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珠穆朗玛峰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 它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时间:2023-07-2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53年,因为珠穆朗玛峰的特殊地理位置,引发其归属问题,我方与尼泊尔方进行了激烈的谈判,谁也说服不了谁,两方为此一度陷入冷战。

当时的尼泊尔对外宣称珠穆拉玛峰完全地隶属于他们,此事立刻就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有不怀好意的国家趁机挑拨,想要将两国之间的矛盾扩大化,局势一触即发。

毛主席听闻此事,做出了一个决定,让一切的流言蜚语终止,并和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签订合约,达成了友好的共识。

究竟毛主席做出了什么决策让此事化干戈为玉帛的?珠穆朗玛峰的归属又是怎么安排的?

1.领土的主权

国与国之间,对于领土的问题,向来都是寸土必争的,因为这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如果说起珠穆拉玛峰归属于哪个国家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隶属于中国,因为从清朝开始,珠穆拉玛峰就已经被规划到我国的西藏自治区。

1714年,清政府安排喇嘛团队去西藏进行测绘地图。

喇嘛几人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利的情况下,直接深入到了珠穆朗玛峰之下。

他们采用经纬图法,对峰的高度还有位置进行了初步的测量。

喇嘛们在历经三年后,创作了《皇舆全览图》,在此图上明确地表示了珠穆拉玛峰的归属,可以被称为有关此峰最早的历史文献。

而在康熙的年间,朝廷曾派兵一举攻破当时强盛一时的尼泊尔,在此之后尼泊尔成为了清朝的附属国,归属上更是没有了异议。

坏事就坏在了嘉庆年间,在这个时间段,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举入侵尼泊尔,尼泊尔招架不住,只能向英国割让了一半的土地。

至此,尼泊尔不再是清朝的附属国,珠穆朗玛峰也不再明确的规定隶属于哪一国家。

在1953年,中国和尼泊尔双方在进行边界谈判时,两国之间的博弈剑拔弩张,都想要获得世界第一高峰”的归属。

正当吵得不可开交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毛主席做出了总结:

主席认为应该将珠穆朗玛峰划在边界线上,作为两个国家之间的界峰,边界线南部的峰顶划入尼泊尔的境内,同一条线,把峰顶的北部划入了中国的国境,这样对两方都是不吃亏,珠穆朗玛峰还能作为两国之间友好的见证。

而尼泊尔政府却不支持这个观点,他们提出的理由是:珠穆朗玛峰中国从来都没有人登上过,凭什么宣布此峰归中国所有呢?反观尼泊尔这边,已经成功登顶好多次了。

想要以这个为借口,拿到珠穆朗玛峰的全部归属。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俱兴,还不具备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条件,因此会议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关于领土划分的问题就这样一直拖着。

当时周总理下达指令,一定要让中国人登上珠穆朗玛峰,让尼泊尔方面哑口无言。

于是,在1955年,由贺龙副总理督促组建了国家登山队,并从军队中挑选200名肢体协调的队员进行刻苦训练,为攀登珠穆朗玛峰做准备。

2.艰辛的攀登

现在的科技发展迅速,装备设备一应俱全,攀登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困难。

但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攀登珠穆朗玛峰无疑是一种寻死”的行为。

此前的攀登珠峰的人都是从尼泊尔那边的山坡进行攀登,那边的地势缓,风雪相对较少。

而中国的登山队却要从北边登顶,北边的地形陡峭,是公认的死亡之旅”。

1960年5月17日,登山队正式地向珠穆朗玛峰发起了挑战。

在海拔达到8100米的时候,仅仅只有29名登山队员到达指定目的地。

而到达8500米的时候,就只剩下了13名,大多数的人都被严寒的环境和稀薄的氧气给留在了半路。

当海拔8680米的时候,只剩下了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和屈银华这四名队员。

刘连满因为一个不小心,在上坡的时候崴到了脚,已经无力登顶了。

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令所有人都吃惊的事情:刘连满将自己身上的氧气瓶给了队友,自己决定在这里留下不拖后腿。

