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世界最清澈的海,却处处暗藏杀机,究竟 让船员闻风丧胆

时间:2023-07-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浩瀚的大西洋西部,美国东海岸以东,有一片神秘的海域,千百年来,无数船只来到这里便会离奇失事,再也出不去,只留下斑驳的船骸和累累白骨,给这片海域蒙上了一层恐怖神秘的面纱。

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东北部约2000公里的洋面上,散落着一片美丽的岛屿,百慕大群岛。

百慕大群岛位于北纬30度附近,这里海水清澈,风光旖旎,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粉色海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而环绕着百慕大群岛的海域就是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是一片特殊的海域,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公里,远离大陆,位于大西洋之中,虽然名为海,但却与大陆毫无瓜葛,四面都被大西洋所环绕,不与任何大陆相连,只能算是大西洋中一片特殊的海域,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

百慕大群岛地处亚热带海域,远离江河入海口,浮游生物很少,海水清澈,海岛风光旖旎,盐度很高,大西洋盐度就很高了,而这里又是大西洋盐度最高的海域,所以这里海水碧绿湛蓝,透明度可达70米,是公认的世界上透明度最高的海域。

就是这片美丽的海域,却暗藏着“杀手”,令无数船员闻风丧胆,千百年来无数船只在此神秘失事,进入之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人们称这片海域为“船只的坟墓”、“魔藻之海”。

为什么会有这么恐怖的名字呢?源于这片海域长满了一层厚厚的海藻,马尾藻,许多不明路线船只误打误撞驶入这片海域,就会被马尾藻死死缠住,最后淡水用尽粮食断绝,葬身茫茫大海。

马尾藻海的海面上,布满了绿色的无根水草,远远看去仿佛是一派草原风光,漂浮着的马尾藻犹如一条巨大的绿色地毯,一直伸向远方,无边无际。

据记载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九月的一天,他们已经在大西洋漂流了很多天,忽然有一天发现前面有一片青青的“草原”,全船的人欢呼不已,在海上漂泊了这么久,备受煎熬,以为终于要到了陆地上了。

然而,当船驶近一看,哪有什么陆地,竟是一片被绿色海藻覆盖汪洋,而且此处风平浪静,死寂无声,平时波涛汹涌的大海到这里没有一点波浪,就好像一潭死水,处处透露这诡异。

而且船只到这里几乎就不动了,这对于古老的凭风而行的船只十分的危险。

船员们不敢大意,哥伦布亲自开辟航线,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挣扎,最终摆脱海藻的纠缠,逃离了这片海域,这次航行却给船员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在二战期间,英国奥兹明少校亲自来到马尾藻海,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犹如末日降临般:天空昏沉,海上一片死寂,没有一点声音,到处都是毁坏的船骸,幽灵般地漂浮在海藻上,船上累累白骨尸骸,死状恐怖。

船里面也爬满海藻,甚至爬上了桅杆,墨绿色的海藻发出令人作呕的臭味,处处透露着死亡的气息。

奥兹明在日记里形容这里为幽灵之海、船只的坟场。

千百年来,在航海家们的眼中,马尾藻海被称为“死亡之海”,有各种离奇古怪的传说:每到夜晚,那些死寂的海藻就会疯长,爬上被困的船只,爬到船员身上去吸血,用刀砍的时候还会发出刺耳的叫声。

在厚厚的海藻下还藏有不明的生物,会将船只拖进海底,将船员吞食。

海藻还会“隐身术”,有时候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第二天又会布满海面。

附近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域几乎和马尾藻海域重叠,几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船只和飞机在这里神秘地失踪,更给这片海域蒙上恐怖的阴影。

近年来,在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的共同研究下,马尾藻海的神秘的面纱逐渐显露出来,这片海域正处于四大洋流的包围中。

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西面的湾流、东面的加那利寒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暖流在这里交汇,使马尾藻海像台风眼一样,形成一个终年无风区,导致这里异乎寻常平静。

正是这样,使古老的依赖风和洋流助动的船只在这片海域停滞不前,加上海藻的阻拦,在蒸汽机发明以前,船只只得凭风而行,如果有船只贸然闯入这片海区,因为没有海风和洋流的助力寸步难行,最后被活活困死。

常年累月,滞留的船只越来越多,破败的船骸幽静般隐蔽在海藻中,给人一种海上坟场的错觉。

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并不会上船吞噬海员,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环依然没有消失,百慕大魔鬼三角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船员们的口中,这里依然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

