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埋藏很浅,总面积22860平方千米,预测储量6690亿吨,探明储量2300亿吨。
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在中国最大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腹地,是一个连续的煤田。
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尤以煤田南部为最佳。
其硫分小于0.5%,灰分小于8%,发热量达30兆焦/千克。
尤其是神府煤田,是中国和世界特大煤田之一,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相当于50个大同矿区、 100个抚顺矿区。
神府煤田与俄罗斯的顿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巴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并称世界七大煤田。
发现历史神府东胜煤田的勘探史不可谓不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王竹泉、潘忠祥等老一辈著名地质家。
然而,勘探队却总是匆匆撤离,而且谁也说不清什么原因。
如此这般反复,当时希望由此拉起经济发展的群众,还渐渐对于勘探队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个矿藏丰富的聚宝盆也长期得不到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煤炭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陕北煤田开始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185队、186队等专业的资源调查勘探队先后多次到该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并前后提出了地质普查、详查甚至部分精查报告。
随后,经过陕西尤其是榆林老区、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各级领导的积极奔走争取,煤田开发最终得以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
为什么不开发?既然神府东胜煤田的资源赋存条件、煤炭质量特别好,为什么新中国建立以后的30多年间,即使在能源极度短缺的上世纪50、60、70年代,也没有对这个特大型煤田进行开发利用?猜想一:煤田所处地理位置偏僻荒凉,尤其是交通运输条件不好,开采煤炭难以大量运出?这个答案显然不太合理。
对比目前已经修建完毕的包神铁路——从内蒙古包头修建到陕西神木北站,全长约172公里。
虽然铁路通过我国第五大沙漠毛乌素沙漠,修建难度较大,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已经成功在河西走廊、新疆东部大戈壁荒漠上修建的兰(州)新(疆)铁路,在腾格里沙漠修建包(头)兰(州)铁路。
再修建不足200公里的包神铁路,以开发神府东胜煤田显然是不在话下的。
所以没有所谓“交通运输条件不好”的说法。
猜想二:神府东胜煤田的煤,“没有工业价值,只能民用”?滑天下之大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榆林地区担任煤炭工业管理机关领导,被原煤炭部部长高扬文亲笔题词赞誉为“英雄开国宝,汉武第一人”的老干部、老功臣——刘汉武在回忆录《神府煤田开发前期工作回忆》中是这么写的:“可是当时有一种传言,认为神府煤没有工业价值,早在解放初期榆林专署工商局长白有山同志把神府煤送到省里化验,结论为‘没有工业价值,只能民用’。
神府煤到底有没有工业价值,局里并无真凭实据的记载,也无任何资料。
这种传言说不准属于‘以讹传讹’的误传。
”而且从现在的开发情况来看,该煤田的煤质优良,是良好的工业动力煤和城市气化用煤。
以上均为大家的猜想,真正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得不感谢国家为我们留住了这个世界级特大型优质煤田。
上个世纪,中国工业发展滞后,矿井最初设计建设老旧,回采率低,免不了出现“明珠蒙尘”的情况。
看看80年代因煤而兴、如今因煤所困的山西,对比这几年发展迅猛、千万吨矿井成群的内蒙,有些话不言而喻。
感谢老一辈的“手下留情”,否则就不会有如今享誉全球的世界首个一亿吨、两亿吨特大型井工煤炭生产基地。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