这种决定无异于将生死置之于度外,在这样严寒之地,寒风刺骨,没有氧气瓶该如何存活呢?队友们没有过多时间感到悲伤,必须要在天黑之前赶到山顶,只能拿了刘连满的氧气瓶,挥泪与他告别。

1960年5月25日,仅剩的三名队员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他们大喘着气,顺势躺在了雪地上打滚,任何的语言都是无法描述当时兴奋的心情。

三人休整了一刻钟,把毛主席的石膏像用五星红旗仔细地包好,留在了世界之巅。

随后,以王富洲为代表,在纸条上写了到达顶峰的经过,塞进了手套里面,为了防止被风雪刮走,又用碎石垒起来压住了手套。

三人做完一切事情,待体力恢复之后,火速下山,去寻找刘连满。

此时的刘连满靠着强大的求生欲望在硬撑,寒风已经将他的三根手指吹得坏死,长时间的缺氧令刘连满神志不清。

看到山顶的三名队友向自己奔来,刘连满还以为是幻觉,直到听到了队友喊自己的名字,这才放下心来,挣扎起身,跟队友回到了8500米的营地。

回到了营地,把登顶的好消息一说,众人欢呼雀跃,表示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尼泊尔拿登山当借口的企图也不攻自破。

1961年10月,中国和尼泊尔在北京签订了《中尼边界条约》,为了表达我国的友好,同时尊重尼泊尔对珠穆朗玛峰的感情,最后中国和尼泊尔达成了共识,即一座山峰,两国共有”。

条约中明确规定,以珠穆朗玛峰峰顶为界限,以南则为尼泊尔,以北则归属于中国。

这一政策,粉碎了英美想要挑起纷争的企图。

1963年,外交部长陈毅又跟尼泊尔代表签订了《边界议定书》,一直到2006年,中尼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边界联检。

至此,中国和尼泊尔之间所有的边界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没有再发生大的争议。

随着我国的日益强大,尼泊尔跟我国的关系更是越来越好。

3.国际的认可

中国的登山队为国争光,也为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来就这样结束也不失一件好事,但是当时登山员登山之际,没留神遗落了摄影机,没有留下登峰时的影像资料。

这给了许多国外媒体借题发挥的机会,他们一直不认可中国已经登峰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登山队成果一直没有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承认。

1975年,中国从新组织了登山队,由邬宗岳作为队长重新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共有九名队员成功登顶,其中潘多更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在最后冲刺登顶的阶段,邬宗岳为了拍到中国登山的画面,更为了让国外的媒体无话可说,遂解开了自己身上的安全绳,不料脚下一滑,直直地摔入山崖。

等登山队找到邬宗岳时,他早已经冻僵成为了尸体,摄像机被他紧紧搂在怀中,没有受到一丝的伤害。

正是因为这珍贵的录像,向世界宣布了我们的成果,也让队长邬宗岳献出了他最宝贵的生命。

经过此次的登顶,中国还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登山队测量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13米,这一高度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1988年,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的登山家携手挑战珠穆朗玛峰,两方人约定一个从南攀登,一个从北攀登,最后在边界处的顶峰相见。

这是自划分界限以来,两国第一次登顶合作,珠峰已经成为两国友好的象征。

如今,这个世界第一高峰,仍然吸引着大批的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但是百分之90的人都是选择从尼泊尔处登山的,尼泊尔也靠着旅游业的兴起,赚了不少的外快。

可是大量的人员涌入,垃圾排泄物到处乱丢,造成了珠峰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当地原住民的生存。

当地人只能自发地当起了”珠峰清洁工,进行大规模的清理,真正地用生命捡垃圾。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登上珠峰的人有多么的关荣,却少看到这么一群珠峰清洁工”在默默地负重前行。

其实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多人在看不到的地方为我们的行为进行买单”,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想如何回报他们,而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

对于心目中那个圣洁的珠峰,保护它远远要比征服她更有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全文)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  (2024年12月3日,北京)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尼泊尔总理卡·普·夏尔马·奥利于2024年12月2日至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会见奥利总理,李强总理同奥利总理举行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会见奥利总理。

