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鸟类也出现排名了,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你介绍的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小的鸟和最小的鸟卵: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 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
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了。
而产于非洲的麦粒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等昆虫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 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
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
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
中国近几年有很多地方都声称发现了蜂鸟,其实都是误传。
各种鸟类的介绍体形最大的鸟: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3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
但它不能飞翔。
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
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平均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俯冲抓猎物时能达到180千米/小时。
飞得最慢的鸟:小丘鹬,8千米/小时。
振翅频率最高的鸟:角蜂鸟,90次/秒。
振翅频率最慢的鸟:大秃鹫,滑翔数小时不拍翅。
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北美金鸻,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35小时,越过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是飞得最高的鸟类,都能飞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飞行最远的鸟类: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
它是体形中等的鸟类,习惯于过白昼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昼鸟"。
当南极 黑夜降临的时候,便飞往遥远的北极,由于南北极的白昼和黑夜正好相反,这时北极正好是白昼。
每年6月在北极地区"生儿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领"儿女"向 南方迁徙,飞行路线纵贯地球,于12月到达南极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
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两极之间,飞行距离达4万多公里。
因为它总是 生活在太阳不落的地方,人们又称它“白昼鸟”。
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鸟:恐鸟恐鸟曾是新西兰众多鸟类中最大的一种,平均身高有3 m,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
恐鸟除了腹部是黄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黄黑色相间。
虽然恐鸟的上肢和鸵鸟一样已经退化,但它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
恐鸟与鸵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盖,而鸵鸟的脖子是秃裸的,并且比恐鸟的脖子要长;它是三根脚趾,而鸵鸟是两根脚趾。
恐鸟是数种新西兰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飞行的鸟。
目前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包括2种身体庞大的恐鸟,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
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
身高平均约3 m的巨型恐鸟中,最大的个体高约3.6米,体重约250千克。
恐鸟除了腹部是黄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黄黑色相间。
在300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
虽然上肢已经退化,但恐鸟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
尽管下肢发达,庞大的身躯使得恐鸟的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
