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6日9时17分和18时24分,土耳其先后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
据介绍,第一次地震发生时破坏力很大,约等于130颗原子弹的当量。
这让人们十分好奇,地震震级和破坏力是什么关系?地震震级又是怎么算出来的?中国地震局蔡晋安老师为大家精彩解读。
每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在新闻中间看到震级的信息。
有些网友就问:10级地震会发生什么事?到底有没有10级以上的地震?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地震震级的一些事。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因为爆发的突发性和对人类社会破坏的惨烈,给人们心理带来巨大恐慌。
人们用一个地震震级的概念,来度量地震的大小。
多数地震发生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断层的破裂,这就是说,地震发生时会释放能量。
这种撕开断层的能量,就目前人类的认识水平,还无法直接测量。
聪明的科学家就想了个办法,通过测量地震释放出来的地震波能量,来间接地反映地震能量。
所以地震震级表述的,就是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地震波的能量。
当一个地震发生后,往往大家都会听到震级和烈度的概念。
刚才说了,震级是根据地震时地震波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而地震烈度是对地震造成破坏程度的度量,它是由人的感觉、房屋和地形地貌破坏程度来决定的。
随着与震中的远近,一个地震可以划出多个烈度不同的区域。
举例来说,2008年发生了汶川地震,它的震级是8.0,但它的烈度可以从6度一直分布到11度。
那么地震震级怎么测出来的呢?
实际上,在19世纪末期,科学家就发明了近代地震记录仪器,来记录地震激发出来的波形,这为震级的测定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里科特和古登堡等人就发现,可以用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振幅跟相应的周期来计算地震震级。
这就是我们目前竟然听到的所谓“里氏震级”。
当然,因为地震有远近和深浅之分,因而科学家们也就用“近震震级”、“体波震级”、“面波震级”等等来表述。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震级还会饱和,又发展了“矩震级”。
目前我们中国参照国际震级标准,已经制定了自己的震级标准。
刚刚谈到的震级概念很抽象,所以我们将震级能量跟爆破当量进行对比,给大家提供更加直观的一些认识: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一个5级地震发生时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500吨左右的TNT炸弹量;一个6级地震释放能量就相当于“二战”期间,美国扔向日本广岛“小男孩”原子弹的能量大小。
大家知道震级越高,释放能量也越多。
地震每增加一个震级,能量就相差32倍。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2个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而一个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
还有一个现象,震级有“负震级”。
那么负震级表示什么意思,是不是能量亏欠?这得从0级地震的规定谈起。
我们早些时候在规定0级地震时,是用伍德·安德森短周期地震仪,在100千米处记录到最大地震幅值为1微米的震动,把它定为0级。
因此,我们的负震级,仅仅表示,观测到的最大地震幅值低于1微米,但还是有能量的。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气象领域对风力可以分为18个等级;地震领域将地震烈度可以分为12个等级,但是震级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明确的等级范围。
现今全球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9.5级地震。
那么能不能把震级往上划分到10级、11级呢?
科学家们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根据历史地震引发断层破裂长度的研究,一个7级地震引发断层破裂长度大约在30~60千米左右,比如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引发的断层破裂长度大约在40千米左右;一个8级地震引发的断层破裂长度大约在100~400千米左右,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引发的断层破裂长度大约在300千米左右。
如果这种经验认识是正确的话,照此外推,一个10级地震引发的断层破裂长度,大约在2万千米左右,而我们的地球周长大约是4万千米。
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一个10级地震,已经撕裂了半个地球,人类的生存环境都受到致命的威胁,那么震级再往上划分还有什么意义呢?
谢谢大家观看!
主播 | 蔡晋安 中国地震局副研究员
编辑 | 甄科
责编 | 高佩雯
出品 | 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十点科学
编辑:sdk
水瓶座,作为十二星座中的思想先驱,他们热爱自由、追求创新,对未知世界充满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旨在触动水瓶座内心深处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一、星际主题创意活动 未来科技展:邀请水瓶座参与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
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创意工作坊:组织一系列创意工作坊,如编程马拉松、3D打印设计、机器人制作等,让水瓶座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未来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科技、社会趋势、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水瓶座将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思想,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二、星际探索体验 虚拟现实星际旅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水瓶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星际旅行。
从地球出发,穿越浩瀚的宇宙,探访神秘的星系和行星,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星空观测活动:在晴朗的夜晚,组织一次星空观测活动。
水瓶座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和行星,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的细节,满足他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星际主题派对:举办一场以星际为主题的派对,邀请水瓶座穿上宇航服或未来风格的服装,享受一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狂欢。
在派对上,他们可以结交新朋友,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意。
三、激发创意的互动环节 创意挑战赛:设立一系列创意挑战赛,如设计一款未来交通工具、构思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等。
水瓶座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交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励。
创意分享会:邀请水瓶座分享他们的创意想法和经历,无论是科技发明、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小窍门。
在分享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创意市集:设立一个创意市集,让水瓶座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手工艺品、科技产品、设计作品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结识更多有创意的人才。
吸引水瓶座的因素 未来感与科技感:水瓶座对科技和创新充满热情,他们渴望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活动将深深吸引他们。
自由与创意:水瓶座热爱自由,追求个性与创意。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因此,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意挑战的机会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社交与互动:水瓶座善于社交,喜欢结交新朋友。
他们渴望在交流中分享思想,碰撞创意。
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和互动环节将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综上所述,“探索未来,激发创意的星际之旅”将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宴,旨在吸引水瓶座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历经漫长岁月的实践与探索,先辈们总结归纳出风水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关键要素,合称为 “地理五诀”,也就是觅龙、点穴、察砂、观水、立向,对应着龙、穴、砂、水、向这五个具象化概念。
从全球视野俯瞰,地球上的三大龙脉皆起源于昆仑山,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龙脉之祖,更是被风水师们尊崇为 “全球的生气之源”。
这股神秘的 “生气” 如同一股磅礴的能量,向东衍生出中国的风水主轴 —— 中脉,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之间;向西、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又分别辐射出三条气势恢宏的世界级大龙脉,即西大龙脉、南大龙脉、东大龙脉。
地球的三大龙脉 中国恰好处于这世界三大龙脉的交汇之处,仿若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汇聚着旺盛的 “生气”,也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完整保留古老文化的国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中独此一家)。
细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主体脉络诞生于中脉(昆仑山、秦岭)附近,神奇地与北纬 33 度线平行延展。
昆仑山主脉奔腾而下,途经祁连山、秦岭后一分为二,北支延伸入太行山化作青龙之象,南支则挺进大别山形成白虎之势。
中国的三大龙脉 放眼全球版图,昆仑山的左青龙恰似地球的东大龙脉,右白虎对应南大龙脉,而远方的太平洋岛链,如阿留申、勘察加等地,则如同案山般横卧。
东大龙脉高耸巍峨,凌驾于南大龙脉之上,恰合左青龙高于右白虎的祥瑞之象,再佐以低伏的案山、辽阔无垠的明堂,呈现出一派上佳的风水格局。
聚焦国内,长江悠然流淌于北纬 33 度线附近,它恰似被中国的 “中脉、南脉” 温柔相拥,蕴含着充沛的生气,与黄河并肩携手,共同孕育滋养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需注意的是,风水一说多存于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范畴,虽蕴含古人智慧与哲学思辨,但尚未有科学实证能全然支撑其超自然论断,我们当以辩证、理性之姿看待,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