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歌献给伟大的《格萨尔王》民间说唱艺人们。
——容中尔甲今天要聊的内容,颇具神力:一部传唱千年、世界最长的活史诗《格萨尔王传》,一位一觉醒来,通晓史诗的说唱艺人阿尼。
马背上的英雄,格萨尔《格萨尔王传》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西藏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民不聊生。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请求阿弥陀佛派天神之子下凡到人间降魔扶弱。
神子发愿来到西藏,做了黑头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拥有超凡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虽降临人世后,屡遭陷害,却总能逢凶化吉。
格萨尔戎马一生,不仅施展天威,东讨西伐,降伏了入侵的北方妖魔,还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
在降伏了人间妖魔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王妃等一同重返天界。
于是,降魔驱害、造福百姓的格萨尔王,成了西藏人民引以为豪的旷世英雄。
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传》作为藏族民间流传千百年的口头文学,《格萨尔王传》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包罗万象。
且兼具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同时《格萨尔王传》也创造了世界长篇史诗之最。
这部鸿篇巨制,字数比世界五大史诗(《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奥特修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多。
截止目前,已发现和整理出的《格萨尔王传》故事文献共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306幅唐卡插图。
如果再加上异文本,就有好几百部,数百万诗行,上亿字之多。
以说唱史诗为生的神授艺人相传,格萨尔王曾发愿,希望关于他的故事能够“像杂色马的毛一样多”。
如他所愿,千百年来这部史诗一直以口耳相传的鲜活方式传唱在民间艺人的唇齿间,生生不息。
在众多说唱艺人中,有睿智贤德、演技娴熟的年轻艺人,也有七八十高龄的老艺人,更有一些女艺人。
几乎所有的艺人都精神矍铄,才思灵敏。
一说起《格萨尔》的故事,个个如大江东流,滔滔不绝。
这其中,又以神授艺人最为奇特。
他们大多不认字、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可以出口成诵,流利地说唱上百部史诗篇章。
更为人称奇的是,很多神授艺人是年少做梦,梦醒后史诗说唱脱口而出。
家住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的阿尼,就是这样一位传奇说唱艺人。
阿尼16岁放牛时,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里,一位身着白衣、骑着白马的男人交代给阿尼3个任务,并叮嘱他务必完成,否则就要杀了他。
阿尼答应了下来,并问男人叫什么名字。
对方回答说” 拉珠图巴嘎娃”。
说罢,他拿起马鞭扣在了阿尼头上,一瞬间,阿尼就醒了。
阿尼醒后只觉神清气爽,身心舒畅。
跟父亲聊后,阿尼才知道格萨尔王在天界的名字,正是“拉珠图巴嘎娃”。
而他交给阿尼的任务分别是:保护身体;保护嗓子;把他的故事传诵下去。
关于传言中“一夜之间整部史诗全会了”的神秘说法,阿尼坦言,“并不是这样,醒来后只会一部分,很多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
阿尼所说的努力学习包括很多方面,但基本都围绕着格萨尔王交待的3个任务进行。
每天早晨4点半,阿尼就开始起床念经,念约3个小时后,就到德格印经院转经,日日如此。
曾有一段时间阿尼身体不好,格萨尔王在梦里告诉他,要去转经才能身体健康,于是从1980年开始,阿尼每天早晨念完经后,都去德格印经院转110圈,坚持了11年才结束。
时过境迁,阿尼已经能够用30多种调子说唱30多种版本的《格萨尔王传》了,而一般的说唱艺人只能用两三种调子唱一两部。
阿尼已经多次到四川、青海、北京、台湾、香港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进行史诗说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近年来为了将以前只是口口相传的格萨尔王传说以文本形式更好地留存下来,他自己出资并亲手篆刻,将有关格萨尔的《天界书》、《出身书》、《赛马登位》等最珍贵的5本书刻成印版,存放到德格印经院。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说唱艺术的传承成为阿尼主要考虑的问题。
德格县政府为了传承这门说唱艺术,在德格中学成立了“格萨尔说唱班”,现在阿尼的弟子已经有两三百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门神秘的说唱艺术就可以在祖国大地上开枝散叶,传播到每一个太阳升起的地方。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