恐鸟与鸵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盖,而鸵鸟的脖子是秃裸的。
并且比恐鸟的脖子要长,它是三根脚趾,而鸵鸟是两根脚趾。
从新西兰发现的恐鸟“家墓”中,古生物学家获得数以百计的恐鸟骨胳。
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分析它们的躯体构造,认为恐鸟主要吃植物的叶、种子和果实。
它们的砂囊里可能有重达3千克的石粒帮助磨碎食物。
巨型恐鸟栖息于丛林中,每次繁殖只产一枚卵,卵可长达250毫米,宽达180毫米,像特大号的鸵鸟蛋。
但它们不造巢,只是把卵产在地面的凹处。
这种鸟是怎样到达新西兰的,人们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更为有趣的是,恐鸟的羽毛类型,骨胳结构等幼年时的特点直到成鸟还依然存在,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类“持久性幼雏”的鸟。
恐鸟是“一夫一妻”制,它们可以共同生活终生或者在其中一只死去,幸存者才去另寻配偶。
它们以夫妻为单位终年栖息在新西兰南部岛屿的原始低地和海岸边林区草地里,以浆果、草籽和根茎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昆虫。
由于恐鸟身体庞大,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每对恐鸟都有着自己大片的领地。
由于恐鸟生活区域人烟稀少,食物充足,并且没有天敌,只有少数土著人猎杀恐鸟为食,但土著人的原始狩猎方式并没有给恐鸟群体以致命打击。
因此,直到18世纪初,仍有许多恐鸟在这里安逸地繁衍生息着。
恐鸟一般被认为在约1500年代左右开始逐渐绝种,虽然有一些报告推测仍然有恐鸟生存在新西兰某个偏僻的角落直到18甚至19世纪。
虽然一些人认为恐鸟的数量在人类到达前便已经开始减少,不过恐鸟的绝种目前主要还是认为跟毛利人的波利尼西亚祖先的猎捕和开垦森林有关。
在人类抵达之前,恐鸟的主要猎食者是哈斯特鹰 Harpagornis moorei,世界最大的老鹰之一,现在也绝种了。
奇异鸟一度被认为是恐鸟最接近的近缘种,不过在经过DNA的比较后,发现其实恐鸟与澳大利亚的鸸鹋与食火鸡比较接近。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部分地区。
产于非洲,又叫“非洲鸵鸟”。
鸵鸟(又名非洲鸵鸟)是现存体形最大不能飞行的鸟类。
产于非洲。
属鸵鸟目Struth-ioniformes鸵鸟科Struthionidae。
雄鸟高约2.75米,重达155公斤。
颈长几占身体的一半,雌鸟稍小。
鸵鸟卵是现代最大的卵。
雄鸟体羽大部呈黑色,但翅和尾羽白色;雌鸟大部褐色。
头和颈的大部分淡红至浅蓝;稍有绒羽:头小,喙短而稍宽;眼大,褐色具浓黑色睫毛。
它们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
群居,日行性。
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米,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达3.5米。
以植物的茎、叶、种子、果实及昆虫、蠕虫、小型鸟类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
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65公里。
若被逼于绝境,脚踢对手。
鸵鸟主要以植物为食,没有水也能生活很长时间。
雄鸟互相争夺3~5只雌鸟,发出吼叫和滋滋声。
中世纪骑士喜用鸵鸟羽毛装饰头盔。
鸵鸟皮可制柔软、细致的皮革。
因此在南非、美国南部、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鸵鸟养殖场,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行业衰退。
鸵鸟皮可制柔软、细致的皮革。
鸵鸟经训练后可供乘骑及驾单座两轮车。
鸵鸟对豢养条件不容易适应,可活50年。
鸵鸟是不能飞行鸟类的典型。
各地的鸵鸟在皮肤颜色、体形大小和卵的特征方面稍有差别,以前认为,这是不同的种,其实只是鸵鸟的亚种。
鸵鸟化石发现于俄罗斯南部、印度和中国中北部的上新世地层。
繁殖期旱季,有求偶争斗,雄性具求偶炫耀,雌性以沙地掘浅坑为巢,每产10~13卵,孵化期约42天,约3岁性成熟,寿命约60年。
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1985年繁殖成功。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猜你感兴趣:1.世界最大的鸟类排行2.世界存在过最大的鸟3.世界体型最大的猛禽有哪些4.世界最大的动物排行榜5.世界上最大的鹦鹉
平时速度达60km/h,最快达72km/h。
鸵鸟头小,宽而扁平,颈长而灵活,裸露的头部、颈部以及腿部通常呈淡粉红色;喙直而短,尖端为扁圆状;眼大,继承鸟类特征,其视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
鸵鸟后肢甚粗大,只有两趾(第Ⅲ、Ⅳ趾),与一般鸟类有三~四趾不同,是鸟类中趾数最少者,内趾(第Ⅲ趾)较大,具有坚硬的爪,外趾则无爪。
后肢强而有力,除用于疾跑外,还可向前踢用以攻击。
鸵鸟翼相当大,但不能飞翔,主要是因为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起,锁骨退化,且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毛蓬松而不发达,缺少分化,羽枝上无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显然,这样的羽毛主要功用是保温。
