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未解之谜都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其中,就包括位于秘鲁的纳斯卡文明之谜。
这个位于南美洲大陆,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文明,让无数探险家和考古学者为之倾倒。
特别是那些庞大而神秘的地画作品,多年来,更是吸引着人们的不断寻觅和研究形成这些画作的原因跟方式,但始终,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纳斯卡平原地处秘鲁的南部地区,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有着长达三百米的人物以及动物的画像、形状和线条等。
这些巨型画作覆盖了五百平方千米的土地,其规模令人震惊。
这个地方是美国的科里克博士在1939年发现的,如果,乘飞机从空中俯瞰平原上的画作,这些雕刻在沙漠上的线条,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点模糊难辨。
但是,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可以依稀分辨出这些精心绘制的美丽图案。
因此,巨画在被发现的时候,立刻引起了考古界的震惊,许多考古专家来到这里进行深入的研究。
随后,更多的线条和画作被人们陆续发现。
而对于这些画作的构成、含义等,更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科学家,以及大量的考古爱好者进行分析和解读。
在历史上,对于纳斯卡线图的解释和分析版本众多,有人认为:这是印加古道;还有人觉得:这是灌溉工程或者是乘坐原始热气球欣赏的图形;更有人进行了喜剧色彩的解读,说:这是外星飞行器的着陆跑道。
总之,各种说法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二战后,来自德国的女教师马里亚· 赖歇第一次对纳斯卡以及邻镇帕尔帕外围的线条、图案,进行了系统性的勘察。
赖歇在1998年去世,她用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不遗余力地对这些地画进行保护。
她坚定捍卫着这些线图,防止其受到人为的损害。
而如今,地画的管理者们,也继承了她的精神,哪怕是科学家,也很难靠近位于纳斯卡西北平原边缘的那些非常著名的动物图案。
虽然,赖歇在保护地画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她的地画线条代表天文图方位的理论,却遭到了人们的普遍否定。
从1997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对地画进行研究,由秘鲁和德国合作建立的纳斯卡文明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主要对本地区的古人类行为和文明发展等诸多事宜,进行科学研究。
都知道,纳斯卡文明崛起于群峰环绕的小盆地之中,十条径流从东边的安第斯山脉流下,但是,由于秘鲁南部以及智利北部的沿海地带,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域之一,所以,其中的大多数河流,在一年中都有一段时间处于干涸状态。
但即便如此,这里依旧成为了孕育文明的摇篮,更是古时候人类的居住地。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很简单,这里有水。
在过去的5000多年中,纳斯卡地区的小气候经历过非常激烈的变动。
而地处南美洲中部的纳斯卡平原,由于,受到玻利维亚高压向北移动的影响,会在安第斯山脉西坡形成较多的降水。
但是,当玻利维亚高压向南移动之后,降水就会减少,从而,使纳斯卡山谷中的河流变得干涸。
虽然,这里的生存条件非常艰苦,环境也很艰险,但是,却并没有妨碍纳斯卡文明的诞生,且在这里繁盛传承了八个多世纪。
此外,大约从公元前200年前后,在之前帕拉卡斯文明的基础上,聪明的纳斯卡人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在沿河谷处定居,开始了农作物的种植。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还不少,包括:棉花、豆类、薯类、蛋黄果、短穗玉米。
除了种植技术以外,纳斯卡人的另一项闻名于世的技术就是制陶。
他们依靠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发明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粘土调和后与十多种颜色的矿物颜料进行混合,然后,涂抹在陶器表面。
这种技术只需要涂抹薄薄的一层,就可以让颜色烧入陶体,这样的陶制品被称作“特略匾”。
在这些陶器作品中,主要表现了纳斯卡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些文化习俗。
它们造型美观,设计精巧,包括了人物、动物以及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是非常精致的陶艺作品。
卡瓦奇是早期纳斯卡文明的神权之都,该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发现并挖掘。
那里布满黄沙,整个圣城占地面积在150公顷左右,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城内建筑包括土坯金字塔、大型庙宇、祭台等标志性的建筑,同时,还拥有通过台阶以及走廊相互连接构成的精密网络。
然而,让人们惊叹的是圣城中的灌溉系统。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卡瓦奇东边15公里外的地下奔流着纳斯卡河水,到了城门口后地下水就出现在了地表,形成了涌泉一般的出水口,这在史前堪称神迹。
其实,关于秘鲁纳斯卡的文明遗迹还有很多,比如:他们的祭祀和宗教礼仪,祭祀器物中前额被凿出孔洞的头颅,以及几乎遍布了每个村落的地画等等。
这些都给纳斯卡文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人为之细心研究,不断探索。
参考资料:
【《纳斯卡线条》、《南美文明古国秘鲁》】
安第薪山地区的骆马。
由于欧市和美国家大量收购其皮毛,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的短短十几年里,容马被率杀750余万,该物种一度处于硬危状态。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山势雄伟,绚丽多姿。
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800余干米。
它額临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由几列相互平行的山脉组成,贯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网根廷等7个国家。
这条山脉既高又陡,平均海拔在3000以上,超过600%的高峰有50多座。
这里不但有众多的钢矿火山,也常发生让人却步但又壮观非常的雪崩。
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洲直延伸到南美洲,全长1.8万千米。
安第斯山脉许多高峰山顶终年积雪,位于玻利维亚西部的汉科乌马山为其最高峰,海拔7010米,也是西半球最高峰。
南美洲以拥有众多的活火山面阳名,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
位于智利中部的图蓬加托火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上海奥努阿特拔最高的活火山。
在火山区,自天白云嫁绕、晚上火光冲天,景象十分壮观。
