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僵尸谜团

部队不公开的灵异事件 新兵摘下护身符行如僵尸

时间:2023-07-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部队这个地方能让人想到的就是阳刚之气和挥洒汗水之地,殊不知这么一个看起来阳光明媚的地方,也发生过闹鬼的事件,只不过大家肯定很少耳闻,这些事放在官方上,肯定不能明面上说的,所以我们今天就私下来看看闹鬼的这些事。

故事1

身边有个当过兵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军营中的真实事件,故事是这样的,话说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部队每年迎来送往周而反复,每年都有新兵入营为部队注入新鲜血液,每年也有老兵挥泪退伍。

话说有一年在欢送转业军人的欢送宴会上,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虽说部队有明文规定禁酒,但是在这种大型欢送宴上,部队领导也是默许了,小酌怡情只要不过分就好,朋友当时在步兵营,话说营中的兄弟彼此感情深厚,就要各奔东西了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止不住趁着兴头上多喝了几杯。

到点之后,部队熄灯,战士们就回营睡觉了。

可是有个要退伍的老兵,宴会上喝高了,心情澎湃,想临走前多看看这个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军营,抒发一下情怀,所以就无视熄灯的规定,擅自跑到连队4楼的活动室看电视去了。

不知不觉夜很深了,开始有了困意,于是就熄灯准备回宿舍睡觉,可是刚走出活动室没多远,听到身后传来动静,往回一看发现活动室的灯又亮了,以为刚才没关上电视就又回去了,再次关电视熄灯,可是诡异的是活动室的灯又开了,老兵心中开始犯嘀咕,后背发凉手心冒汗;

当他再次走进活动室的时候差点吓尿了,看见一个白衣女子披头散发的坐在电视前的椅子上,一面梳头发一面看电视,老兵吓的魂飞魄散逃回宿舍,拉着其他人去捉鬼,但是到了活动室以后,电视还开着,灯也亮着,但是刚才的女鬼已经消失无踪了。

后来,据说连队里的家具都换成了有辟邪效果的桃木家具,看来就算是血气方刚,阳气兴盛的军营里,也有不干净东西存在。

故事2

这也是听一位部队转业的老班长讲的真实故事,当过兵的都知道,新兵入伍的时候都要上交不相干的个人物件,尤其不允许佩戴饰品。

有年,有个新兵蛋子脖子上带了一条造型古怪的吊坠,班长勒令他摘下来,新兵吞吞吐吐地说这东西是护身符,从小带到大的,不能摘。

气的班长踹了他一脚把链子拽下来了。

当天夜里这个新兵就出事了,据说深夜外面一阵嘈杂,另外一个班的战士跑来和班长说有新兵逃跑,班长气的一边穿衣服一遍往外跑,原来就是白天带项链的新兵和5、6个人扭成一团,那场面简直就是武林高手以1挑10;

新兵瘦小的身躯似乎蕴藏着无穷的神力,几个人根本不是她的对手,新兵一脚把其他人踹出去2米多远,但是定睛一看感觉新兵不太对劲,脸色发青,眼睛直勾勾看着一个方向根本没有看人,班长几个健步上前制止新兵,伸手就掐住了新兵的脖子,但是感觉一股凉意漫布全身,而且那触感十分怪异,根本不像是人的皮肤,硬邦邦的像一具僵尸。

后来又跑来一大群战士把新兵迭罗汉一般压在了地上五花大绑。

后来新兵一直发高烧说胡话,就像被附身一般,班长见情况不妙连忙找来了新兵家人,他父亲一来就问脖子上的链子哪里去了,赶忙给他戴上。

原来这个新兵八字独特,天生就招不干净的东西,家人本来觉得军营里面阳气旺,能保护孩子远离邪祟,可没想到还是出事了,后来新兵退伍回家了,部队对外公布说新兵得了羊角风,退伍了。

外媒:美国宣布根据黎以停火协议,以色列首次从黎巴嫩撤军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法新社、路透社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当地时间11日发布声明称,根据黎以停火协议,以色列军队首次从黎巴嫩南部的一个城镇撤军,并由黎巴嫩军队接替。

路透社援引该声明称,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访问了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停火监督总部,并会见黎巴嫩军队总司令约瑟夫·奥恩。

声明说,库里拉在那里是为监控以色列国防军首次从黎巴嫩希亚姆撤军及黎巴嫩武装部队接替的过程。

库里拉说,“这是实施持久停火的重要第一步,为继续取得进展奠定基础”。

法新社称,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说,“今天在希亚姆和马尔杰尤恩地区驻军,是加强军队在南部部署、执行停火决定的重要一步”。

