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证实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理论,即随着未来气候持续变暖,水循环将加剧。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地球上的河流流量的减少和野火风险的增加将给全世界的水资源管理者和应急规划人员带来巨大挑战。
蒸散量是仅次于降水的全球水循环的第二大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描述水从地球表面到大气的运动的术语,指通过土壤和水体的蒸发以及植被的蒸腾作用。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气候系统能量的增加将导致更高水平的蒸散,进而导致一个加速的、更激烈的全球水循环。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卫星来测量水循环的相关组成部分,而不是试图直接测量蒸散量。
作者没有使用传统的卫星图像,而是使用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和GRACE后续(GRACE-FO)卫星的数据来测量大量水的位置变化。
下图显示了2003-19年间蒸散量(顶图)、降水量(二图)、流量(三图)和地下水储量(底图)的变化。
黑线表示平均趋势,阴影表示置信区间,其中红色区域表示置信度高。
作者发现,在2003-2019年期间全球每年的蒸散量增加了2.3毫米,这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相当于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10%左右。
这些发现与全球蒸散量在变暖的气候下应该增加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
相比之下,同期的降水量增加了3%,排放量减少了6%。
作者指出,随着气候变暖,通过蒸散重新进入大气的降水量在增加,而“地表径流”则在减少。
径流量是指流经土地并流入溪流和河流的降雨量,而不是渗入土壤。
径流量的下降可能会影响水的可用性,蒸散量的增加会影响可用于农业和供水的地表水量。
在未来,蒸散量的增加也可能意味着一些地区土地上的水分流失增加,从而导致干旱,而其他地区则会随着大气环流的影响而经历更强烈的降雨。
作者还注意到,较高的蒸散速率会对地表产生冷却作用,因为蒸发的水会带走地球表面的能量。
研究表明,这可能会产生一种负反馈机制,部分抵消气候变化造成的气候变暖。
往期推荐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