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近日两位潜水探险者下潜到黑龙江镜泊湖,在湖中拍摄下了罕见的“淡水鱼风暴”现象。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湖中光线充足,湖水透明度非常高,大量的淡水鱼聚集游动,宛若在水中形成了风暴一般,场面非常震撼。
视频拍摄于三月中旬的镜泊湖黑龙潭,画面中的鱼类有鲤鱼、胖头鱼、黄颡鱼、鳜鱼等,鱼类资源多达几十种。
由于水下能见度极佳,10~20米范围内的鱼群清晰可见,这种景象在国内的淡水湖中实属罕见。
镜泊湖为何会出现淡水鱼风暴?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火山堰塞湖,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湖面东西最宽处约5公里,南北长45公里,该湖平均水深约有40米,最深处有62米深,储水能力非常强。
根据镜泊湖环境监测站给出的数据,湖泊面积约95平方公里,库容为16.25亿m³,年均蓄水量为11.44亿m³。
除了水深水多之外,镜泊湖还是黑龙江很有名的淡水鱼库,冬捕开渔时期一张红网曾打捞上86万斤渔获,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在上世纪80年代的《黑龙江省渔业资源调查》中,镜泊湖中的鱼类共发现有40种,除了青草鲢鳙等人工放养的鱼种外,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土著鱼种,包括狗鱼、东北雅罗鱼、鲌鱼、江鳕、黑龙江鲤等等。
为了摸清镜泊湖中的鱼类家底,金志民等学者在2010年再度深入调查,通过网捕、访问周边渔民、蹲守农贸市场等多种形式记录物种,最后共发现43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种有15种。
所以,镜泊湖中的鱼类确实非常多,央视所报道的“几十种鱼类资源”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这也是湖中出现“淡水鱼风暴”的基本条件。
综合来看,“鱼风暴”的出现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首先,湖区环境优越,鱼类储量多。
从高空俯瞰,镜泊湖湖岸线绵长,湖汊湖湾众多,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栖息。
全湖饵料充足,生物承载力巨大,因此鱼的数量非常多。
专家曾做过估算,按照镜泊湖的饵料基础,平均每亩水面理论上可产35公斤商品鱼,全湖年产量可达3500吨以上。
其次,水体透明度高。
张祺是“鱼风暴”的发现人之一,他曾深潜过国内很多水域,对镜泊湖黑龙潭的透明度深有感触。
国内水体较清的淡水湖,其透明度一般为5~8米,透明度较低的只有1~2米。
根据目测,镜泊湖黑龙潭处的透明度“至少十几米往上”,估计有“二十多米将近三十米”。
理想的水深、理想的透明度为拍摄下“鱼风暴”提供了重要条件。
再次,冬季和初春时节,鱼群更加集中。
镜泊湖的水位和蓄水量并非一成不变。
每年3-4月份牡丹江干流、大梨树沟河等入湖河流流量变小,镜泊湖因此进入枯水期。
此时的镜泊湖蓄水量较少,鱼群密度较高。
最后,人工放流功不可没。
为发展渔业经济,人工放流已成为保证冬捕产量的主要手段,投放的鱼苗主要是鲢鱼和鳙鱼。
鲢鳙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有聚群习性,放流的群体大多是统一的规格和鱼龄,因此很容易聚群游动。
另外,2020年湖区还放流了50万尾红尾鱼(蒙古鲌),年放流了40万尾,这种鱼在繁殖期亦有集群习性。
那么,镜泊湖里的鱼又为何会出现聚群行为呢?鱼类的聚群形态一般呈团状,同体积下的表面积较小,有利于躲避外围捕食者,提高种群的生存几率。
同时,鱼群聚集成团状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内的食物资源。
但“鱼风暴”只出现在水位较深、容量较大的湖库内,比如三峡水库和千岛湖,当然,镜泊湖也满足所有的必要条件。
当地人称湖中有“巨鱼”,可能是什么?
在一些古老的湖泊中,往往流传着与水怪、巨鱼相关的传闻,比如喀纳斯湖水怪。
上世纪80年代,喀纳斯湖的水怪曾轰动一时,很多人都声称在湖面上看到过巨大的阴影,长度是游船的两倍,背部呈黑色,有时会掀起巨浪,整个船甚至都跟着颠簸起来!