米卡提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向军队为建立“南部稳定”所做的努力致敬。

法新社提到,与此同时,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国防军第七旅“已结束在黎巴嫩东南部城镇希亚姆的任务”。

声明说,根据停火协议并在美国协调下,黎巴嫩武装部队士兵将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一起被部署在该地区。

此前,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1月26日晚宣布,以色列安全内阁当晚以10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

黎真主党表示,接受该协议。

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27日4时正式生效。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为监督协议执行,黎以双方将设立一个委员会,并与联黎部队合作,报告违反协议的行为。

以方将在60天内逐步撤出黎巴嫩南部,并就边界问题展开间接谈判,力求达成国际公认的边界划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损失惨重,乌军突袭库尔斯克,堪称史上最典型的悲剧性突袭作战

我相信,美国总统拜登、美国防长奥斯汀、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等人都万万想不到,他们谋划的“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夺占核电站”的闪电突袭计划,彻底失败了。

我还相信,他们事先也万万想不到,库尔斯克会成为源源不断吸引乌军陷进去的“黑洞绞肉机”。

8月6日,乌军为主、北约“换衣服参战军人”为辅的千人左右部队,突然发动了针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闪击战,一天之内就突入了20公里。

但当天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先头部队就地转入防御。

次日,乌军数千兵力跟进库尔斯克。

三日后,投入的兵力超过万人。

随后,突入库尔斯克的北乌联军进入全面防御态势。

乌军的作战目标是什么?动机何在? 关于这一点,我从泽连斯基一反常态当中,看到了端倪。

一贯喜欢夸大战果庆祝胜利的泽连斯基,直到第四天才发布了视频。

他没有过去那种一丝一毫的兴高采烈,也没有祝贺乌军取得攻入俄罗斯的“伟大战果”,而是脸色阴沉、充满焦虑和忧愁地说,这是乌克兰转移俄罗斯在顿巴斯前线兵力,扩展战线,开辟新战场。

但我根本不信他的话。

当即发布节目预判,这是美国及北约和乌克兰已经意识到,无论美西方怎样援助,也不可能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的情况下,只能夺占库尔斯克核电站,以炸毁核电站作为筹码,逼迫俄罗斯撤军,进而取得胜利的冒险“绝招”。

当然,这个“绝”,不是“绝佳”的绝,而是走投无路的“绝”。

我还判断,乌军后续进入库尔斯克的部队,其实是救援部队;但他们进入库尔斯克之后,又变成了需要救援的部队。

如此,库尔斯克就变成了消耗乌军有生力量的“黑洞”。

我当时认为,俄罗斯有两大选择,那就是“人和地”的选择。

也就是毛教员说过的那句兵法“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 我还假设,如果我是俄军高级将领,我会把库尔斯克当成不断吸引乌军前来救援的绞肉机战场,故意留着一部分乌军,让他们进退不得,吸引乌军不断派兵进入这个“绞肉机”里救援突入的部队,在他们三面受敌、后路被炸的情况下,更多地消灭乌军有生力量,给本是强弩之末的乌克兰造成更沉重的打击。

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总之,本可以通过空军以及重炮大规模狂轰滥炸为主,消灭突入库尔斯克乌军的俄军,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行动,迅速歼灭这些乌军。

而是真把库尔斯克当成“绞肉机”战场了。

俄罗斯国防部11月23日发布详细战报称,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战斗行动期间,乌军损失了35050名士兵、215辆坦克、149辆步兵战车、120辆装甲运输车、1192辆装甲战车、1017辆汽车、300门火炮、40个多管火箭系统发射装置(其中包括11套美国制造的“海马斯”和6套美国制造的MLRS)、13个防空导弹系统发射装置、7辆运输装载车、70座电子对抗站、13座反炮兵雷达站、4座防空雷达站、27个工程和其他设备(其中包括13辆排障工程车、1辆UR-77扫雷车、6辆装甲抢修车以及1辆指挥车)。

消息还称:“消灭乌军部队的行动仍在继续。

”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认为,这是俄军的虚假战报。

但作为经历过两场战争的人,我有自己的判断。

突入库尔斯克的乌军三面受敌、后路被炸、缺乏防空能力与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打了110天之后,只有这点损失,已经算是很小的了。

而现在,美国那边,主张终止援助乌克兰、誓言“上任之后一天之内结束战争”的特朗普胜选了。

普京随即下达死命令,在特朗普上任之前,收复库尔斯克被占领土,目前已经收复了40%。

如果我是负责库尔斯克战区的乌军指挥官,面对这种为了美国而牺牲的作战,并且绝无可能胜利的局面,我肯定不会听从听命于美国的总统泽连斯基的命令,而会从官兵珍贵的生命考虑,有序组织撤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