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对,那刘备建立的“蜀汉”呢?是不是也应该算作汉朝的延续?就连刘备本人从起事那天起,都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后裔,一直视自己为大汉的正统传承,而他之所以与曹操分庭抗礼,正是要像刘秀当年那样,匡复汉室。
刘备与诸葛亮:志在匡复汉室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到底属于怎样的一个性质?到底能不能算作汉朝的延续呢?如果可以,历史的合理说法岂不应该是: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以及蜀汉?以存续时间、血统论,刘备的“蜀汉”,权且可以当作大汉朝延续其一、时间论上,刘备的蜀汉符合汉朝延续时间规则。
按照正统历史的划分,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时间节点为“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而刘备建立的“蜀汉”,则是在曹丕篡汉建魏的公元221年。
黄初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称帝,于许昌继位,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并废汉献帝为山阳公,改元黄初。
至此,东汉正式灭亡。
同年,听到曹丕代汉自立的刘备,也于当年于成都称帝,国号为“汉”,是为“汉昭烈帝”,年号“章武”。
刘备: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这个所谓的汉朝,史称“蜀汉”,又称“刘汉”或“季汉”,在时间跨度上,蜀汉江山存续的时间,从刘备建汉的公元221年,到刘禅投降魏司马昭的公元263年,前后共历二世二帝,国祚(王朝持续时间)四十三年。
如果简单从两汉与蜀汉在时间的衔接上来看,说刘备建立的蜀汉应当算作汉朝的延续,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
其二、身份论上,刘备乃汉家皇室正统血脉,延续大汉天下符合情理。
我们再来看看刘备的身份,是否可以作为汉朝江山的合法继承人呢?用刘备的说法便是:“吾乃中山靖王之后。
”历史上令刘备引以为傲的中山靖王究竟是谁?中山靖王刘胜(前165年-前113年),他是西汉汉景帝之子,和汉武帝刘彻属于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而刘备作为中山靖王后裔,确切来说,刘备为中山靖王刘胜第十七世孙,虽然在辈分上,确实隔的很是久远,但至少,刘备也算得上来自汉朝皇室的正统血脉。
中山靖王刘胜由此而论,作为汉朝皇室正统血脉传承的刘备,汉朝江山由他称帝重建,其实,这个身份与当年刘秀有些类似,似乎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因此说,如果再论身份的话,刘备建立的蜀汉,说是汉朝的延续,也是说得过去的。
真正的三国是怎样?刘备的“蜀汉”为何最终未归入大汉朝延续之列?对于汉朝的描述,历史上是这么说的:“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在这句总括的话中,为汉朝定性的最关键的句子“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也就是说,能够算入汉朝范围内的,必修符合的很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奠定了天下“大一统”局面的刘家汉室王朝,才能被算作真正的汉朝,从而当作汉朝的延续。
如果撇开实现“大一统”局面,再厉害的刘家皇室后裔,不论他建立了怎样的政权,那么,它都不能被算作历史正统的汉朝之列。
因此,对于刘备建立的汉朝(蜀汉),到底能不能被算作汉朝的延续,估计,在这里,对三国形势有所了解的人,答案应该已经是基本明朗了。
西汉的建立:一笔挥就的天下“一统”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在参与推翻秦朝统治后,又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从此,他顺理成章从项羽手中接过一个早已统一的天下,建立汉朝。
刘邦建立的汉朝,历史称作“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又称“前汉”,定都长安,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
刘邦建立汉朝西汉到东汉过渡性“插曲”:新莽政权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是为“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至此,刘邦建立的汉朝(历史上的西汉)灭亡。
新朝建立后不久,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反莽浪潮中,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维持了大约十余年的新莽政权灭亡。