根据新疆大学生物系专家的分析,喀纳斯湖水怪有可能是一种名为“大红鱼”的凶猛鱼类,学名为哲罗鲑。
据记载,目前已知的最大哲罗鲑体长为2.1米,体重105公斤,该鱼种的寿命估计在55龄以上,很可能是水怪的原型。
哲罗鲑鱼和潜水员的对比
而在黑龙江的镜泊湖内,相传也存在着“巨鱼”。
据《黑龙江年鉴》的社会生活栏目记载,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巨鱼”的水生生物曾频繁出没镜泊湖。
据见闻者反映,巨鱼在湖面游动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有5米多长,半米多高,脊背滚圆,体色为黑色。
“巨鱼”的真实身份目前不得而知,但根据湖中的鱼类名录来看,确实有些鱼类能长到米级以上,比如哲罗鲑和狗鱼。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镜泊湖的特殊之处。
作为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的地质结构以玄武岩、珍珠岩、花岗岩为主,地质学年龄非常古老,湖底有丰富的地热能。
镜泊湖的黑龙潭就更加特殊了。
镜泊湖冬季的平均气温在零下20℃以下,冰层厚度可达70~100公分。
但黑龙潭却从不结冰,湖水温度常年保持在8℃左右,水深越深,水温就越高,水底的温度在10℃以上。
黑龙潭不结冰的秘密就在于湖底不断喷涌出的热泉,使得这里的水温高于别处,从而形成了“水冰相接”的奇观。
如果地下出泉口在镜泊湖内广泛存在,那么湖底就可能形成“小生物圈”或者“局部小生态”,类似于广西死水湾的“深水鱼库”,这可能酝酿出不为人知的生命奇观。
事实上,两位潜水员在水下机器人的帮助下,也确实发现了黑龙潭底部存在的“神秘世界”:巨大的水下洞穴。
这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一般出现在广西等地,在北方地区确实非常罕见。
哲罗鲑、狗鱼还是未知生物?
镜泊湖的“巨鱼”不止一次地见于报端,这也给湖泊增添了神秘色彩。
据牡丹江晨报报道,2006年5月,一条大鱼在距离岸边六七十米远的湖面上现身,鱼背露出水面超过20公分,长度估计在7米以上。
但“巨鱼”的脊背上并没有发现鱼鳍,也看不见头部与尾部。
大约五分钟后,这条来历不明的生物游出了20米远,最终向下沉入湖中。
后来又有一些人遇上一次,那次同时出来两条大鱼,小的有七八米,长大的有十四五米长,因为湖上的中型客轮有12米长,当时看到的那条大鱼要比客轮长出一大截,估计大的那一条有3000斤重。
2012年7月13日,一位来自江西的游客称,当时他正在吊水楼欣赏美景,突然看到湖面掀起了大片水花。
伴随声响出现的还有一个圆滚滚、黑悠悠的水怪,足足有二十多米长,潜水及上浮的时间长达一分钟。
从游客的描述来看,哲罗鲑或者狗鱼似乎都“难以胜任”。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哲罗鲑也只有2米多长,远远达不到7米或者十多米的规格。
至于狗鱼,国内的常见种是白斑狗鱼和黑斑狗鱼,一般体重为1~2公斤,体长为60公分左右。
国外有钓友曾捕获过30~35公斤,约70龄的巨型狗鱼,但这和3000斤重的水怪还是相差太多。
从目击者描述的外观特征来看,“巨鱼”真实身份也有可能不是鱼,因为其脊背呈弧形,表面非常光滑,看不到尾鳍和背鳍,体表也没有鳞片。
所以,“巨鱼”也有可能是某种未知生物。
有专家认为,“巨鱼”的真实性存疑。
牡丹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表示,“巨鱼”是未知生物的可能性很低,这么巨大的生物需要充足的食物供应,镜泊湖水域面积虽然大,但是鱼虾储量有限,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所以,这种生物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并不高。
当然,这些谜团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调查。
在探索大自然的同时,对未知现象仍需充满敬畏,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考证,相信“巨鱼”的真相终将被揭开。
关于镜泊湖的“巨鱼”,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那么常见家居摆放物件有哪些?下面让本期风水摆件为你解析。
八卦平光镜 一直以来八卦镜都是用来化煞、辟邪之用的,主要是挂在大门口,可以阻挡一些不良建筑形状带来的影响,其实八卦平光镜还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作用,它摆放在屋外还有一定的旺财功效。
财神爷 财神爷自古以来就是派发财宝的神仙,所以在年节的迎春纳福期间,中国人家中都会贴上一幅财神像,以此来招财。
当然财神也有文财神、武财神之分,文财神不能面向门口摆放,而武财神是要向门口摆放的。
泰山石 如果房子有缺角,对家宅会有很大的影响。
缺西北东北不利男性的事业、身体、后代,缺东南西南不利女主人。
如果居家格局有缺角,可以用五岳之首吸收亿万年精华之纯泰山石,来化煞,消除干扰,祛除杂念,调节室内气场的能量,让居住者更加专心工作,争取成功。
五帝钱 五帝钱是清朝五大皇帝顺、康、雍、乾、嘉的钱币组成。
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内方代表地,中间的皇帝年号代表人。
它能获得天地人之气,利财,化煞,辟邪、镇宅。
铜钱性刚,五行属金。
铜比金银更能吸收气场的能量,对化煞有很强的作用。
在客厅、办公室等地方可以放置一串五帝币,可以增加宅子的旺气和财气,趋吉避凶,还可以化解开口煞。
鱼缸 “山主贵,水主财”,鱼缸有很强的催财作用,想求财可以选择在家中摆放,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水也是双刃剑,如运用不当,不但不能旺财,而且会损财损丁。
因此摆放鱼缸一定要请明师量度方位,不可随意摆设。
常见家居摆放物件推荐,鱼缸有很强的催财作用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