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发生的地质活动与人类息息相关。
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海底地震可能进而引发海啸,地底岩浆喷发遮天蔽日,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冲击泰国喀比(引用自维基百科)
而从地壳升上来的地下水经由地热加热而产生的温泉,也成为人类游览放松的去处。
日本露天温泉(来自维基百科)
不过现代地质活动引起的国家领土争端,却并不多见。
然而地中海中有这么一个小岛,却几次引起了数国争端。
费迪南德岛在地中海中的位置(截图自谷歌地球)
神秘岛浮现
大陆漂移是决定陆地分布的首要因素。
时代的变迁中,大陆漂移没有受到政治家和军队的过多关注,因为板块构造理论让我们知道,板块的运动是异常缓慢的,人类的文明史还远远没有到地球运动计时的一个单位。
不过,有时候这种情况也会出现例外,我们把目光放到公元1831年,那年夏天,距离“神秘幽灵岛”不远处的小镇夏卡观测到6月28日到7月10日的一段地震活动。
濒临地中海的小镇—夏卡(引用自维基百科)
7月4日,小镇中弥漫着一股硫磺的气息,甚至可以让银器变黑。
7月13日小镇居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缕浓烟,起初他们认为是轮船着火。
当天,双桅横帆船古斯塔沃号经过此区域,观测到海底中泛起气泡,当时的船长认为是海怪出没。
另一艘船则向海事管理部门报告了海中漂浮的大量死鱼。
到7月17日,一个成型的小岛已经形成。
四国争岛
在发现费迪南德岛以后,这里的主权先后被4个国家争夺。
最早宣示主权的是英国,尽管只有几块石头,但英国海军认为此处是控制地中海航线的关键地区,因为它比马耳他更靠近欧洲大陆。
英国舰队立刻登陆了这座岛屿,以时任第一海军大臣詹姆斯·格拉汉姆爵士将其命名为格拉汉姆岛,并在岛上插上了英国国旗。
英国海军军舰在小岛周围巡弋(来自维基百科)
然而西西里王国国王费迪南多二世也意识到了此岛的重要性,并向此岛屿派遣了护卫舰埃特纳号。
西西里国王费迪南多二世(引用自维基百科)
法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普雷沃斯特将此座岛命名为尤利亚(Jupa)岛,因为他是在7月(July)观测到这座岛的。
法国地质学家康斯坦特·普雷沃斯特(引用自维基百科)
西班牙也对其宣示了领土主权,一场外交纠纷就此展开。
该岛靠近意大利和西班牙,有较强的战略意义,且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对该岛的控制来保证其地中海航线。
神秘岛消失
火山喷发让费迪南德岛的周长增大到约4公里(约合2.5英里)。
该岛最大时(1831年7~8月),它的周长达4800米,最高海拔63米,在其中有两个湖,最大的一个湖周长20米,深2米。
就在争端似乎愈演愈烈的时候,1831年12月8日,这个引发争议的“罪魁祸首”却突然神秘失踪啦!四国争端也随之戛然而止。
时而浮现的神秘“幽灵岛”
2000年,该岛附近的地震活动变得频繁,火山学家推测此处有可能火山爆发并使此岛重新露出水面。
为了防止1831年类似的领土纠纷,意大利潜水员提前潜入水中在岛上插上了意大利国旗。
意大利潜水员在费迪南德岛水下放置旗帜(引用自网络)
目前,此岛的战略意义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强,因此其不太可能引起领土主权纠纷,如果该岛再度浮出水面,它的主权将很有可能归属意大利。
但是这座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时常神秘消失的小岛,还是为欧洲人民带来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些作家也以此为背景搞起了文学创作。
大仲马及儒勒·凡尔纳等作家都曾经从这里获得创作灵感。
幽灵岛的地质学
也许,我们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神秘岛,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种时现的小岛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多数地质学家把小岛的成因归结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
火山喷发时,喷出来的碎屑物质和熔岩在海底冷却、凝固、堆积起来,随着喷发物质不断增多,堆积物高出海面的时候,就生成了一个新的岛屿。
至于小岛的消失,则是因它是由火山喷发碎屑构成的,所以意味着它极易被海水侵蚀。
一个于2006年放置在海底岛屿上的地震仪于2007年回收
(引用自维基百科)
费迪南德岛位于地中海西西里岛与突尼斯之间的一个火山地带。
此处有许多海底火山,并且形成了许多火山岛,如潘泰莱里亚岛。
位于意大利南部的潘泰莱里亚岛(引用自维基百科)
费迪南德岛的火山活动最早于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时被发现,再一次提到它是在公元200年。
地震、蒸汽柱和热气泡等种种迹象都证实,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这个摩擦点上,火山活动一直在持续。
地中海大地构造位置图(引用自维基百科)
与著名的维苏威火山(Vesuvio)、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一样,费迪南德岛的形成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
维苏威火山喷发瞬间(引用自维基百科)
非洲板块的运动速度,据估计大约是每年2.15厘米。
按这个速度运动下去,非洲大陆将在大约65万年之后撞上西班牙的南角,而使地中海封闭。
非洲板块富含水分的洋壳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其中的水分挥发,使得俯冲带后部的上地幔融化,较轻的物质上升在地壳的薄弱处形成了弧后火山。
而火山活动在人类活动尺度上,表现为间歇性的,所以就有了时长消失而又突然浮现的神秘岛。
唉,这么富有传奇神秘色彩的小岛,被地质学家解剖以后,就变得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参考文献:
(1)Owen, Richard. Italy stakes early claim to submerged island. Times Onpne. London: Times Newspapers Ltd. November 27, 2002
(2)Notes sur l’ile Jupa pour servir a l’histoire de la formation des montagnes volcaniques" in Mémoires de la Soc. Géol. de France, 1835
美编:高欣欣
