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让您想不到,马航MH370消失两年以后,突然被发现出现在南非开普敦海岸线边海中!一名著名的UFO探索者声称,他在谷哥地图中好望角的海底发现了疑似飞机的影子,可能就是消失的马航MH370。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在3月3日的报导,史考特‧华林(Scott C. Waring)称,在8个月前的谷歌地图发现消失的马航MH370踪影。
华林表示,在南非开普敦海岸线外的海中,可以看见波音777的轮廓。
华林提供了一组座标位置:34°21’21.82”S 18°28’56.02”E,可以自己去查询一下。
华林说:我在好望角附近寻找三年前看到的UFO踪迹,正想要更新资讯,没想到在水中发现疑似飞机的阴影。
”
他在网站写下这段经历,并说自己过去在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曾接触过B-1轰炸机,所以一眼就认得出来。
马航MH370为波音7770客机,足以飞行9656公里到12391公里。
马航MH370当时自吉隆坡起飞,距离这个疑似的坠机地点8690公里;华林还说,这张谷歌照片的日期是2015年7月26日,而马航MH370是在2014年3月8日坠毁。
中间已经过16个月,马航MH370可能坠机后漂流到此处。
不过华林也表示,对于这张照片应该审慎解读,因为并没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这是MH370。
曾有人说马航MH370意图飞往南极,航空灾难专家在影片中分析了客机上的卫星资料后指出,飞机跟塔台失去联络后,继续飞了好几个小时。
有证据显示,客机在最后一次无线电通话后,曾3度转向,第一次是转左,之后转向西方,最后转往南方,飞往南极洲方向
这期间马航因为技术性破产和重组,官方搜索工作中断,但是家属们一直没有放弃。
笔者就注意到,有家属在网上发帖表示,“在人和飞机没有定论的情况下,马航让我签免责领钱我是坚决不同意的!赔偿可以要,但不能免责!不追究这个事绝对不行。
” 2014年3月8日,一架波音客机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到了越南的上空,离北京的距离越来越近,此时突然和马来西亚的雷达失去了联系,在失去联系之前,飞机经过了复杂的机动行为,似乎是有计划地避开雷达监测,并以不断变动的高度和速度继续飞行,从此这架飞机的去向永远成了谜。
十年间,马航MH370失联令人痛心,154位中国乘客下落不明。
即使科技飞速发展,卫星能够发现地球表面的细微变化,却仍无法定位一架消失的飞机,这无疑给许多家庭带来无尽的苦恼。
即使美国的GPS技术再先进,也无法解释为何搜索不到失联的MH370。
在MH370事发后,我国已积极开展北斗定位系统的开发与国产大型客机研制工作。
关于该事件的原因,民间研究者普遍猜测此次事件与美国有关。
基于2014年美国信息技术实力,一架庞大飞机的消失必然有迹可循。
虽然美国方面未能找到失踪飞机,但是制作了一部三集的纪录片——《MH370消失的航班》,时长达到了三小时以上,试图还原自MH370失踪以来的整个事件过程。
美方认为,此事可能是由俄罗斯间谍完成的,包括机组成员在内,这些机组人员与俄罗斯毫无利益关系,因此不存在作案动机。
此外,假设此事为俄罗斯所为,那么凭借美国先进的飞机后台控制能力,飞机不论坠毁在哪儿,都会立即被发现,然而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线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制造飞机的厂家清除了所有相关信息。
诸如此类的推断和分析,从未中断,无论是阴谋论还是博眼球的说法,都在刺痛家属们悲伤的心灵,因为无法判断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相! 为了寻求真相,美籍乘客家属将诉讼递交各地法庭,然而只能面对跨度更大的马来西亚案子。
然而,底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北京法院开启了对此事件的审理程序。
对于失联者家属而言,这无疑是喜忧参半的消息。
经过漫长的等待,现在迫切需要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人们密切关注的是为何此案审理仅仅进行了如此缓慢?综合各方说法,如下几点可能揭示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该案极为特别,基本以调解和持续的庭前调查为主导。
从起因来看,MH370的消失已属罕见,关联方包括马航、新马航、波音公司、发动机制造企业乃至保险公司等,由此引发了多方诉讼。
其次,家属们强调“找人”为首要任务,赔偿仅为伴随要求。
虽为索偿之诉,但更重要的是寻找失踪亲人的线索,以便早日揭晓事故原因。
至于赔偿,他们期望设立基金,以期家属能监管搜寻工作。
最后,马航已发生剧变,被称为“旧马航技术性破财”。
