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苏颂出生于福建同安县城西北隅的芦山堂,自幼接受父母熏陶和良好家教,勤奋好学,聪明过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23岁的苏颂与著名的王安石同登进士,一生从政五十余载,从地方文官到中央官吏,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重臣,是一位忠君爱国、品德高尚、举贤任能的贤臣良相。
苏颂一生政绩突出,外交、文化、史学方面均造诣非凡;天文学、机械、科技、和本草医学上,为中华民族创造多项世界之最,苏颂一生著述颇丰,是文献学,诗歌,散文,史学等领域的行家里手,现传世的有:《苏魏公文集》、《新仪象法要》、《魏公谭训》等,是我国最早的科学题材的诗人。
元丰9年(公元1086年),哲宗诏命苏颂定夺新旧浑仪,苏颂会同吏部令使韩公廉等人,共同设计制造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上层是一个露天的平台,设有浑仪一座,用龙柱支持,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
浑仪上面覆盖有遮蔽日晒雨淋的木板屋顶,为了便于观测,屋顶可以随意开闭,构思比较巧妙。
露台到仪象台的台基有七米多高。
中层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密室”,里面放置浑象。
天球的一半隐没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机轮带动旋转,一昼夜转动一圈,真实地再现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变化。
下层是昼夜报时的齿轮传动机械系统。
报时系统为五层塔形木阁,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人出来报时。
第一层木阁又名“正衙钟鼓楼”,负责全台的标准报时;第二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初、时正;第三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刻。
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门,每到一刻,一个穿绿衣的木人持刻数牌出现在小门前。
此层共有96个绿衣木人,刻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初刻、二刻、三刻、四刻等;第四层木阁负责晚上的报时;第五层木阁负责报告晚上的时间。
五层木阁共有12个紫衣小木人、23个红衣小木人、126个绿衣小木人、1个击钲小木人,累计162个小木人。
水运仪象台木格的后面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利用水力推动仪器运转,它是苏颂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1座综合性天文观测台,不仅在国内取得前无古人的卓越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颂奉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物普查,全面继承前人的医药成就,撰写了《本草图经》21卷。
《本草图经》是一部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6世纪李时珍撰写巨著《本草纲目》时是以《本草图经》为重要参数之一,《本草图经》是本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苏颂的《本草图经》把本草学著作从单纯药物学性质提高到博物学的性质,使得我国本草学在 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本草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是苏颂创造的第四项世界第一。
苏颂的假天仪为第五项世界第一,这是由中国科学院王振铎提出的。
苏颂制了一种人能进入到浑天象内部来观察星象的仪器——假天仪。
它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星宿在太空中的出没 。
它在球面相应于天空星象的位置凿有小孔,人进到球内,可以看到点点光亮如天上繁星,转动球体,则“中星、昏、晚(晓),应时皆见于窍中。
在水运仪象台铸造竣工之后,76岁高龄的苏颂将其设计原理、全部设计图样及文字说明汇集成书,撰成《新仪象法要》,代表宋代最高水平的天文机械图样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使后人复原制作水运仪象台成为可能,创造第六项世界第一。
《新仪象法要》书后附有五幅图,共记载1464个星座,比西欧人于400年后测绘的星座还多442颗,这是苏颂的第七项世界第一。
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
苏颂,用尽毕生的天赋和心血,专注于编制一部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画卷,泛黄的书页,闪耀着苏颂,在静力学,动力学,光学,数学,机械学等多领域的辉煌星火,飘溢着墨香的3万文字,书写着十一世纪天文学伟大成就的图腾。
苏颂为后世留下泽被苍生、沾溉无尽的科技财富。
中华民族必将继承先贤的遗泽,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科技文化,为人类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发光、添彩。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