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当时的估价:10亿元人民币。
如果放在现在,可能会达到1000亿。
真可谓天文数字。
“钻石”一词出自希腊语,意思是坚硬刚强、不可改变。
钻石还有一个称号:“宝石之王”。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昂贵的宝石,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常作为爱情的比喻物,象征纯洁坚定、始终不渝。
也常被人们作为最珍贵的礼物相赠。
钻石是工艺品,是经加工成为成品的金刚石。
金刚石则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
金刚石是地球内部的矿物质,在摄氏2300℃高温与15到18万个大气压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生成的,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金刚石是地球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前的产物,而人类认识、了解它却只有几百年。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它是人们心中的圣物,具有宗教色彩与神话般的传奇。
同时它也是地位、权力、高贵与尊严的象征。
钻石文化源远流长,现在人们更多地是用它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金刚石的硬度是矿物质中最高的,达到10,玻璃的硬度为7,铁的硬度约为4—5。
虽然矿物质的硬度是按1—10编序的,但它们的硬度比却不是简单的数字比。
比如:硬度为10的钻石,是硬度为9的刚玉的4倍,是硬度为8的黄玉的6倍。
虽然其硬度很高,但却非常易碎,遭到重击便会顺其解理破碎。
比重(密度)约为3.52克/立方厘米。
其具有储光性,白天日光照射后,晚上能发出淡青色的磷光。
X射线照射后,会发出天蓝色荧光。
常见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祖母绿形,尤以圆形最为常见。
其主产地为: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加拿大、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巴西、西伯利亚。
由于钻石极为稀少与贵重,因此,其重量使用专用重量单位“克拉”来计量。
1克拉等于0.2克。
全球第一大钻石原石是1905年在南非发现的,其重量高达3106 克拉,纯净透明,呈淡蓝色,是顶级金刚石。
原石后来经切割、雕琢,制成许多大小不一的钻石。
最大的一块被镶嵌在英皇的权杖上,重达530.2 克拉,合106.04克,被命名为:“非洲之星”。
魏振芳捡到的那颗钻石,是我国当时也是现存最大的的一颗钻石,重158.768克拉,颜色呈淡黄色,质地纯洁,透明如水。
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合体,比重3.52。
由于它是在常林村发现的,因此,被当时的华国锋主席命名为:“常林”钻石。
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
据该县《县志》记载,临沭县处在沂沭断裂带上,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多次地震。
地震造成地壳运动,在断列带处产生错位移动,从而将埋藏在地壳岩石中的钻石推出到地面上。
并且,1668年常林村一带确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被发现的这块钻石极有可能来源于那次地震。
那天,魏振芳与生产队的几名女社员一起在农田里翻整土地,在将要收工时,她发现地头还有一片杂草没有清除,于是,便过去清理。
在挖第二锨时,突然挖出一块鸡蛋黄大小的东西,这东西闪闪发光,看上去很像是一块玻璃,但其光泽与外形又不像玻璃,于是,她便捡起来拿回了家。
当父亲看到她拿回家的物件时,便立刻猜想到会是一块钻石。
因为,几十年前,附近的村子里已经有人捡到过钻石。
那是1937年的秋天,离常林不远,有个叫罗家莫疃村的村子,村子里有个叫罗佃邦的老人,他也是在做农活时,捡到了一块重达281.25克拉的天然金刚石。
因为这块金刚石是在金鸡岭发现的,再加上其形状极像小鸡,因此起名为“金鸡”钻石。
当时,有个在上海做生意的王姓老乡,听说罗老汉捡到了一个大钻石,于是找他商量,想用40亩地、两头牛外加一辆牛车来换这块钻石。
但是罗老汉没有同意。
一年后,罗老汉邻村有两个人投靠了日本人。
二人想法把罗老汉抓到据点,逼他交出钻石。
罗老汉的家人为了保住他的性命,迫不得已交出了钻石。
谁知丧尽天良的两个汉奸为了避免风声外露,竟偷偷地把罗老汉一家七口全部杀光。
因此,联想到罗老汉的悲惨结局,其父不仅不觉得高兴,反而忧心忡忡、担心害怕。
经过认真思考后,魏振芳的父亲决定将钻石上交给国家。
当时,公社还专门安排了几个民兵,带着枪,护送魏振芳和她父亲进京将钻石上交给了相关部门。
后经中国科学院的专业人员对钻石进行鉴定,确定其为,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颗钻石,并且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为了表彰魏振芳与其父的高尚行为,国家有关人员问他们有什么要求。
魏振芒想了想,说,我个人没什么要求,可我们大队实在是太穷了,要是奖励的话,就奖给我们大队一台拖拉机吧!后来,在国家相关领导的授意下,当地政府为魏振芳举办了一场表彰大会。
当场奖给她3000元奖金,奖给村里一台24匹马力的拖拉机。
奖给公社20万元现金,公社用这笔钱建了一个水电站,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利与生活条件。
奖励给临沭县政府100万元。
后来,政府还为她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安排她到803矿当了矿工。
魏振芳一分钱也没要,把3000元奖金全部交给了父母,父母用大部分奖金还了债,最后,还是在其父的一再坚持下,以120元钱给魏振芳买了一辆“大金鹿”自行车。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