双方在真诚友好的气氛中,就新形势下巩固和深化中尼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二、双方一致认为,中尼自1955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19年尼泊尔总统比迪亚·德维·班达里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以及两国其他高层互访,为加强中尼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特别是2019年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两国关系提升为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尼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和富有远见指引下,中尼各层级交往密切,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2025年是中尼建交70周年。

双方全面探讨了庆祝这一历史性周年的方式。

双方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睦邻友好原则基础上,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保持高层交往,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和拓展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中尼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三、双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尼方忆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尼方坚定支持中方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努力,反对“台湾独立”。

  尼方重申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决不允许利用尼泊尔领土从事任何反华分裂活动。

  中方重申将继续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坚定支持尼泊尔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和支持尼方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四、尼方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支持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中方积极评价尼泊尔政府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努力,祝愿尼泊尔人民早日实现“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人”的国家愿景。

双方表示愿继续密切政府、政党、立法机构及社会各界交往,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双方对落实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所采取的措施表示赞赏。

  五、双方同意及时灵活落实两国已签署的协议、达成的共识,决定完成两国共同实施的项目和活动。

  双方同意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双方表示愿尽快签署关于推动构建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承诺在口岸、公路、铁路、航空、电网、通信等方面加强互联互通,帮助尼泊尔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

  双方将共同推动援尼阿尼哥公路保通项目四期、斜尔瓦-西米科特公路项目,落实好加德满都内环路改造二期项目,欢迎签署援尼多卡-察哈尔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换文。

双方同意推进沙拉公路修复改善项目沿线障碍物迁移及后续建设,认为上述项目将提升两国互联互通水平。

  2019年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以及2018年奥利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双方承诺将研究就戈西、甘达基和卡纳利三条南北经济走廊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双方同意加快有关项目建设。

  双方同意加强口岸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助力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双方高度评价吉隆-热索瓦、樟木-科达里、普兰-雅犁和里孜-乃琼(科拉拉,木斯塘)四对口岸平稳有序运行。

双方欢迎中尼14个传统边贸点2024年全面复通并正常运行,为促进双边贸易和便利两国边境居民生活发挥关键作用。

在此基础上,尼方请求中方考虑开放更多双边和国际口岸的可能性。

中方将推动援尼科拉拉(木斯塘)货物堆场和联检站建设。

  双方愿稳步推进吉隆至加德满都跨境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计划召开中尼铁路合作第9次工作会议。

中方愿继续帮助尼方培训铁路领域人才。

  双方重视发展中尼民航关系,支持和鼓励双方空运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通中国城市与尼泊尔博克拉、蓝毗尼等城市间的航线航班,为双方经贸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双方将继续发挥中尼能源联合工作组平台等机制作用,深化能源领域合作,探索新能源领域交流。

双方愿加快推动援尼吉隆-热索瓦跨境电网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

双方同意继续支持两国电信运营企业开展合作,做好跨境陆缆维护和扩容有关项目。

  尼方请求中方加快马丹·班达里科技大学建设工作,在贾帕地区的道茂克建设一座体育馆,在登代尔图拉地区的阿玛拉戈提建设市政厅。

  六、双方同意统筹推进经贸、联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产业、卫生、救灾、减贫等领域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双方欢迎签署关于加强贸易促进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进一步密切贸易往来,提升贸易规模和水平。

中方重申支持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在尼泊尔投资兴业。

尼方重申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将为中国企业赴尼泊尔投资提供支持。

双方同意尽快签署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开发协议,推动该工业园早开工、早运营。

  尼方感谢中方对尼泊尔作为最不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中方欢迎尼方进一步扩大尼泊尔青贮饲料、植物源性药材、茶叶等优质农产品输华。

  双方愿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业畜牧业渔业合作,加强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交流合作,适时召开中尼林业工作组第五次会议。

  双方愿继续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加快推进中国援尼B.P.柯伊拉腊肿瘤医院骨髓移植医疗项目,充分发挥援尼医院作用,支持中国援尼医疗队在加德满都公务员医院新设医疗点。