鸵鸟成熟的雄鸟体高1.75~2.75米,体重60~160kg。
雄性成鸟全身大多为黑色,翼端及尾羽末端之羽毛为白色,且呈美丽的波浪状;白色的翅膀及尾羽衬托着黑色的羽毛,让雄鸟在白天时格外显眼,它的翅膀及羽色主要是用来求偶。
鸵鸟雌性毛色大致与雄鸟相似,只是毛色棕灰不像雄鸟那麼艳丽。
幼鸟羽色棕灰斑驳,须经数次换羽,至两岁时才能达到成鸟的羽色。
此毛色主要是为了便于伪装。
两性幼雏长得非常相像,甚至年轻的鸵鸟也相差很少,到目前为止仍无法从外貌分辨雌雄,只能从性器官去区别。
鸵鸟的性器官在成熟前都很小;雄性鸵鸟具交配器,在交配季节,成熟雄鸟的睾丸有人的拳头般大小,但在非繁殖期又会萎缩,直到下一个繁殖季才又会膨大。
鸵鸟之骨盆为封闭形,左右耻骨在中线形成瘉合。
值得注意的是,鸵鸟的排尿和排粪是分开的,这与其他鸟类不同。
鸵鸟卵大,颜色似鸭蛋,蛋长15~20cm,重达1400g,是鸟蛋中最大者,卵壳甚坚硬。
鸵鸟蛋和鸡蛋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薄雾。
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
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
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看到过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去的情景,如果那样,沙子会把鸵鸟闷死的。
鸵鸟是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也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
生活在非洲草原上。
现在有少量养殖的。
2008年开始,有个大叔在昆明卖鸵鸟肉,因为鸵鸟肉很稀少,吸引了不少顾客来尝鲜,很多人还成了回头客。
直到2012年,这个大叔因为杀人被逮捕后,昆明人才知道,他们吃了4年的鸵鸟肉其实是人肉 失踪的男孩们 2012年4月25日,这一天对于韩耀的母亲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
多年后,她想起这一天依旧会心如刀绞。
儿子韩耀这一年19岁,大学实习找了昆明的一家工程公司。
这是韩耀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最后一份。
他被公司安排到昆明周边的晋宁县晋城镇上的一个工地,公司还提供住宿。
这一天韩耀正常来工地上班,大概8点多,领导让韩耀回宿舍取文件。
韩耀他们的宿舍离工地不远,步行可到,走得慢一点也就20分钟。
韩耀的领导让9点左右要赶回工地,韩耀收拾一下马上就出发去拿文件。
韩耀的领导怎么也想不到,韩耀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一直等到10点多,韩耀还没回来,领导觉得很奇怪,难道这小子躲起来偷懒了。
领导让人给韩耀打电话,可是电话打了好几个,都没人接。
韩耀一直以来办事都很牢靠,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领导就让同事回宿舍去找,结果同事到了宿舍打电话来说,宿舍里没人,文件还在,一路上也没碰到韩耀。
领导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不敢多想,发动人手四处寻找韩耀。
结果从白天找到晚上,韩耀还是没有下落。
领导心存侥幸,会不会韩耀有急事回家了,赶紧联系家属,可是韩耀母亲说韩耀没有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焦急的韩耀母亲就赶到晋城派出所报案。
可韩耀是一个成年男性,失踪不到48小时,派出所也只是简单地记录,让韩耀母亲回家等通知。
可韩耀的母亲心里哪里能安定,就和家人在韩耀失踪附近四处打探,希望可以找到什么线索。
实际上,韩耀并不是周围失踪的第一个人。
这几年来,周围陆陆续续有17人失踪,特别是去年就有7人失踪。
失踪的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关联,除了他们都是年轻男孩。
第一个失踪的人,是一个12岁的男孩李汉雄。
2007年5月1日,李汉雄在南门村附近失踪,家人找了很久,一无所获。
自从李汉雄失踪之后,陆陆续续有年轻男孩失踪,派出所也找过几次,但是都查无下文。
当地派出所见找不到人,也就慢慢懒得管了,再有报失踪的就是登记一下,能不能找到就听天由命了。
韩耀的家人觉得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失踪而不管? 韩耀家人和几个失踪者家属联合起来,找了媒体,把这件事给捅了出去。
他们还扩大了寻人范围,四处发传单,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公安部也对此案高度关注,责令昆明警方成立专案组,限期破案。
没想到,就此揭开了一起中国版“汉尼拔”连环杀人案件,以至于多年之后人们提起此案仍然心有余悸。
调查开始 专案组介入之后,多起失踪案合并在一起,发现这些失踪案有着惊人的相似。
调阅卷宗走访当事人后,专案组发现大多数案子的失踪地点都在南门村的鑫云冷库周围。
韩耀从工地到宿舍也要经过鑫云冷库。
另一起案件里的失踪者采云伟也是在鑫云冷库外20米外的厕所里失踪。
鑫云冷库周边有四条路在这里交汇,一条是214省道,一条是石子路,石子路的另一边则是一条柏油马路,冷库旁边还有一条小土路,一个小树林就在小土路边上。