此外,安第斯山地区还分布着大片茂密的森林,是亚马逊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
它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铜矿,深入地表以下1200米,庞大的地下坑道总长超过2000千米。
从安第斯山脉发源的冰川,在阿根廷境内有13条,最著名、最壮美的就是贝利托莫雷诺冰川,该冰川高达70米,绵延30千米,总面积达257平方千米,仅冰壁前端就宽4千米,高约50米。
它也是阿根廷最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从太空俯瞰安第斯山脉,看到的是一幅白蓝相间、清澈明净的构图:白色条状区域即安第斯山脉,蓝色部分为太平洋。
站在它的身旁,你能瞬间领悟到“壮美”一词的全部美学含义:高耸人云又终年积雪的山峰,城墙般厚重又洁白的冰川,白云缭绕又会火光冲天的火山…安第斯山脉,造物主的绝笔!阿根廷的菲茨罗伊峰几乎全年都笼罩在云雾之中,被当地的特维尔切人称为“乔坦” ,意即“吞云吐雾的山"。
云消雾散的时刻自是难得,其真容自然就很难目睹,能如此清晰地见到它这种面目的人真是有幸了。
山脉,是构成山体的主体部分。
所谓山脉,是对相连山体的统称,从成因上分为褶皱山脉、火山山脉。
多数是由于板块相撞挤压形成——这些被称为褶皱山脉,以喜马拉雅山为例,它是亚欧板块受印度板块的挤压而形成。
火山,一般为独立山峰,但一系列连续火山活动会形成很多火山山峰相连,成为火山群山脉,如夏威夷群岛山脉。
除了陆地山脉,还有海洋山脉,如中央海岭,最长的是大西洋的中央海岭,也叫洋中脊,长达80000公里。
我们一般说的山脉,仅指陆地山脉。
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陆地山脉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陆地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长达约7500公里。
山脉以绵长而著称,那么,地球上较长的山脉,除了安第斯山、喜马拉雅山,还有哪些?我们通过地图来解读世界最长的十大山脉。
除了山脉,还有另一个常见的词语——山系,是对许多山脉组合成的山体的统称,如喜马拉雅山系(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甚至有人将横断山也划入喜马拉雅山系)、昆仑山系(包括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等)、科迪勒拉山系(以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为主体,包括北美海岸山、内华达山等)、阿尔卑斯山系(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等)。
注意:本文所说的十大山脉,指的是某一列山脉,而非山系。
十大最长山脉第一名:南美洲,安第斯山,约7500公里位于南美洲的西岸,约7500公里长,200至700公里宽,平均海拔约4000米,跨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7国。
安第斯山脉中又有高原,如玻利维亚高原,也叫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世界海拔高度仅次于青藏高原的高原第。
安迪斯山区代表性的大城市有基多、波哥大、阿雷基帕、麦德林、苏克雷、梅里达市和拉巴。
安第斯山脉最高峰是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是美洲第一高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火山。
十大最长山脉第二名:北美洲,太平洋海岸山脉,约6100公里纵贯北美洲西海岸的山脉,从阿拉斯加南部延伸到墨西哥中部,太平洋海岸山脉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温带纬度冰原。
最高峰是海拔5959米的洛根峰,是加拿大最高峰和北美洲第二高峰,仅次于阿拉斯加的迪那利山。
十大最长山脉第三名:北美洲,落基山脉,约4800公里是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脉,从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横越美国西部,直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和其平行的有太平洋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脉及内华达山脉。
最高峰是海拔4401米的埃尔伯特峰。
十大最长山脉第四名:南极洲,横贯南极山脉,约3500公里南极大陆的三个主要山脉之一,从维多利亚地延伸到威德尔海总长度3500公里,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之一,该山脉将南极洲分为东部南极洲与西部南极洲。
平均海拔达4,500米。
山脉的支系有艾伯特王子山脉等。
十大最长山脉第五名:大洋洲,大分水岭,约3500公里是澳大利亚东部新南威尔士州以北山脉和高原的总称,位于澳洲东岸,自新南威尔士州以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北起约克角半岛,南至维多利亚州,海拔一般约800-1000米。
最高峰为海拔2228米的科修斯科峰,是澳大利亚最高峰。
十大最长山脉第六名: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约3200公里南起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北至加拿大纽芬兰、拉布拉多省,最北部余脉延伸到魁北克加斯佩地区,最高峰为海拔2037米的米切尔峰。
十大最长山脉第七名:亚洲,天山,约2500公里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的中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等四国。
唐朝时名折罗漫山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7435.3米,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第二高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十大最长山脉第八名:亚洲,昆仑山,约2500公里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东与巴颜喀拉山脉和阿尼玛卿山(积石山)相接,北邻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5500至6000米,西窄东宽。
最高峰为海拔7719米的公格尔山。
十大最长山脉第九名:亚欧分界,乌拉尔山,约2500公里俄罗斯中西部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它与乌拉尔河一起,将欧亚大陆分开,海拔最高点位于北部的Poznurr,海拔1895米。
十大最长山脉第十名:亚洲,喜马拉雅山,约2400公里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
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以上为世界最长的十大山脉,长度而论,拥有最多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喜马拉雅山,仅跻身第十。
跟前十最长山脉相比,阿尔卑斯、大高加索、斯堪的纳维亚山等著名山脉,有点小巫见大巫。
毕竟,位于欧洲的它们,延伸范围有限。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