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玛雅人五大世界末日的预言

时间:2023-07-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根据玛雅人的传说,今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将会到来,幸运的是,这不是真的。

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玛雅长历法的误读。

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在互联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但是人们大可不必担心,玛雅人有五大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但它们全都不会实现。

太阳将导致人类灭绝

预言一:太阳将会导致人类灭绝

许多散播世界末日传言的人都指出,太阳活动正进入一个最高峰。

每隔11年,太阳活动将会加剧,太阳风暴和耀斑活动都会大大增加。

其中的一些太阳耀斑确实将对地球造成影响。

太阳风暴所带来的电磁粒子会与地球的大气层产生反应,即使人们会对卫星和其他电子设备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但人们的通信依然会受到影响。

这些带电的粒子也正是极光形成的原因所在。

NASA的科学家指出,关于12月21日太阳风暴毁灭地球的预言并没有依据,从历史上看,太阳粒子的影响并不具备使人类社会陷入混乱的能力。

地球磁极颠倒

预言二:地球的磁极将会发生颠倒

玛雅人的预言指出,在12月21日那天,地球两极的磁极将会突然反转,发生颠倒。

事实上,地球的磁极确实会发生颠倒,但并不是在一天之内。

据NASA表示,地球的磁极几十万年之内会出现一次反转。

磁极的反转会使得地球上来自宇宙的辐射小幅增多,但从化石记录来看,这并不会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影响。

而关于磁极反转的预言也并不可信。

最近的一次磁极反转发生在78万年前,然而从历史上来看,地球磁极曾保持了300万年的稳定。

尼布鲁行星撞击地球

预言三:X行星将会撞击地球

X行星,也被称为尼布鲁行星,在预言里,这颗行星将会在12月21日与地球相撞,并导致生命灭绝。

然而,这颗行星实际上并不存在。

尼布鲁行星的预言起源于1976年,有人宣布玛雅人的记录里提到过这颗行星,其每隔3600年进入太阳轨道一次,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现代天文望远镜无法发现这颗行星的踪迹。

在玛雅人的预言里,这颗行星将于2012年与地球相撞。

如果预言是真的话,那么如今地球上的人们应该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这颗行星了,而其也早应该被天文望远镜所发现。

行星连珠

预言四:行星连珠

另一个末日预言指出,在12月21日这一天,太阳系将会出现行星连珠现象,并对地球造成影响。

NASA表示,在未来数年内,都不会出现行星连珠现象,而即便出现了,对地球的影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行星连珠现象曾于1962年,1982年和2000年都出现过,然而地球依然无恙。

地球一片黑暗

预言五:地球将会陷入一片黑暗

这一预言来自互联网上的垃圾邮件,其宣称在12月23日和12月25日这三天,地球会被黑暗所吞没。

预言指出,地球届时将会进入被称为光子带的一个环形区域,并迎来黑暗的三日。

对于这一说法,NASA只是简单表示,无论原因是什么,这一情况都不会发生。

搜狐科学 尚力

处女座,才是这个时代的"隐藏赢家"!大数据揭开被误解的真相

总被贴上"强迫症"标签的处女座,正在用实力颠覆所有偏见。

猎聘网最新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工程师、精算师等高精尖岗位中,处女座占比突破23%,他们用与生俱来的"系统思维",在数字时代悄然构建起新的金字塔。

一、处女座的"超频大脑"有多恐怖? 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指出,处女座前额叶皮层活跃度超出均值15%,这让他们成为天生的"人体CPU"。

当其他星座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时,处女座已练就量子速读般的筛选能力:从200页财报中精准锁定关键数据,在30秒对话里捕捉5个潜在需求。

这种"人形AI"特质,让马斯克(处女座)能同时推进6家尖端科技公司。

二、被妖魔化的完美主义,正在重构商业规则 餐饮行业调研显示,处女座创业者门店存活率高出行业平均2.1倍。

他们严苛的品控标准正在创造新消费神话:喜茶聂云宸(处女座)用化学实验般的精准,将芝士奶盖误差控制在0.5mm;无印良品原研哉(处女座)的"极简美学",让全球消费者为细节买单。

这不是偏执,而是降维打击的商业智慧。

三、处女座的"反焦虑"生存哲学 在全民内卷的时代,处女座用"秩序感"破局:他们制定可量化的五年计划,建立颗粒度到小时的日程表,甚至发明了"情绪收纳术"。

脉脉职场报告揭示,处女座高管团队离职率仅为行业1/4,他们像精密齿轮般的工作系统,正在改写成功学公式。

当星座博主还在吐槽处女座的"龟毛"时,这个群体早已完成认知升级。

在ChatGPT都开始出现幻觉的今天,处女座对人类理性的坚守,恰恰成了最珍贵的稀缺品。

下次遇到处女座,别问他们"毛巾为什么必须对折",该问的是:"能教我建立思维导图吗?" #星座交流分享#​#你了解处女座么#​#处女座分析#​#为什么被诈骗上当的人那么多?##处女座#​

风水为什么叫风水呢

“风水”这一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哲学思考,其核心在于“风”和“水”两种自然元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以下是名称由来的主要解释: 1.名称起源 “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代表气流的运动,古人认为“气”是万物生机的根本,但强风会吹散“气”,破坏环境的和谐。

水 :象征气的汇聚与停留,水能“止气”,形成稳定的能量场,滋养生命。

因此,风水学说强调通过调节风(藏风)与水(得水)的平衡,实现“聚气”的理想环境。

2.核心元素的意义风(气):古代“气”的概念涵盖能量、磁场、自然环境等无形力量。

风是气的流动方式,理想风水需“藏风”,即避免强风直冲,保持气场稳定。

水:水既是生命之源,也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如“山管人丁水管财”)。

水流方向、形态影响气的聚集,如环抱水局被视为吉兆。

3.文化背景农耕社会需求: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本,选址注重水土丰饶、避风防洪,逐渐形成系统的环境选择理论。

阴阳五行思想:风属阳,水属阴,二者协调体现阴阳平衡;同时,风水布局常结合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原理。

4.实践应用 古人通过观察山川河流、风向水流,总结出“龙、穴、砂、水、向”等要素,用于建造住宅、陵墓、城市。

例如:背山面水:山脉(龙脉)挡风聚气,水流蓄积资源。

曲则有情:蜿蜒的水流比直冲更利聚气,缓风比疾风更佳。

总结 “风水”之名直观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利用智慧,旨在通过调和风与水的动态关系,创造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

其本质是古代环境科学与哲学的结合,至今仍影响东亚建筑与空间设计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世界末日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