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般监测到的鲸类叫声只有20赫兹左右。
这头唱歌走调的鲸受到了科学家的关注,乌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威廉·瓦特金斯博士的团队对它的歌声进行了持续20年之久的追踪记录。
52赫兹穿梭过加州中部的温暖海域,游走过北太平洋的刺骨寒流,瓦特金斯博士为追逐它倾尽全力,博士曾经写道:也许很难接受的是……它可能是广阔海洋里唯一一只这样的鲸。
这是52赫兹的叫声。
为了适应人类的听力,歌声频率放大了10倍。
2004年8月,年近80岁的瓦特金斯把他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写成了一篇学术文章,并被《深海研究》接受。
一个月后,瓦特金斯因癌症逝世。
随后,52赫兹的故事被纽约时报报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没有人见过它的样子,但人们相信它是一头孤独的鲸鱼,在浩渺的大海里游来游去,唱着没有鲸能听懂的歌。
可能它一直都很努力地在呼唤着一名恋人,一个伙伴,却始终没有回应。
在斗转星移的岁月里,它感到孤独吗?它明白什么是孤独吗?它是否感受过拥有陪伴的温暖?拥挤的人类世界原来藏着那么多独特而孤单的灵魂,使得这头大海里最孤独的鲸很快在陆地上得到共鸣。
人们推测,52赫兹可能是一头蓝鲸,并给它取名Alice。
许多同名的诗篇、歌曲、画作乃至电影也为它而生。
如果要在我们的星球上选出一个生命,去承载千千万万人的孤独,这样的生命要有多大?Alice很好地担当了这个角色。
地球上还有比蓝鲸更为巨大的生命吗?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33米,重可达200吨,如果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以65千克算,3000人的重量也撬不动一头蓝鲸!蓝鲸的舌头甚至比一头大象更重,连小小心脏都有200公斤,堪比一头壮实的小牛。
▲地球进化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巨兽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拥有地球上最响亮的叫声。
迄今为止人们记录到的最大声音是1883年印尼卡拉喀托火山爆发的巨响。
当时科学家在相隔160公里的位置测量到火山喷发时最高音量约为180分贝。
而鲸鱼发出的超低频叫声却可以达到155~188分贝,它若扯开嗓子吼一声,远在160公里外的伙伴都能听的到。
事实上,当声音超过160分贝时,人类的耳膜应该已经裂了。
让人惊讶的是,蓝鲸可能连一个大点儿的苹果都咽不下去,因为它的食道直径才十厘米左右,而且它没有牙齿。
所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只吃世界上最小的动物:磷虾。
数以亿计的磷虾聚集成群,犹如星云一般漂浮在海面上。
而庞大的蓝鲸捕食鳞虾,仿佛吞噬浩瀚星辰,鲸吞日月的气势令人震撼!地球用了46亿年的时间进化出如此神奇的生命,多少的机缘巧合才使得人类和这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在时间的舞台上共同生存,这是人类的幸运。
人类大脑中有一种特殊的纺锤体神经元,它和高层次认知处理有关,包括情绪,管理,判断,道德,自我认知等。
这类神经元细胞目前只在人类、大猩猩和鲸鱼的大脑里发现,这意味着,鲸鱼也有个性鲜明的自我和纷繁复杂的情绪。
在海面上,鲸鱼常常一跃而起,犹如一名跳水运动员般优雅又豪迈地扎进水中。
人们至今无法解释鲸鱼为何有这样的举动,有人说它们可能是为了甩掉身上的寄生虫,也可能是为了向异性展现自己的身材,或者向同性显示力量。
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最单纯的原因,那就是:快乐!2011年情人节,迈克尔·费舍巴赫带着家人和朋友在科特斯海域游玩,他们遇见一头被渔网缠住的座头鲸。
船上的人们冒着风险想方设法将渔网剪开,帮助鲸鱼恢复了自由。
就在人们为施救成功而欣慰相贺时,这头鲸鱼忽然出现在不远处的海面。
它倒立在海里,用尾巴拍打水面,好像人类鞠躬一般,向帮助它的人致以谢意。
而后它紧紧地跟随着游船,并时不时跃出海面,扑腾出美丽的水花,表达着无比的开心。
这种令人激动的、壮观的海面飞跃,足足进行了四十次。
当船只驶入港湾,它还在身后用硕大的身躯卷起海浪,表达着重获自由的喜悦。
直到人们离开,它才恋恋不舍地游进大海。
6500万年前,一颗大型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称霸14000年之久的恐龙消失了。
而鲸鱼和人类的祖先存活了下来。
