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奇闻百怪

坐骨神经痛症状 坐骨神经痛怎么医治

时间:2024-04-2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坐骨神经痛是骨科的一种疾病,发作起来的时候,不仅仅会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伤痛,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

因此很多人都在寻求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佳治疗方法。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详细来介绍一下哦,想要了解更多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1、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2、坐骨神经痛的病因3、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4、坐骨神经痛药方5、坐骨神经痛的自我疗法 6、如何有效预防坐骨神经痛7、坐骨神经痛的护理 8、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坐骨神经痛指的是以坐骨神经径路以及分布区域出现疼痛为主但是综合征。

另外,坐骨神经痛的绝大部分患者是属于继发坐骨神经痛,也就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

还有少数的患者时属于原发性的坐骨神经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1.一般症状(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

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

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

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2.坐骨神经炎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类型的感染以及全身性疾病的发生,例如上呼吸道感染。

这是因为坐骨神经是比较浅表的,在受潮或者是受寒的时候就会容易发生坐骨神经炎,全身性疾病发生坐骨神经炎时应注意有无胶原病及糖尿病等并发。

还有,坐骨神经痛绝大部分都是单侧的,不伴随腰、背疼痛。

疼痛一般是持续性的,也叫做发作性的,椎管压力增加的时候症状就会变得更加严重,也可以是沿着坐骨神经径路放射。

坐骨神经干压痛明显,腓肠肌压痛存在;疼痛与肌无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较重,而肌无力多不明显,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断运动功能较为困难,可检出足下垂,腓肠肌、胫前肌萎缩;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浅感觉障碍明显。

3.继发坐骨神经痛(1)腰椎间盘突出是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约1/3病例有急性腰部外伤史,多数患者发生于20~40岁之间,临床特点是有数周、数月腰背痛,而后一侧下肢的坐骨神经痛。

体检除具有坐骨神经痛的一般症状外,尚有腰背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病变部位的棘突压痛。

(2)腰椎骨性关节病多见于40岁以上者,亚急性慢性起病,多有长期腰痛史,坐久站起困难,站久坐下困难,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神经痛及腰部的症状。

(3)腰骶椎先天畸形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后者除可表现有坐骨神经痛外,常有遗尿史,体检常有足畸形,腰骶部皮肤异常,如肛门后方的小凹、骶部中线上的小血管瘤,此常常客观而准确地指示椎板未愈合的部位。

(4)骶髂关节炎常见为类风湿、结核性病变,在关节囊有渗出破坏时刺激腰4~5神经干,部分病人可有坐骨神经痛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坐骨神经痛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综合征。

在我国,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极为罕见,仅占1%,另外有98%以上的坐骨神经痛是由脊柱病变引起。

因此,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引起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由于临床上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疾病较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疾病。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

1.根性坐骨神经痛(1)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最为常见的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外还有腰椎管狭窄以及椎间孔狭窄和腰骶椎增生性脊柱炎。

(2)其次是先天性畸形,也是较为常见的原因。

如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小关节紊乱与脊椎横突异常等。

(3)外伤及软组织疾病,如腰骶部骨折、黄韧带肥厚、肌纤维织炎。

(4)骨关节的炎症和感染,如强直性脊椎炎、脊椎结核、化脓性脊椎炎。

(5)其他一些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疾病等。

2.干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多为周围组织损伤或炎症,如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本身的局限性损伤、神经纤维瘤、下肢血管瘤及臀部肌注刺激性药物等。

3.丛性坐骨神经痛丛性坐骨神经痛临床上比较少见,引起本病较为常见的疾病有骶髂关节炎、骨盆外伤、盆腔器官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及糖尿病等。

患者只有在了解了坐骨神经痛刚的病因之后,才能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疾病。

一旦出现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必须及时去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4.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

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这是常见的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5.腰骶神经根炎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也是常见的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6.马尾肿瘤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

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

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

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这种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是比较常见的。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时间坐位或行走时,都可引起强烈的疼痛,让患者无法专心工作和学习,因此需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治疗。

1.卧床休息严重疼痛者通过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神经和病变组织的张力和反应性水肿,帮助缓解症状。

待疼痛症状稍微缓解时则可适当练习活动,每日有规律地量力而行,逐渐增加活功量,有助于恢复功能。

2.病因治疗对疼痛严重者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风湿症引起者,应抗风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者,行腰椎牵引疗法及按摩等;骨质增生引起者,用扰骨质增生药;退行性脊椎病引起者,可适当应用钙剂等。

3.镇痛与镇静剂镇痛剂应于疼痛严重时服用,每日应限量。

镇静剂可于急性期之短时期内服,病情缓解则于睡前服,以利充分休息,促进病变恢复。

4.激素具有消炎、消肿、脱敏及镇痛作用,尤其在急性期或伴有广泛粘连的情况,可短期口服,避免用药时间长而出现副作用。

5.理疗、针灸和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加速恢复。

坐骨神经痛药方许多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诉述发病是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有关,如发生于拎举重物,扛抬重物,长时间的弯腰活动或摔跌后。

因此,当需要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前,应预先活动腰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平时多进行强化腰肌肌力的锻炼,并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常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本病患者急性期应及时就医,卧床休息,并密切配合诊治,预后通常是好的。

中药治疗方一【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方二【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