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在神农架古老的山林里,一定积淀着迷一样的古老文化;同时又因神农架可能有“野人”存在,更加给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足以让你心驰神往。
去神龙架,十堰是必经之地,此前,虽然去过几次十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到达神农架。
特别是今年三月份那次去神农架的路途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鹅毛大雪,车子无法行驶,败兴而归。
留下了些许遗憾。
这样,让神农架成为在我印象中更加难以抹去的地方!神农架有没有“野人”,果真有人见到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过去了,秘密至今尚无揭开。
这个问题,有一批又一批的科考探险者,有“不揭示野人之谜,决不下山,达不到目的,决不刮胡子”的张金星等人以难以想像的志气和勇气在苦苦追寻着,所以,“野人”存在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只是因为神农架是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是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惜。
只想有机会能到那里走一趟,亲身感受一下在这一幕幕古老神秘而又年轻迷幻的生物演变进化史氛围下的洗礼。
高速公路直通十堰,个把小时到达房县。
从房县出发,沿着盘山公路,向着神农架方向驶去,沿途风光秀美,山峦重叠,云雾缭绕,清风扑面,凉爽宜人。
野人湖、野人洞、野人谷、野人塑像······似乎进入“野人”生存之地,好像“野人”经常在这里出没一般。
我深知,被誉为神奇的四大自然之谜之首的野人问题,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和在科学上的挑战性,“野人”能这样轻而易举地发现吗?况且到底有无“野人”存在,乃为千古之谜。
这些名目的出现,只不过是当地人为搞活旅游、吸引游客的宣传策划,用时髦话讲,是为景区造点势。
沿途车辆很多,游人自然不少。
这是因为七、八月份时值旅游旺季,加之这里又是夏季僻暑的好地方。
应该说与“野人”的效应关系不大。
依山傍水的木鱼镇,居住着近万人口,是景区最繁华的地方。
一街两行的小商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和当地土特产,山味野味饭菜飘香,各式建筑别致美观,古朴典雅,人群熙熙攘攘,宾馆生意火爆到一房难求。
第二天,我们去了几个自然景点,如神龙洞、天生桥和神龙顶几个景点,景点并不神秘,只是在那层面纱尚未揭开之前,让人总会把景点和“野人”联系起来。
其实,这是自然环境的功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堡垒,万物精灵之母地。
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奇花异草,比比皆是。
这些感性认识加上以下几点理性认识,可以说才对神农架有一个初步认识。
从导游那里我知道了木鱼镇的传说,来自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对青年男女追求幸福、向往自由一段佳话。
知道了神农架的四个一:“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
知道了国务院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政府的编制在全国林区尚无先例,全林区人口不足8万,面积却是3253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仅20来个人。
知道了这里的人生活条件艰苦,却是那样的执著、诚实。
作为一名游客,仅仅是从这里匆匆一过而已。
无法更多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神农架之行是短暂的,不谈“野人”问题,也就少了那份神秘,但从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为万物生灵留出一份真正适合他它们生存的、属于它们的净土,让它们生活得更好些、更自由些。
因为做到这一点,还是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界的万物共同的家园也是这个地球。
保护他们,就是保护地球!神农架,传说中的神秘却并不神秘,至少在“野人”是否存在的千古之谜尚未揭开之前,我是这样认为的。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