王莽乱政东汉的建立:十二年统一战争,奠定天下“一统”格局王莽败亡后,面对天下纷争的局面,公元25年,刘秀(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跨州据土,带甲百万”,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千秋亭即位皇帝,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建元建武,国号依然为“汉”,史称“东汉”(25年—220年),又称“后汉”。
当年十月,刘秀将洛阳定为首都,共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刘秀在刚坐上大汉皇帝位后,他的情况,论资历,实际和三国中的刘备几乎是一样的。
而刘秀与三国刘备所不同的是,在后来实力的奠定上,刘秀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并获得成功!而三国时期的刘备,却迟迟走不出“北伐”屡伐屡败的阴影,最后就连神机妙算的军师诸葛亮,也在北伐途中病亡。
登基称帝后的刘秀,他先后平定关中,降铜马,灭赤眉,后又消灭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结束了农民战争,以及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的局面,从而实现全国大一统局面。
刘秀:十二年统一战争,统一天下接着,刘秀励精图治,提倡“柔道”治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革官制,整饬吏治,优待功臣,与民休息,发展经济,大兴儒学,推崇气节等,创造了历史上的“光武中兴”局面。
刘备建蜀汉:天下三分,南北对立,六出祁山北伐皆败,统一天下步伐尚远!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皇室衰微,曹操更是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棋子来为自己的军事谋略布局,而看不惯时局的刘备,更是效仿起当年的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的样子,在获悉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也重新建汉自立,是为“汉昭烈帝”。
刘备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此时,刘备面临的天下大局势是:三分天下!南北对立!离统一尚远!也即是,当时,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家,即“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为了对抗三家中实力强势的曹魏政权,刘备的蜀汉又与同处长江以南的孙权的东吴结成同盟,是为“孙刘联盟”,然后合作起来一起对抗曹操。
蜀汉时期天下格局:三分天下,南北对立于是,抛开“天下三分”局势的表面,论实质,当时的真正形势,又是以长江天险为划分的“南北对立”!因此说,天下并未统一,刘备的蜀汉政权,又怎么能算得上汉朝的延续呢?无非只相当于近代的军阀割据而已!而且,当时,刘备蜀汉所在的王朝疆域范围,也只是: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
离统一天下的步伐实在太远。
刘备:不成气候的王业奠定,统一尚远对于刘备此种“不成气候”的王业定位,其实诸葛亮早已在《后出师表》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且看第一句便亮出底牌:“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客观来讲,刘备虽然自称汉朝的皇帝,或者说他认为自己所建立的蜀汉就是汉朝的延续,未来是要匡复汉室的,可那毕竟只是未来。
而对于未来的事,特别是在群雄逐鹿的年代,特别像奠定王业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好呢?也只能说,匡复汉室这件事,无非只是刘备给跟随他一起闯荡天下闹“革命”的弟兄们画的一个“大饼”,梦想和计划中而已。
诸葛亮:为蜀汉天下一统,鞠躬尽瘁当然,后来,刘备所梦想的汉朝统一大业,也即大汉朝的延续的事情,终于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皆失败的北伐失利中基本宣告终结,更在刘禅出城投降司马昭被封“安乐公”的节奏,以及“乐不思蜀”的沉迷中彻底化为泡影。
于是,汉朝的延续,自然与刘备所建立的蜀汉无缘。
结语:在古老的中国,一直有这么一句真话流传,叫做“成王败寇”,当然,能够成王肯定基本上都是有能耐的,但是,像刘备这样,看着很有能耐,也颇有仁君气象,大汉皇室血统也正,但在北伐这件事上,连祁山都没能走出的,虽然也称建汉自立,延续汉朝江山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但刘备的蜀汉,又怎能称得上正统历史中的,可以与历史上的西汉与东汉地位相比媲美的大汉王朝的延续呢?#蜀汉#『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一位自称发现者的读者大抖猛抖:他按这句民间谚语,在彭山真正找到了一座当地人称作“皇坟山”的地方,规模宏大,自有一番王者气概。
而令人惊奇的是其所处方位与距离和谚语所云刚好合拍。