起初专案组认为这些失踪的年轻男孩,有可能是被黑砖窑给抓走。
毕竟当时黑砖窑还是很猖獗的,这种可能性很大。
于是专案组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行动,解救出了不少人员。
不过对于专案组来说,还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因为解救出了的人里,没有一个是失踪的人。
专案组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些失踪的人只有两种可能,好一点是被拐卖到外地,查起来虽然耗时间,但是至少还有希望; 而如果这些人已经遇害,那么对于苦苦寻找他们的家人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专案组决定先从人口拐卖这方面入手调查,但是走访中村民提供的一条信息引起了专案组的重视。
一条线索 专案组从不止一个村民里听到了一条相似的消息,这条消息的出现让专案组如临大敌。
2011年12月的一个晚上,晋宁二中的高中生小徐结束晚自习,疲惫的他背上书包,只想快点回家。
小徐的家离学校很近,只有200米。
这么近的距离,小徐的家长也比较放心,因此也没有来接小徐。
小徐正常地往家走,10点钟的光景,路上比较安静,隐隐传来几声狗吠声。
小徐看见前面还有一个人在走着,不过他不认识这个人。
眼看前面有一个小坡,小徐加快脚步,走到那人前面。
就在小徐超过那人的一瞬间,后面那人突然用一根胶带套住了小徐的脖子。
突遭袭击,小徐马上就被后面那人拉倒,小徐一只手抓住胶带,另一只手不停击打后面那人。
所幸,周围有村民在家里听到动静,出门来查看。
看见小徐被人拉倒,立刻大喊起来。
后面那人发现有人,松开小徐,马上想逃跑,可是不慎被地上的树枝绊倒。
小徐和周边的村民立刻按住了这人,村民马上报警。
被按住的人叫张永明,也是小徐同村的人,只是小徐不认识他而已。
派出所来人后,张永明说自己喝多了想和小徐开个玩笑。
小徐被送到医院后没发现有什么大碍,警方就只是对张永明做了笔录,就轻易地把他放了。
而也正是警方的大意,错过了抓住张永明的时机。
如果当时的警察能多一个心眼,耐心地调查一番,说不定有几个孩子是不会失踪的。
张永明很可疑 张永明立刻引起了专案组的重视,开始暗中调查他。
不查不知道,张永明真的很可疑。
第一起失踪案,有村民看见失踪的李汉雄曾经走过一个河梗,而半小时后张永明也出现在同一个地方,还来回出现了两次。
2008年,15岁男孩小明放学时经过张永明的菜地。
张永明把小明骗到地里,说请小明帮忙捡木头。
小明没有怀疑,当小明蹲下身子的时候,张永明突然用绳子从后面勒住了小明的脖子。
小明拼命挣扎,才得以逃脱。
小明的家人没有报案,但是这些事在村民中都不是秘密。
曾经有失踪者家属和派出所反映张永明很可疑,但派出所每一次都是敷衍地回复,张永明就是脑子 ,没查到什么。
事实上,张永明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失踪案的关联细节里,奈何当地基层警方每一次都忽视了。
而且张永明的家正是在鑫云冷库边,距离小土路不到一公里。
更重要的是,张永明曾经因为杀人坐过牢,出狱后独自居住,以卖鸵鸟肉为生。
综合这些信息,专案组立刻将张永明带到警局询问,同时对他的房屋进行了仔细的搜查。
当鸵鸟肉卖了 警方在张永明家的厨房里发现5只塑料大桶,而这几个大桶里都散发出一股令人作恶的臭味。
警方发现这些塑料大桶里装的不是其他,正是各种人体组织。
人体不同的部位或器官被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桶里。
警方还在厨房里找到几个罐子和铁盘,发现里面装有人的肠子和其他残骸。
看到这样的场景,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都不免汗毛倒竖,心里感到一阵阵反胃。
这还不算,法医勘验之后,告诉专案组一个更惊人的事实:这些人体组织都用食盐腌制过了。
难道这些人肉被当做食物? 警方在其他房间还找到了几个麻袋,这些麻袋里有很多衣服,证件、手机等物品。
这些物品有不少都是之前失踪者的,都是他们的贴身或随身物品,被张永明完好地保存起来。
这个搜查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专案组的估计,他们原本只是以为失踪的人已经遇害,现在看来这些人已经成了张永明厨房里的食物,张永明很可能就是一个食人魔?? 张永明起初还不断狡辩,看到警方在他家里搜查出来的东西后,他也不装了,直接全说了。
“没错,那些失踪的人都是我杀的” “杀了几个人?我也记不清了,你们说几个就是几个吧” “杀人后怎么处理?有的人肉给狗吃了,有的我当成鸵鸟肉给卖了” “说不定你们还吃过我卖的鸵鸟肉呢,哈哈哈哈” “为什么杀人?我不知道” 原来张永明每天早早出门,找到目标后,他或是诱骗或是绑架,再趁被害者不备,突然把人勒死,杀人后再把尸体藏在家附近的小树林。
到了深夜,张永明再把尸体运回家分尸。
为了掩盖分尸的动静,他把电视的声音开到最大。
分尸后,骨头就给埋进自家菜地,或是烧掉,又或是扔到家附近的枯井里; 至于人体组织,张永明则是将这些人体组织腌制后喂给自己三条大狼狗吃。
不过人杀的越来越多,有时候狗吃不完,他就谎称是鸵鸟肉,卖给其他人吃。
反正这个小地方也没人见过鸵鸟,更没人吃过真的鸵鸟肉,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更不会有人怀疑到这是人肉。
警方后来经过调查,能够明确身份的死者有11人,张永明在2008年到2012年四年时间里,可以确认的是杀死了11人,是否还有其他受害者则已经无从查证了。
2013年1月10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张永明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全家恶人 案情虽然水落石出,真凶已经伏法,但是张永明至死都没有交待他为什么要杀人。