校对:张 崧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死后有生命,但许多人声称有传闻作为证据。
据英国《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3月2日报道,大概40多年前,一位名为兰德尔(Randall)的男子因心脏病发作而短暂死亡,经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最终死而复生,与死神擦肩而过。
苏醒之后,兰德尔讲述了他这段“死而不亡”的神奇经历。
他对濒死体验研究基金会(NDERF)的研究人员说:“我当时有一种特别清醒的认识,能够意识到我在病床上的位置,能够感知到地球的运动...... 我冷静地意识到我周围的每个人以及他们在做什么,并且我和我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任何联系。
我也知道自己正在去往下一个境界的路上,但这种感觉难以言表。
我丝毫没有任何恐惧,而是怡然自得地坦然接纳,因为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过渡状态。
” 兰德尔的这种经历通常被称为“濒死体验”(NDE:Near-Death-Experience),是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以及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
它和人们临终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
同时濒死体验也是人们遇到危险时的一种反应。
最初的濒死体验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雷蒙德·穆迪 (Raymond A. Moody)博士写了《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一书,里面收集了一系列濒死体验的叙述,至少有一部分学者相信穆迪书中收集的例子是真实的。
另一个康涅狄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对濒死体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常见的濒死体验叙述归纳为五个阶段,分别命名为:平静、灵肉分离、进入黑暗(隧道)、见到光明、进入光明。
大部分濒死体验叙述都并不包含这五个阶段的全部,而只是包含其中的几个。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濒死体验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被正式纳入了西方主流医学与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范围。
来自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此前在临床上诱导老鼠心脏骤停,同时监测老鼠的大脑活动。
结果他们惊奇地发现,在生命的最后30秒,大脑活动激增。
密歇根大学分子和综合生理学副教授、神经学副教授吉莫·博尔吉金(Jimo Borjigin)博士说,"这项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研究,是首次针对濒临死亡的大脑的神经生理状态而开展的研究工作。
从本质上讲,如果大脑更活跃,则人们可能会产生较为生动的幻觉,从而导致他们相信自己已经看到了来世。
我们在心脏骤停期间发现大脑中存在一些意识活动的迹象,这种预测已经得到了部分研究数据的证实。
” 尽管各国科学家在此领域业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迄今为止,现代科学尚未能够合理解释为何有些人会经历濒死体验。
从客观角度而言,这并不表示科学解释是谬误的,只能说明濒死体验是一种复杂、主观并饱含情绪化的体验。
濒死体验就是这样一门边缘上的学问,它与医学、心理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迷幻药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我们去解答。
图片来源:MSN,英国《每日快报》,密歇根大学官网,维基百科等 本文选题:金戈帝企鹅。
编辑:Hungary2001
可是,这样一来,就难免有些地方被落下了,这就不得不提到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让科学家头疼不已的神秘岛屿——幽灵岛。
要说起幽灵岛,得从南太平洋的小拉特岛说起。
别看它地方不大,名气可不小。
据说这小子在1890年的时候,还冒出来过49米高呢!嘿哟喂,好几个哥哥都没它高,结果到了1898年,拉特岛儿这家伙又钻回海底去了,你说这叫个啥事儿? 不过,拉特岛儿还是有点儿自尊心的,在隔壁震颤大海的1967年12月,这小子又冒出来吓唬小孩儿。
1968年,拉特岛儿又不见了踪影。
就这么来来回回,就跟跟你玩躲猫猫似的,一会儿露出头,一会儿躲起来。
于是大家开始嘲笑它,哎呀,你看你,像不像那个传说中的幽灵岛啊?拉特岛儿挺受打击,过了几年又出来证明自己,到了1979年6月,它终于从水里戳出个脑袋来装聪明。
大家伙儿看着它这顽皮模样,笑得前俯后仰,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幽灵岛。
不仅拉特岛儿这么调皮,爱琴海的桑托林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汤加海沟附近的海域也都有过幽灵岛的踪影。
甚至挪威海域摆谱都看见过幽灵岛的鬼祟行为。
特别要说说的是那幽灵岛在上世纪初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露脸儿的事儿。
一位略带沧桑的英吉利船长眼睛一亮,看到那儿好像有片岛屿。
哼哧哼哧地划过去,眼看就要碰到岸边,眼镜儿上的树脂镜片儿反光儿,岛屿却不见了。
哼哧哼哧往回划,发现岛上竟然有个罐头盒儿,于是他就在地图上画了几笔。
200年后,自称“叶尔玛克”破冰船老板的玛卡洛夫上将带着一帮探险队员来到那里。
他们发现了那片大陆,然后嘛,发现那个罐头盒子其实是个灰溜溜的土豆儿!过了些日子,这个诡异的居无定所的岛屿竟然再次浮出水面,竟然要抢风头儿。
后来船长开着小渔船路过那儿,看到那座才长大一点儿屁股,就急急忙忙缩回去的家伙,心里面也暗暗觉得神伤。
不过,幽灵岛这事儿,还得怪海底火山。
只要海底火山一动,海底就会冒泡,然后冒出一个岛来。
这个岛看似修建起来了,其实却是靠着海底火山管子里的气儿顶上来的,就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露,自然是晃晃悠悠的。
一旦海底火山停工休息了,气儿找不着了,那个所谓的“岛”也就慢慢软塌下来了!这么看来,那幽灵岛其实都是火山搞的鬼啊!那么科学家咋就不早点告诉我们呢?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