近年来,有多本小说、书籍、音乐、电视电影以马尾藻海为题材,使人们才慢慢知道大西洋深处还有这么一片神奇海域。

60年代动画系列《乔尼探索》的第一集发生在马尾藻海。

1968年的电影《迷失的大陆》,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尾藻海,电影里讲述了当代人发现了陷在海藻中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大帆船,以及船上由西班牙后裔构成的社会和海怪。

电视连续剧《潜水员丹》的第101集是《迷失在马尾藻海》。

2004年马尾藻海卡通网络的连续剧有一集就是《马尾藻海的幽灵》。

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详细介绍了马尾藻海,对其种种神秘事件进行剖析。

还有各种形式的相关作品对其渲染宣传,让世界各地的探险者都对这片神秘海域充满了向往。

地球进入高温模式,50度高温来袭,地球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导读 “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地球的温度已经越来越疯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全人类发出警告!!全球范围内的变暖趋势明显,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2摄氏度。

高温对人类的危害巨大,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高温。

此外,地球正走向气候变化的绝境,已有9个临界点得到激活,一旦这些临界点发生转变,地球将陷入无法逆转的状态。

这些临界点包括极地冰盖的融化、大规模森林火灾、热带季风气候带的消失等。

地球很有可能进入一次小冰河时期,而2024年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最热年份。

气候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了警告:人类在在7月21日至23日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天。

他在警告中明确指出,这场高温不仅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的事件,同时也是一场对人类生存挑战的终极考验。

全球范围内的变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2摄氏度,这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1.42摄氏度的升温幅度似乎并不算太大,为什么高温会成为如此紧迫的问题?人类在应对高温方面并不十分得心应手,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高温,而整个热带气旋的死亡人数还不到这个数字的20分之1,可见高温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

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地球似乎正在走向气候变化的绝境,在15个被设定为气候临界点的事件中,已经有9个得到了激活,这意味着一旦这些临界点发生转变,地球将会陷入无法逆转的状态。

那么这些临界点具体是什么呢? 有专家做了概括总结,包括极地冰盖的融化、大规模森林火灾、热带季风气候带的消失、大规模土壤侵蚀、西伯利亚沉积物的解冻、南北大洋的中断、海洋生物圈的崩溃、陆地生物圈的崩溃、大规模温室气体的爆发。

这些临界点如果被激活,将会给地球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比如一旦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发生崩塌,地球很有可能进入一次小冰河时期,但具体时间很难确定,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100年之后。

根据专家的分析,2024年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最热年份,地表温度的变化正在向极端发展。

结语 面对全球变暖的危机,我们不能再对高温问题掉以轻心。

高温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挑战。

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临界点的激活,避免地球陷入无法逆转的状态。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大规模超50度高温来袭!地球将走向绝境,2024年6大临界点或难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2024年7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雷斯特发出警告,极端高温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全人类即将面临的气温困境。

这个夏天全球各地持续升温,50度以上的超高温在多地频频出现。

北半球的夏天才刚刚起步,各地的气温就“争着”破了记录。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气温极有可能突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不禁让人担心,地球是否会在2024年跨过气候变化的临界点,走向难以挽回的危险境地? 极端高温席卷全球 进入2024年,全球高温肆虐,气温屡创新高。

这个夏天,除了大家熟悉的阿三哥印度,极端高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强度席卷世界各地。

单说7月的中下旬,科威特多地气候突破了50℃的高温,气温峰值一度达到了52℃。

要知道,科威特历史上的最高温度也不过是53.5℃。

无独有偶,伊朗南部、伊拉克巴士拉等多个地区的最高温都突破了50℃的大关。

要知道,在近50℃的高温下,人体的心率和心脏负荷都会增加,发生热射病的概率大增。

然而,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中东地区,而是全球各地夏天的常态。

东南亚各国5月份就迎来创纪录热浪。

泰国热浪导致至少30人死于中暑,气温飙升至50度,学校被迫停课。

马来西亚多地气温突破40度大关,并伴随着严重的空气污染,民众苦不堪言。

非洲大陆同样难逃高温侵袭。

阿尔及利亚7月录得51度高温,逼近非洲54.4度极端高温纪录。

博茨瓦纳等国也都出现破纪录高温,干旱随之而来,农作物歉收,野生动物大量死亡。

欧洲南部各国饱受酷暑煎熬。

西班牙7月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热的一个月,葡萄牙、意大利多地气温突破45度。

持续高温引发多起森林大火,烧毁万亩林地,上千人被迫撤离家园。

在遥远的南美洲,高温的阴霾也无处不在。

阿根廷、巴拉圭等国气温一再逼近40度,多条河流水位下降,水力发电受阻,多地不得不实施限电。

极端高温正以一种令人胆寒的态势在全球蔓延。

伴随着热浪的,还有接踵而至的干旱、洪水、山火等灾害。

英国《自然》杂志预测,2024年可能比更热,可能会发生更多极端气候和事件。

双重变暖因素叠加 ,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42摄氏度,这是一个新的气候变暖里程碑。