刘备墓真的惊现彭山?!联想到曾经也有许多地方传说发现刘备墓和传说武侯祠内惠陵是衣冠冢等情况,在彭山县那个叫“莲花坝”的地方,一探“刘备墓”的真伪……过华阳,驶―上双黄(双流―黄龙溪)路,在嘉禾庄下双黄路,行1余公里的土路,到了莲花坝,村民们说,皇坟山到了,这里一座坟堆似的山头拔地而起,四周九座山峰拱卫着这座山头,自有一股王者之气扑面而来。
徒步登上半山腰,只见一堆堆古青色的砖瓦散落在地,村民们说这是掘墓的结果。
48岁的林泽成是第一个进墓的,他和村民开始了开掘工作,而里面只有3、摄氏度,令他直打冷噤;墓道全是青石板铺就,上方和侧壁金光闪闪,全是染满金粉的青砖。
还未进得墓里,有一圈环绕在墓前的水用抽水杉抛了半天也没抽干。
脚刚踏进门,墓里传出“轰、轰、轰”三声像打炮的声音,众人诧然抽身,却不见一丝异样,开掘进度暂停。
当晚7点左右,终于进了墓室,发现了大小两只红漆木棺材,大的长9尺,高4、5尺,j1的高1.8尺;棺木经分离,里面空无一物,估计被盗过。
墓室共三间,大的一间2.8平方米,里面有石料办公桌、石料椅子、木制小柜等。
同时也发掘出乌金、剪子和几大担马骨头等物。
搬动棺材,20多个小伙子发一声喊,把棺材抬离地面,这时天空中突然霹雷尽闪、狂风走石…… 棺材起出后,闻风而来的一位文物贩子私下对林浑成说:“75万只要棺材。
”这没让村民们动心,反而把墓看得更紧。
一些涂着金粉的砖和刻有图案的石片被文物局收走了,遗留下来的,本村有4户林姓村民都觉得好看、结实,于是一家搬些砖头回去砌了一个猪圈、一家修了个茅厕、一家作了磨刀石、另一家铺了地面,哪知却一一遭遇神奇:一家人死了人,是莫名其妙死的;一家出了个疯子;一家老人患了腰痛病愈来愈重;一家的猪跑出几里路,像是有人赶……总之是没有一家清静,后来村民纷纷把这些砖瓦丢弃后才恢复如初。
林先泽说:“这些东西都是刘备封赐过的陪葬品。
怎么动得!” “皇坟山绝对是刘备坟!”住在皇坟山山腰的村民林泽成十分肯定地说。
据他介绍,皇墓内全是石灰和沾土堆就的坟体。
蚂蚁、蚊子、蛇能生存在这片土地上。
为这是刘备防虫的方法。
修建刘备坟,村民们绘声绘色地继续建在这个山头的‘金陵寺’拆毁,把墓建陵埂”山头。
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个地方?拉着记者走上坟顶,指着四周的九座坟的头都朝着这儿在拜呢!再说,这坟墓正好就是"莲篷”,四周的山脉莲花花瓣,这可是个风水宝地。
相传别侯,都有一个刘氏后裔因此守墓。
“刘备墓,西出新津二十五”的谚语已久。
在记者踏上这皇坟山之前,已有人由谚语指点寻到此处寻金,奈何都失望而归。
这个行为持续了几个朝代。
在现场可以看到,有4个仅能容身的洞口堆满泥土。
住在山上的林增泉,这些盗墓者都是晚上作业。
他们已经有几十个坑。
但梦中所见常常晦涩离奇、匪夷所思,使得多数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梦境,这时就需要请擅长解梦的占梦者指点迷津,判断吉凶。
那么,古之占者是如何解梦的,梦之吉凶又是如何与现实吉凶对应的,下面我们就跟随史料中的相关记载去略窥门径。
一、梦凶,可能预示凶兆。
梦中看到不好的事物,或令人害怕,或令人沮丧,有时确实会指向不利的结果,列举两个简单的案例: 公孙瓒之梦 话说汉末群雄争霸,白马将军公孙瓒与袁绍鏖战多年,最后公孙瓒逐渐不敌,消极地躲进城塞中固守不出。
一日,公孙瓒在睡梦中看见蓟城的城墙崩塌,这蓟城可是他的大本营,显然是凶兆。
献帝春秋曰:瓒梦蓟城崩,知必败,乃遣间使与续书。
公孙瓒心知自己必败无疑,于是派人给自己的儿子公孙续送信,寻求支援。
后来,公孙瓒果然战败,被袁绍攻破城塞,自焚了断。
关羽之梦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北伐曹魏,初期顺风顺水,势如破竹,大军围困樊城,逼得曹魏大将曹仁差点弃城。
虽然进展顺利,但关羽却难以宽心,因为他梦见野猪啃咬自己的脚,于是对长子关平说: “我今年气运衰败,此番恐怕是回不去了。
” 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后来,关羽果然久攻不下,后方又遭东吴偷袭,最后兵败身死。
以上两个案例,梦中的预兆明显,当事人自己就能解梦,下面我们再看看当事人自己解不明白的两个案例: 邓艾之梦 话说曹魏名将邓艾伐蜀前曾做一奇梦,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还有流水。
邓艾实在搞不明白此梦的预兆,便向殄虏护军爰(yuán)邵请教。
爰邵为邓艾解梦道: “按照《易经》中的卦象,山上有水指的正是蹇(jiǎn)卦。
蹇卦的文辞写道:‘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孔子解释说:‘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因而,你此番出征必定能攻灭蜀汉,但却是回不来了。
” △蹇卦 邓艾听完解释后,变得怅然不乐。
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
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
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往必克蜀,殆不还乎!” 艾怃然不乐。
——《三国志》 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创下灭蜀首功,但他居功自傲,擅行封赏,又被同僚陷害身死。
一切果然如梦中预示的那样,邓艾前往西南伐蜀,立下显赫功业,但回程往东北走的路却成了穷途末路,可谓是有去无回。
二、梦凶,也可能预示吉兆。
