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在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原始森林中被发现的,当地人发现它以后,并没有被它吓退,而是联手把它捕捉,并卖给了动物园,动物园为这条巨蟒取名为“桂花”,听上去是相当温柔,但实际上桂花的“战斗力”非常凶猛,一次可以吞食5只狗。
目前这条“桂花”巨蟒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活着的最长、最大、最重的蛇。
不过小编想说的是,“桂花”在下面要说的这条巨蟒面前,仍然稍逊一筹,它便是来自5800万年前的“泰坦蟒”。
泰坦巨蟒(cerrejonensis),是人类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类,也是恐龙灭绝以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没有天敌,曾经称霸地球几百万年,根据科学家从哥伦比亚拉瓜吉拉Cerrejon煤矿发现的28个化石中分析得出,泰坦巨蟒生活在距今约5800万~6000万年的前古新世时期。
泰坦巨蟒的体长在12米~15米之间,身体最厚部位可以达到1米宽,体重能达到1.1吨,由于泰坦巨蟒体格如此庞大,所以它对食物的需求也同样可观,科学家们认为,半吨重的钝鼻鳄和3米长的肺鱼是它们的主要食物,15米长的巨蟒吃掉半吨重的鳄鱼,那画面光是想想,都让人害怕,不过早在5800万年前,泰坦巨蟒就已经灭绝了。
那么它为何能有如此大的体格,又为何而灭绝呢?一切还要从气候说起。
众所周知,几千万年前的地球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气温都远远高于现代,特别是泰坦巨蟒生活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2℃左右(现代为26℃-28℃),由于泰坦蟒是变温动物(即冷血动物,体内没有调节自身体温的机制,一般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它们的代谢率随之升高)。
由于当时的气候变化无常,泰坦巨蟒便遭遇了新陈代谢混乱、繁殖期混乱等各种挑战,与此同时它们的食物来源也大量减少,最终便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污染,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逐年上升,根据资料显示,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2000年后,全球各地高温纪录连连被打破,比如2003年,瑞士格罗诺镇达到41.5℃;预计到240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会再升高1℃,海平面每100年上升10~25厘米,无数国家将被淹没。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的两大冰架坍塌,科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未知的新物种”。
大家不妨再回想一下上文中泰坦巨蟒是因什么而灭绝,又是因什么而长得那么巨大,谁也不敢保证,当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到32℃、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地球是否会诞生出如泰坦巨蟒般的“史前巨兽”,届时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