张永明出生于1955年,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一直都是单身,身高175,看上去人很消瘦。
张永明全家似乎都有一种暴虐的气质,他的母亲外号“母老虎”,一言不合就和人动手,曾经毒打过自己二儿媳,直接把儿媳儿子打跑,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
张永明的二哥曾经因为把人打残而坐过大牢。
据说,张永明的爷爷和母亲都在解放前杀过人,不过这些并没有获得证实。
张家人亲情很淡漠,大哥入赘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姐出嫁之后也没有回过娘家。
二哥因为母亲打骂自己媳妇,也和家里断绝来往。
二哥去世时,张永明也没去二哥家吊唁,总之这一家人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19岁时张永明曾经试图用刀砍死自己唯一的朋友陆世荣,幸好张永明父母及时制止,陆世荣才得以活命。
命虽然捡回来了,但是陆士荣身上还有8处刀伤,这些伤疤跟着他一辈子。
多年后陆士荣还是不明白张永明为什么要杀自己,两人关系很好,从来没有争吵过。
事后张永明对警方说自己在梦游,只被劳教了半年。
1978年,张永明杀害了自己工友16岁的杨树荣。
案发后半个月后,杨树荣尸体被警方找到时,全身赤裸,四肢被折断。
张永明马上被逮捕,交待了杀人过程,但是同样没有说为什么杀人。
如果结合多年之后张永明的杀人案,杨树荣的案子其实已经预告了张永明后来的犯罪手法。
不知道为什么张永明当时只被判了死缓,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多次减刑,1997年42岁的张永明出狱了。
出狱后张永明自己一人生活,和家人没有来往,村民也都是对他敬而远之。
村民的印象里,张永明性格很孤僻,不主动和人说话,村民也不敢和他靠近。
村民们经常可以看见张永明坐在自己家院子门口发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还有的村民看见过他推着平板车在村里游荡,案发后心有余悸的村民才回忆起来,那平板车刚好可以装下一个人。
可是张永明的作案动机始终是一个谜。
有人认为张永明是报复社会,可这种说法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张永明只杀年轻男性,只有一名死者上了40岁。
如果报复社会,应该是无差别地行凶,不会过多地考虑性别和年龄因素,而且杀年轻男性相对来说难度更大,张永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也有人认为和张永明的家庭环境以及性取向有关。
张永明的母亲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张永明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对女性产生了厌恶,而喜欢男性。
但是在保守的环境里,张永明又不能接受自己喜欢男人的事实,他只能用过杀戮来解决问题。
好像只有不断地杀人,张永明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人。
每次杀人后,他还会保存死者的随身物品,很可能就是为了不断地回味重温杀人的快感。
不过这种说法也没有有利的证据来证明。
但是不管原因是什么,张永明残忍杀害无辜群众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张永明到底杀了多少人,也成了一个谜。
统计在案失踪者有17人,但是包括李汉雄在内的9人没有找到明确证据,没有被确认为张永明所杀。
但是民间认为失踪的人至少有20人,还有一些家属并没有报案,这个人数到底是多少,则已经无法证实了。
张永明曾经嚣张地挑衅警方: “我不记得杀了多少人,你们去我家数一下有多少套衣服,内裤和鞋子,有多少套,我就杀了多少人。
我现在不想说了,我不说连判决书都不好写了。
” 而张永明从何时开始杀害年轻的男性,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至于如何选择杀人目标,张永明同样也三缄其口,始终没有交待。
此外如果当地警方能够对一系列失踪案件早点重视的话,如果能对群众反映张永明可疑的线索认真调查的话,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没有如果。
张永明案发之后,当地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和12名相关警察因为此案都被免职,还有的被处以留党查看、开除和开除党籍等处分。
政府给了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钱始终无法弥补家人的伤心,钱也不能让逝者死而复生。
虽然张永明被执行了死刑,但是张永明死一千次,死一万次,也无法让时光倒流,也无法让这些悲剧消失。
那些年轻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原本他们应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茶米油盐,和我们一样享受着阳光、蓝天、白云和所有人世间的美好,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但是这一切,对被害者和家属们都成了奢望。
希望天堂没有恶魔。
全文完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