自2015年初期公布当事人全部离世的消息以来,马来西亚政府改变相关法规,使马航历经危机,最终化为"新马航"。
根据修订的第765号法案,新马航无需抵御旧马航的责任。
然而,这份消息一直保密至同年9月,当“新马航(MAB)”正式形成后,马来西亚方才向各国外交表明,两家马航间无债无责。
本质上,旧马航精减近六千员工,转型为之。
2017年,中国法院接受马航MH370公诉案件,新马航代表辩称"无债(医务人员传染病)、无冤",中方惊讶且愤慨。
历经艰辛,马航MH370事件在11月27日正式开庭。
据了解,共有40多名乘客的家属提起了诉讼,案件将于10天内在北京朝阳法院分别开庭审理,虽然每个家庭的诉求不同,但是主要方向还是“找人”。
这次系列案件庭审各不相同,但是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被告若无其事,只说了一句“同意使用中国法律。
” 家属们的不放弃,加上中方对马方持续的要求,是这次重启搜索的重要条件之一。
另外,马航6年前的最终调查报告,终结了所有的调查工作,但是其中一句话耐人寻味——马来西亚说“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可能”。
马航MH370失联将满十年,中国失联家属再赴马来西亚,据称:马方主动提出召开发布会或有重大事项发布。
果不其然,“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第一,家属们积极参加十周年活动,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 第二,家属给马来西亚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了申请自担风险悬赏搜索的意愿; 第三,有名叫美国“海洋无限”海底勘探公司的研究团队称:马航MH370并非“自由落体”坠海,或在控制下迫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纪念MH370航班失联10周年的活动上表示,如果有新公司提出可行的建议或可靠的线索,马来西亚将考虑重启对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
这表明尽管过去10年里的搜索工作均未能发现飞机的任何踪迹,但马来西亚政府仍然没有放弃寻找该航班的决心,甚至已经为重新搜索做好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中还展出了3块来自MH370航班的残骸。
这些残骸为未来的搜索工作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和线索。
2017年和2018年的搜索工作虽未成功,但此番新动向也说明了对MH370航班的搜索可能会取得新的突破。
“海洋无限”也表示可能会运用新技术进行搜索,这为重新搜索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无论是新线索、新技术还是马来西亚政府的新决定,都有可能为这一航班失联事件的真相带来新的转机。
尤其是“海洋无限”的研究很有开创性,两名研究人员(帕特里克·布莱利、让·吕克·马尔尚)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表示:他们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未经搜索的坠机区域,认为飞机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控制下落入该区域,这与先前普遍接受的“自由落体”坠海假设不同。
具体的细节咱们先不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红星新闻”的专题报道:《“预计最快10天找到马航MH370”:新研究指向未经搜索的区域,认为飞机“在精确控制下水上迫降”》。
结合现在的情况,咱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些事情: 第一,马航MH370的真相其实已经清晰,只不过因为大国博弈的原因,一直被隐藏,有些网络传言称是美国制造了这一切,或许是选项之一; 第二,马航MH370可能是人为制造的事件,10年后一些压力降低,等到揭开谜底的时间了,尤其是美国霸权主义衰落的间隙。
总之,关于马航MH370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也许真的找到真相,让家属早日从悲伤中缓解过来。
我们也想,那辆停在首都机场10年的红色雷克萨斯LS能等来它的主人最准确的消息。
#马航MH370乘客家属发声##马来西亚:尽快重启马航MH370搜索#
一架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的马航MH370,当年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至今下落不明。
国际社会下了最大的气力和决心,找来找去找到今天,失事原因仍然不能确定,残骸也找不到。
