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为什么人死后 次日才能穿寿衣直言:因为没用裹尸布

时间:2023-07-21网络作者:小白

关于人死后为什么第二天才能穿寿衣这个问题,小编认为,这需要从人死后的准备以及尸体放入棺材的时间说起。

我国古代,对于丧葬文化十分重视。

人死后首先需要做什么?在《仪礼・士丧礼》中有详细记载。

而给死者穿寿衣在其中小殓的环节。

下面我一起来看一看。

什么是小殓

在古文中,的意思相差不大,均有聚集与收集的意思。

但是殓字通常只有在殡葬时才会使用。

古文中的字是指:给死者穿衣后放入棺材的一个过程

但是由于在古时的丧葬习俗中,给死者穿衣和放入棺材的时间不能同时进行。

于是将其拆分开来,给死者穿衣的过程称为小殓,将尸体放入棺材后的过程称为大殓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围绕小殓而进行。

小殓时的准备

我们都知道了为死者穿衣换铺是小殓,那么小殓是如何操作的?在《礼记》和《仪礼》中均有详细记载,《礼记・丧大记》中是说:

始死,迁尸于床。

妩用敛袅,去死衣。

小臣楔齿用角栖,缀足用燕几。

君、大夫、士一也。

管人汲乳不说橘,屈之四人抗袅,尽阶,不升堂。

授御者,御者入浴。

小臣御者二人浴。

巾,姬用浴衣,如它日。

浴水用盆,沃水用抖。

浴用缔小臣爪足。

洛徐水弃于坎。

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抗袅而浴。

管人汲,授御者,御者差沐于堂上。

君沐粱,大夫沐樱,士沐粱。

甸人为坚于西墙下,陶人出重高气管人受沐,乃煮之。

甸人取所彻庙之西北厢薪气用篓之。

管人授御者沐,乃沐。

沐用瓦盆,姬用巾,如它日。

小臣爪手剪须。

濡灌弃于坎。

君设大盘,造冰焉。

大夫设夷盘气造冰焉。

士并瓦盘,无冰。

设床擅第,有枕。

含一床,袭一床,迁尸于堂又一床,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

因为其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细节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结合《礼记》和《仪礼》中的记载,小编将整个过程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1、首先是确定断气以后,用合适长短的筷子塞进死者嘴中,这是为之后向逝者嘴里塞饭做准备,并布置灵堂。

2、取水,在部分地区的风俗中称为:买水乞水

由专门的人烧水准备为死者沐浴。

其中通常死者所穿的常服放在室内,(常服:类似通常的衣裤)寿衣放在客堂。

然后就是为死者沐浴洗头,修剪指甲胡须等,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同。

3、为死者穿好衣服,脸上盖上面巾。

取出死者嘴中的筷子后,向死者嘴中塞饭。

在将死者从卧室搬到灵堂。

4、最后就是给逝者穿上寿衣,然后用单被把尸体裹住捆绑扎实。

选一个吉日,然后就是大殓。

为何次日才可以给死者穿寿衣?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

从其中过程的繁琐与注意事项来说,当天的时间是不可能直接就到穿寿衣的步骤,并且在《礼记》和《仪礼》中说的都是次日小殓,也就是断气后第二天才开始进行。

所以才出现第二天给死者穿寿衣的说法。

民间还流传另一种说法,人们认为穿寿衣是最后一个步骤,第二天需要给死者穿寿衣这样方便记忆。

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礼记》和《仪礼》中,最后一个阶段是用衾包裹住尸体,并非穿寿衣。

那么为何这样说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衾。

在《礼记・丧大记》中说:

小敛:布绞,缩者一,横者三。

君锦袅,大夫编袅,士细袅,皆一。

衣十有九称。

君陈衣于序东,大夫、士陈衣于房中,皆西领北上。

绞、纷不在列。

布绞是指包扎敛衣和尸体的布带,其中的绞与衾的作用相同。

都是将尸体捆绑扎实。

换一种说法可能大家就理解了,绞与衾也就是民间人们说的裹尸布

由于现在的病人大多数都是在医院死亡,死后都会全身盖上白布,然后直接送到殡仪馆。

并且因为尸体要送到火葬场火化,所以慢慢地传统的绞与衾也就不再使用。

也就说因为不再使用裹尸布,给死者穿寿衣就变成了最后一个步骤。

而人记事情通常喜欢从最后开始,所以说法也成立。

总结:无论是《礼记》和《仪礼》中,穿寿衣都是在次日进行。

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有不同之处,不可否认,无论是古时还是现在。

人死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都是判断是否断气。

所以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觉得死者有可能在活过来,需要多等一天观察。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文明讨论!​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人死谜团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