双方同意在中方帮助下,研究在加德满都公务员医院新建一个CAR-T细胞实验室,用于治疗癌症患者。

双方同意续签关于传统医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成立中尼传统医药合作委员会,继续支持中尼中医药中心在尼泊尔开展义诊、培训、医疗服务等。

  尼方感谢中方为尼泊尔持续暴雨灾害给予的紧急救援,愿通过知识、信息、技术和技能交流同中方继续加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合作。

中方愿继续推进尼泊尔国家应急运行中心信息平台技术援助项目,发挥好援尼地震监测台网作用。

双方同意加快落实业已达成共识的地震后重建项目。

  双方愿进一步聚焦减贫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扩大交流合作。

中方愿帮助尼泊尔加强相关领域人员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减贫示范项目,支持尼方改善社会民生。

  七、双方认为,中尼边界早已划定,是中尼友好的纽带、合作的桥梁。

双方同意开展两国边界联检,推动《中尼边界管理制度协定》尽快生效。

双方同意继续磋商关于建立边境三级联系制度的议定书,提升两国边界管理与合作水平。

  双方认为执法安全合作是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愿加强两国执法部门交流合作。

中方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尼方提供包括打击网络犯罪培训在内的能力建设、警用物资援助等支持。

  八、双方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育、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智库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包括友好城市在内的各层级交往,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密切人文交流,世代传承友好。

  中方欢迎尼方在华举行2025年“尼泊尔旅游年”推介活动,将鼓励更多游客赴尼泊尔旅游。

尼方支持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在尼泊尔举办各类活动,欢迎中方在尼泊尔举办“中国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

双方积极评价并将继续共同支持在尼泊尔举办加德满都中国春节系列庆祝活动、博克拉国际山地越野赛和中尼友谊龙舟赛、蓝毗尼国际和平节等大型文化体育旅游交流活动。

双方同意2025年在尼泊尔举办中国电影节(日)。

双方鼓励和支持两国体育部门、体育组织加强联系,开展友好交流。

  双方愿继续发挥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对中尼文化交流合作的促进作用,在尼泊尔学校推动汉语教学。

中方欢迎和鼓励更多优秀尼泊尔学生来华学习深造。

  九、双方一致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年来,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为完善全球治理、破解人类发展难题贡献了解决方案。

  十、尼方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中方欢迎尼方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期待同尼方推进共同发展愿景。

  十一、双方重申将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双方致力于推动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呼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双方将加强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协调配合,在国际地区场合就共同关心的事务保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十二、双方对奥利总理访华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一致认为此访给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奥利总理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谢,并邀请中国领导人访尼。

中国领导人感谢奥利总理的邀请,表示愿在双方方便的时间访问尼泊尔。

双方将通过外交渠道保持沟通。

(完)

世界死亡率最高的10座山峰,珠穆朗玛峰排第一

众所周知,登山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

每年都会出现许多的登山爱好者,追求刺激专门去攀爬海拔很高环境很恶劣的山。

人类总是用生命征服大自然而无怨无悔。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山峰每年都有攀登者遇难牺牲的事件,现在小编为你们带来了世界死亡率最高的10座山峰,珠穆朗玛峰排第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山峰在榜单上吧!世界死亡率最高的10座山峰1、珠穆朗玛峰众人所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山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

这是登山者最喜爱的山峰,首次有记录的登顶是在1953年。

多年来,由于雪崩和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珠穆朗玛峰已经夺去了大约280人的生命。

2、马特洪峰马特洪峰的形状就像一个四边的金字塔,尽管有着及其美丽的形象,但马特洪峰有着一个危险杀手的称号,首次成功的攀登是在1865年,由于自发的雪崩和坠落的岩石,这座山已经夺走了500多人的生命。

3、文森峰文森峰是南极最高的山峰,海拔4897米,是在约2000米的冰床上突起的高山,被称为"死亡地带"。

自1966年(第一次成功登顶)以来,已有1400多人尝试过攀登这座山,攀登这座山面临的挑战是恶劣的气温、崎岖道路和自然灾害。

关键字: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珠穆朗玛峰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