过去8年,全球地表温度连创新高。

而2024年,这一纪录极有可能再次被打破。

2024年,除了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我们还面临另一个变暖推手——厄尔尼诺现象的卷土重来。

这个发源于赤道太平洋的海水异常增暖事件,被称为“终极天气制造者”。

它可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干旱区域更干旱,洪涝区域更洪涝。

强厄尔尼诺通常每15-20年发生一次。

上一次它的到来,还是在2016年。

而2024年,多个权威机构的预测高度一致:强厄尔尼诺重返已成定局。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24年冬季有70%的概率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而它的破坏力,很可能要等到次年夏季才会完全显现。

1998年和2016年,长江流域的两次大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发展次年。

一些气候专家担心,如果天达到强厄尔尼诺标准,长江中下游再度遭遇洪涝灾害的风险将空前高涨。

全球变暖与厄尔尼诺这两大变暖因素叠加在一起,极可能在明年制造一个“完美风暴”:在双重暖化效应下,2024年很可能会成为人类有温度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创新高的概率超过60%。

气候临界点告急 在气温频频打破极值的背后,一个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那就是地球的气候系统,正逐渐迫近危险的边缘。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15个气候变化的“临界点”,一旦跨过,地球环境将发生不可逆的巨变。

而令人担忧的是,其中9个已经被激活,它们分别是: ①北极海冰:融化速度远超预期,最早或在2030年迎来第一个无冰夏季; ②格陵兰冰盖:加速消融,每年流失约2800亿吨冰,海平面上升潜力巨大; ③西南极冰盖:变得不稳定,正加速崩解,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海平面上升; ④北方森林:正遭受严重干扰,每年损失林地面积相当于1.5个奥地利; ⑤亚马逊雨林:濒临临界点,面积已缩减17%,三分之一区域已不再吸收碳; ⑥永久冻土:正在加速消融,释放出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 ⑦大西洋环流:减速趋势明显,一旦崩溃,欧洲将进入新冰河期; ⑧珊瑚礁:全球一半珊瑚濒临灭绝,大堡礁白化加剧,90%面积受损; ⑨海洋酸化:海水酸度已上升30%,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这些临界点如同绷紧的琴弦,时刻都有可能断裂。

而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恶化,更多的临界点正在迫近极限。

专家警告说,到2024年底,可能会有六个以上的临界点被突破。

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地球气候系统全面崩溃将成为灾难性现实。

更可怕的是,临界点一旦被打破,其影响就将不可逆转。

亚马逊雨林一旦退化为热带草原,北极海冰彻底消融,格陵兰冰盖全面崩塌,一切都将覆水难收。

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还能不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

极端天气冲击农业 高温还有一个更具破坏力的影响:它正在冲击着人类的粮食领域。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南美洲多国遭遇严重干旱。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减产达30%以上。

玉米产量也惨遭腰斩。

两国的粮食欠收,直接导致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暴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一度突破每蒲式耳16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2024年,这种粮食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拉尼娜现象有高达70%的几率在2024年夏秋季节再度来袭。

如果南美洲再次遭遇严重干旱,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掀起新一轮巨浪。

与此同时,高温正在加速蚕食其他农产品产区。

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越南遭遇了10年来最严重干旱,导致咖啡种植面积骤减,国际咖啡价格上涨。

仅4月份,咖啡价格就上涨了13%。

预计因为越南咖啡减产,下半年价格还将进一步走高。

极端天气还在扰乱农业生产节奏。

欧洲多地在6、7月份出现破纪录高温,导致小麦等农作物提前成熟。

农民被迫提早收割,但过快的生长速度导致籽粒不饱满,产量和品质均受影响。

法国农业部预测,2024年该国小麦单产将比往年下降7%。

2024才过半,极端高温、干旱、洪水、野火等灾害性事件已经让全球吃尽苦头。

古特雷斯警告说:“气候变化正在摧毁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倾听大自然发出的求救信号。

” 人类引发的全球变暖,终有一天会反噬自身。

如果不加以控制,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将失控。

到那时,任何适应和减灾措施都将失去意义。

要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内,就必须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加快向清洁能源过渡,停止毁林,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而这,你们觉得能做到吗?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24-07-26《古特雷斯:7月21日、22日和2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三天》 2.环球网.2024-07-04《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正式发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 3.时代周报.2024-04-30《多地遭遇暴雨洪灾、极端天气频发,2024全球气温或创新高》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