蒋琬之梦 蒋琬是蜀汉四贤相之一,诸葛亮病逝后,他接替诸葛亮成为蜀汉的新掌舵人。
早年间,年轻的蒋琬随先主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
蒋琬有治国之才,治理一个小县实在轻松,于是总能早早把活干完,然后便喝得酩酊大醉。
恰巧刘备突击巡察官员,看到蒋琬这个样子,十分生气,当时就想法办了蒋琬。
好在诸葛亮从旁解释,刘备这才发现蒋琬确有才干,只是不太顾及表面工作。
朝廷官员毕竟要做出表率,活干完了也不能放浪形骸,所以刘备便减轻处罚,只是开除了蒋琬。
蒋琬被革职后,有天夜里梦见一个牛头挂在门口,还哗哗地淌血,感觉十分糟糕,于是找来占梦者赵直解梦。
赵直解释道:“看见血说明事情将见分晓;牛角垂到鼻子的位置,这是‘公’字的形象,您将来必定能成为三公,此乃大吉之兆。
” 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
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
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
” ——《三国志》 △“公”字的演变 坚母之梦 东吴创始人孙坚,早年他母亲怀孕时,梦见肠子飞出体外并绕着吴昌门移动。
醒后她十分害怕,把梦告诉了邻家妇人。
邻家妇人告诉坚母不要怕,怎知这不是吉兆。
等到孙坚出生,容貌不凡,性格阔达,才志脱俗,一表人才,坚母这才知道当初的梦果然是吉兆。
及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门,寤而惧之,以告邻母。
邻母曰:“安知非吉征也。
” 坚生,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
——《三国志》 梦中令人惊骇的一幕,居然也能是吉兆,可见解梦绝不是只看表面,吉凶也不是简单的对应。
三、梦吉,可能预示吉兆。
程昱之梦 曹魏名臣程昱,本名是程立,年少时曾梦见在泰山上,两手捧日,程昱感到奇异,曾将此事告诉荀彧。
等到兖州反叛,幸赖程昱等人为曹操保住了三城,荀彧将程昱的梦告诉曹操,曹操对程昱说: “你必将成为我的心腹之臣。
”于是在“立”上加一个“日”,改名为昱。
魏书曰: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
昱私异之,以语荀彧。
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
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
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丁固之梦 东吴重臣丁固,当初他做尚书时,梦见肚子上长出了松树,于是他对旁人说: “松字拆开来就是十八公,代表着十八年后我将位置三公。
” 果然十八年后,丁固被封为大司徒。
吴书曰: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程昱和丁固的梦显然都是吉兆,后来在各自的仕途中也都恰巧得到了应验。
四、梦吉,也可能预示凶兆。
魏延之梦 蜀汉大将魏延一直随诸葛亮北伐,一日魏延梦见头上生角,便咨询占梦者赵直,赵直骗魏延说:“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为不战而敌军自破之兆。
” 离开后,赵直告诉旁人:“角的字形,乃是刀下加一个用字;头上用刀,这是大凶之兆。
” 果然,后来诸葛亮病逝,魏延不听朝廷调令,被定罪杀死。
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 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三国志》 张猛之梦 汉末武威太守张猛,其父为汉末名将张奂,他的母亲曾梦见自己带着丈夫的印绶,登楼高歌。
天明后,猛母把做的梦告诉丈夫,张奂请人来解梦,占梦者解释说: “夫人刚生下男孩,日后必将再临此郡,并以身殉职。
” 许多年后,已是武威太守的张猛遭受韩遂的围攻,寡不敌众之下,穷途末路的张猛登楼自焚殉国,竟是应验了当年占梦者的话。
典略曰:初奂为武威太守时,猛方在孕。
母梦带奂印绶,登楼而歌,旦以告奂。
奂讯占梦者,曰:“夫人方生男,后当复临此郡,其必死官乎!” 及猛被攻,自知必死,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有知,岂使吾头东过华阴历先君之墓乎?”乃登楼自烧而死。
梦中所见看似有向好趋势,但也可能预示凶兆,占梦者的判断有时还真是令人难以捉摸。
结语 古人解梦的知识实在是博大精深,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也只能初窥门径,还有许多个中深意无法领会理解。
不过我认为大家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解梦,即梦境所指代的吉凶并非是绝对的,它顶多是预示趋势的难易好坏,但事情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个人的心态品性和能力素质。
所以说,无论梦中吉凶,解梦仅是参考,无需过度焦虑,积极处世才是每个人真正的吉兆。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在此感谢。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