家董宇的说法,他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这种说法得到了今人的认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识。
其实,除过董宇,还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许慎《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宋人罗愿则认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龙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
其声如戛铜盘。
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
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
图2 清朝的青石高浮雕龙壁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有更精彩的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到了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言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关于龙的形象的认知虽然存在很多分歧,但都将其视为神圣、吉祥的象征。
龙除了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外,《礼记》还将其与凤、龟、麟一起并称为 “四灵”。
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大量关于龙的纹饰,作为权力的象征,后来则成为天子的专属,皇帝则有“真龙天子”之称。
图3 战国时期的玉龙
那么,龙这种动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与西方的不一样呢?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技术以及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所谓“力不足者取乎神”,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关于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传统的说法是源于黄帝的“釜山合符”。
这一说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这一次合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各部落的符信,在政治上确立了各部落的结盟,更重要的还是综合了各部落的图腾,创造出一种新的动物形象——龙。
今天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即是缘于此。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龙是由蛇演变而来,当蛇变为龙后,我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龙的传人”。
图4 古代龙纹地方玉璧
那么,西方的龙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基督教流行之前,龙在西方也主要是以图腾的意涵存在的,“dragon”一直作为维京人、塞尔特人和撒克逊人的民族象征。
从这一点来说,与中华民族无异。
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特别是《圣经·新约》里的“蛇”引诱夏娃犯罪,从而被视为邪恶、魔鬼的化身,加之其形象与龙相似,故而“龙”也逐渐成了“魔鬼”、“撒旦”的象征。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西方人一直将“Dragon”视为邪恶、血腥的意思,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误解。
如果将龙进行音译,翻译成“Long”,那么这种误会也许会小一些。
其实,即便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也存在很多种类,正如公孙龙所说的“白马非马”。
我们不妨对其简单介绍,以丰富对龙的认知。
我们常说的“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色代表东方,因此也有“东方青龙”之说,这无疑是我们关于龙的最为熟知的类型。
除过青龙以外,还有很多。
比如应龙,又有飞龙、黄龙之称,此龙背生双翼,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
”虺:《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也就是说,龙的幼年期是虺。
虬:《说文解字》云:“龙无角者。
”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亦说“龙无角者。
”可见古人将无角的龙称作“虬”。
角龙:指有角的龙。
《述异记》云:“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此外还有螭、蛟、蟠、云龙等形象,不一而足。
图5 身穿龙袍的明英宗
当然,这些关于龙的种类主要存在于早期文献当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龙主要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人们将龙视作部落图腾,如龙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部落的图腾。
神灵崇拜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将龙神化,奉为水神,认为它能够兴云致雨。
龙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秦汉大一统后,龙逐渐作为皇帝的化身,被称为真龙天子。
佛教娜迦龙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中国本土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龙王神话也随之传入中国,龙王、龙宫、龙女等神话迅速得到传播。
就这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龙的形象及内涵逐渐变得多元与丰富。
今天,我们自诩为“龙的传人”,龙形象及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不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龙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具体象征。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述异记》《说文解字》《史记·五帝本纪》《礼记》《本草纲目·翼》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实除它们外,还有一种生物也很出名,它就是水虺,接下来通过水虺是什么生物,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水虺是什么动物虺(huǐ])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水虺则是一种传说水蛇,它可以修行,随着不断修行,最终可修成应龙,从而拥有遨游天下,纵横四海的本领。
如上图所示,水虺头部与龙相似,背部有一对翅膀,腹部长有四足,有穿越云海的能力。
历史记载:关于水虺的记载,最早出自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一书:“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意思是,水虺修行五百年可化为蛟龙,再修千年可为真龙;成为龙后再修行五百年可成角龙,最后经过千年可成应龙!影视形象:其实水虺这种动物在李易峰、杨幂主演的《古剑奇谭》中出现过,在剧中,悭臾是一只榣山水湄边的水虺,它虽弱小,却坚信自己总有一日将修炼成通天彻地之应龙。
悭臾与太子长琴于榣山结识并相约,若成应龙,定要太子长琴坐于龙角旁,带其上天入地。
龙的等级划分其实龙的等级到了真龙后,接下来就是岁月的积累,修炼时间越长实力越强,真要将它等级划分的话,可以参考龙的进化七个阶段:蛇→蟒→蚺→蛟→龙→角龙→应龙→金龙,每进化一个等级,实力的提升都是极其惊人的,进化到最后,基本就是超脱三界、遨游宇宙的存在!小结:关于水虺是什么动物,看完全文,大家知道了吧,这是一种古代传说生物,看长相就知道它很凶狠,虽然有修炼成应龙的可能,但因为出生平凡,只是小水蛇,虽然远不如上古神话中的十大凶蛇有名,再加上人间修炼不易,被人发现后,难逃一死,所以久而久之,这种生物也就灭绝了。
不管怎么说,董宇辉能够化身成为东方甄选公司的高级合伙人,是一件非常值得 高兴的事情,之前因为东方甄选的小作文事件,可以说是让整个东方甄选公司和董宇辉都处于舆论的中心,不过现在所幸的是,事情迎来了一个好的结局,其实对于东方甄选出现的这件事情是很正常的,几乎是大部分公司都会有这种情况,一家公司不可能将所有的风险全部放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样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也并不是很好的,但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并培养出来了一个头部主播,想要将风险从头部主播转换走的话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东方甄选公司的创始人俞敏洪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件事情,主要是因为整个公司的管理内部出现了大问题,不能够再使用传统的思维来管理一些优秀的员工,之前他是一直用友情来维系双方之间的关系的。
所以才会造成了管理的模式不适应,东方甄选公司出现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必然的,哪怕这一次不出现,也会在下一次出现,俞敏洪表示检讨过自己,应该更加强势的介入到这件事情当中,对这个事情进行更好的处理,否则也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
秦昊主演的隐秘的角落的确是上了热搜,秦昊扮演的男主人公名字叫做张东生,带着自己的岳父岳母去爬山。
结果将自己的岳父岳母吹下了山崖,并且还能够淡定的回到家里。
最近秦昊在家里自拍,观 ...不能够和芒果一起吃的食物有很多,例如大蒜,海鲜,菠萝,辛辣食物等等。
在芒果里面的水果酸以及氨基酸,还有蛋白质会比较丰富。
所以这些成分的刺激性也会比较大,如果人的皮肤比较敏感,在 ...榴莲不能与油腻的食物共同食用,因为在吃榴莲的时候如果再吃一些油腻的东西,那么会增加油腻。
榴莲本身属于热带的水果,如果体内湿热的人群,那么也不适合吃榴莲,并且如果正在喝酒的情况下 ...2017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得了众多的好评,殊不知该案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根据1932年,林德伯格绑架案而改编。
林德伯格绑架案被称为美国史上最有名的绑架案之一 ...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