5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学会了爬树,人类的祖先开始把觅食区域向空中拓展。
而鲸的祖先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从陆地走向海洋。
可关于陆地的记忆却深藏在了它们的基因里,至今他们都还保留着用肺和鼻孔呼吸、用奶水哺育的习性。
我们从小就知道,鲸鱼的脑袋顶上会生出喷泉来。
实际上,那并不是从鲸鱼体内喷出的水柱,而是鲸鱼浮到水面呼气时,强有力的气流把鼻孔附近的海水吹飞了起来。
肺活量最大的蓝鲸喷出的水柱有时可超过三层楼的高度,也是相当好看的。
在大海中行船,看到鲸鱼,被人们认为是吉利的事情,若是光照正好,又看到鲸鱼喷出彩虹,那一定是交上好运了。
海洋中的霸主对陆地上来的客人向来都是以礼相待的,世界上从未报道过鲸鱼主动攻击人类的事件。
哪怕是被人类冠之以杀人鲸的虎鲸,也没有在大海里伤害过人类。
美国海洋馆里有一头名叫Tilikum的虎鲸,它分别在1991年,1999年,2010年伤过三条人命。
为了查清真相,女导演加芙列拉深入海洋馆调查,并拍摄了纪录片《Blackfish》(黑鲸)。
Tilikum的悲惨遭遇以及海洋馆里的肮脏交易大白天下,人们转而同情起这头凶残的鲸鱼。
2016年底,Tilikum在海洋馆死亡,而此时它已经被囚禁了33年。
若是没有利益,人类和鲸鱼本可以像过去的5000万年一样,各自发展,相安无事。
18世纪,在没有石油的年代,鲸脂、鲸油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媒介。
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兴盛,鲸油供不应求。
利润丰厚的捕鲸业成了人人向往的职业,美国人后来居上,捕鲸数量跃升为世界第一。
一个时代发展的基石,是不计其数的鲸鱼的血与肉。
和地球史上最聪明的物种生活在同一个时期,是鲸鱼最大的不幸。
20世纪初,南极格瑞特威肯捕鲸站捕获的一头巨鲸单单20世纪,人类就至少捕杀了280万头鲸鱼!1859年第一口现代工业油井问世。
从此,石油走进工业化经济舞台,渐渐替代了鲸油。
全世界的鲸鱼,躲过一劫。
20世纪末,鲸鱼数量的锐减,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禁止捕鲸。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作出决议,呼吁禁止10年商业捕鲸。
1983年,国际捕鲸委员会规定全面禁止商业捕鲸行为。
1986年《禁止捕鲸公约》生效。
然而,日本的捕鲸业并没有收敛。
30多年来,日本始终无视国际上抗议,打着科研的名义继续在日本近海甚至远赴南极捕鲸,每年捕杀数百头之多。
为了弘扬捕鲸文化,日本人还组织小学生参观血腥的屠鲸现场。
大量的鲸肉卖不出去,他们干脆做成狗粮出售!就在两天前(1月24日)日本水产厅对外宣称将新增1亿日元预算,用于研究商业捕鲸前景并升级捕鲸船。
在鲸肉早已淡出了餐桌、鲸油也有了更好替代品的今天,日本人对捕鲸的执着让人难以理解。
据估计,地球上蓝鲸的数量已经不足2000头了。
它们每两年才生育一次,一次只生一个鲸宝宝。
化学物污染、塑料污染、噪声污染和无处不在的渔网、钓鱼线,无一例外都在加快它们消失的速度。
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就可以见证地球史上最大动物的灭绝。
斯里兰卡,一头蓝鲸尸体漂浮在海面上。
摄影/ 朱柯丁蓝鲸是鲸类里相对长寿的种类,平均能活到八十岁。
但它最终会在大海里,那样落下去。
就在那天,天空的云很白,但不会动了,海浪声也听不见了,如同死亡是看不见的。
当鲸鱼不再呼吸,它的身体会在蓝色海洋里缓缓降落,这就是鲸落。
海面下200米以后便是一片漆黑,而鲸鱼会一直沉到几千米的海底。
再也不用担心了,那刺破身体的捕鲸铦枪,那触目惊心的疼痛。
它们的身体里没有生过仇恨,所以允许了人类的错误、麻木和荒诞。
再见了,这颗孤独的星球。
而巨鲸落,万物生。
在大洋深处,多深多深的海底,有上万种生物依靠着鲸落而生存。
大型鲸落能在海底供养许许多多的生物长达几十年到上百年之久。
无数生灵和这座孤岛纠缠,释放,它们让大海走了更远的路。
人类,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0倍。
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孤独?不是Alice在幽蓝的深海里发出的没有回应的歌声,而是当人类消灭了地球上所有其他的物种,仰望浩渺的太空,渴望寻得一个伙伴时的深深的无助……地球旅客编辑资料来源《猎捕》《星球脉动》《解码座头鲸》《巨鲸》图片来自昵图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