该事件发生后,引起多国在泰国湾、南海、孟加拉湾和南印度洋进行大规模搜寻行动,但始终未能找到飞机。
直至今日,仍有无数的人在为找寻它而费尽心力。
我看到红星新闻此前报道的一条专访,7年半坚持寻找马航MH370的人,每天8小时分析数据,明年下半年或开启新的搜索。
研究称,该飞机并非“自由落体”坠海或在控制下迫降。
而最近的一项新的研究,让一个此前未被搜索的新区域浮出水面。
去年12月底,两名专家声称如果在该区域进行搜索,MH370航班失踪之谜可能会在“10天”内解开,因此这种事情又勾起很多人的好奇之心。
实话说,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不太相信的,毕竟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这两位研究者呼吁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当局以及美国的“海洋无限”海底勘探公司展开新一轮搜寻。
这两位专家,其中一位是让·吕克·马尔尚,曾担任过欧盟委员会航空项目官员和欧洲航天局研究员;另一位是帕特里克·布莱利,曾是法国空军飞行员、法航机长,拥有 44 年的航空经验。
他们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未经搜索的坠机区域,认为飞机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控制之下,如果落入该区域,那就与此前普遍接受的“自由落体”坠海假设不同了。
那这两个人到底什么意思呢?两人表示,“希望发挥我们的技能和知识来帮助寻找到飞机,不求任何回报”,并期望新研究能推动重启对 MH370 的搜寻工作,最终为遇难者家属以及全球航空安全领域提供答案。
他们两个人的说法,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飞机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控制之下入海的”。
我注意到许多理论都将飞机失踪归咎于机长扎哈里。
布莱利也相信这一点,但他的解释和其他人不同,他认为飞机并没有以高速“死亡螺旋”的方式“自由落体”坠毁在印度洋中被称为“第七弧线”的地方,因为在最后下降过程当中尝试了“软着陆”,就是受控条件下的水上迫降,由此进入海洋,所以落点将南移几百公里。
此前官方理论表明,MH370在与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进行最后一次通信后不久就进行了急转弯,飞行了几个小时,然后坠入印度洋。
目前主要的理论是,飞机残骸可能位于被称为“第七弧线”区域的海底,此前该区域已被搜寻过两次。
那没有结果。
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飞行员全程手动控制飞机。
布莱利称,MH370的最后时刻,当发动机因燃油耗尽而失效时,飞行员很可能打开了飞机的备用电源系统。
大家知道大中型客机和大型直升机都配置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用来重新控制飞机,而不是让飞机失控坠落。
按照这一说法如果他重新启动,飞机应该有信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MH370的卫星通信系统在飞机最终下降的时候突然重新开机激活,并自动请求重连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系统。
这两个人的说法马上就得到了一些人的迎合。
后经记者发现,关于机长扎哈里全程手动控制的假设,有一个支持的线索:扎哈里对飞行模拟游戏有极高的兴趣,在家里安装了模拟飞行设备。
2016年,美国联邦调查局恢复了事发前一个月被删除的6个数据点。
其中一条飞往南印度洋的模拟路线和与MH370飞行轨迹高度接近。
而这条航线的特别之处正是从头到尾是手动控制的。
扎哈里自定义的路线都选择了切换自动飞行。
大家还记得吗?2014年3月8日,当消息传来:满载乘客的MH370飞机突然间消失了,其中大部分乘客是中国人。
那些日子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在播报这则消息。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往前走,只有那些痛失亲人的家属们,被困在了10年前。
之前对这个问题做了那么多的努力与搜寻,现在终于有一个新的说法,尽管这只是两位研究专家基于他们飞行和航空经验对于该事件的一个突如其来的推论,可还是引发了很多人的兴趣。
我甚至听到我们胡同老刘讲,那些人没准在一个岛上,说不定回来之后会有更丰富的故事……但愿如此!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什么感受? 参考文章|红星新闻 责任编辑|胡言 笔夫 部分图片|网络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