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不敢挖掘万历朱翊钧棺椁曾扔进深山 丝织品装裱反了

时间:2023-07-12网络作者:小白

1974年3月的一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一位农民想在村外打一口井,却在打井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陶瓷人头,谁成想这一惊人的发现竟揭开了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神秘的面纱。

从那时起,人们对秦始皇陵的探测工作就从未停止,目前出土的4个秦始皇陵兵马俑俑坑,每一个俑坑都能带来全新的认知。

秦始皇生前性情不定,骄纵跋扈,死后的陵墓也一样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中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

时至今日,除了使用科技手段对秦始皇陵进行探测外,秦始皇陵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奥秘?又为何时至今日还不挖掘呢?

新中国成立之后,考古队员曾对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进行过主动挖掘,可是这次发掘却带给中国考古界一次惨痛的教训,也让秦始皇陵的挖掘暂缓了脚步。

从定陵中出土了一些纺织品,包括了大量的龙袍凤衣,锦被等物品,虽然长期被埋在地下,可这些物品色泽光鲜,活灵活现,价值连城。

在令考古队员惊叹的同时,如何进行保存却难坏了众人,这些奢侈品一旦接触到空气,很容易发生氧化,因此隔绝空气成为首要条件。

有些队员建议把纺织品像古画一样装裱起来,背后衬用韧性比较大的纸张,这样方便书卷。

还有队员建议在浆糊中加入防腐剂,这样可以长久地将奢侈品保存下来。

在定陵还没有发掘完,第1次出土的丝制品已经出现了变色、变脆、变硬的现象,原本鲜艳的刺绣产生了黑斑,逐渐发霉,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坏。

没办法,大家只能抓紧抢救文物。

当时我国的文学家沈从文还去看了这些丝织品,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竟然将反面装裱了起来,当时沈从文问道,不是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却回复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由于技术人员当时不懂装裱原理,所以造成丝织品依然毁损严重。

尽管沈从文指出研究反面也不能把反面装裱起来,但技术人员却置若罔闻,以至于以后展出的定陵丝制品只能使用复制品。

遭受同样悲惨命运的还有帝王的三具棺椁,现在我们去定陵参观,会看到地宫中安放着三口巨大的棺椁,可这三口棺椁并不是用金丝楠木制作而成的,而是用水泥和石灰制造的复制品。

那么真正的棺椁去了哪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的工作人员直接将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椁扔到了城外的山沟里。

1959年9月30日,当时定陵博物馆开馆,由于装入了太多的文物,仓库根本放不下那么多物品,于是直接把体形硕大的棺椁扔到了山下。

一个星期之后,定陵棺椁被扔的消息传到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耳中,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全身发抖,立刻要求定陵博物馆赶紧将棺椁捡回来。

当工作人员到达山谷后,却发现空荡荡的山谷里早已经没有了棺椁的踪影。

一打听才知道三口棺椁都被山下的群众给捡走了,一对夫妇把一个棺椁重新打了两口棺材,结果刚一做好棺材两人就一命呜呼,另一家用金丝楠木做成了一个大柜子,结果家里的4个小孩跑到里面玩,被扣在柜子里出不来活活闷死。

文物的损失让众人痛心不已。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考古界达成了一个共识:不要主动去挖掘帝王陵墓,让这些人类最伟大的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

由于秦始皇陵墓葬中的氧气已经消耗殆尽,细菌活动非常的微弱,整个墓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如果强行把墓葬打开,很容易破坏墓葬的平衡,给陪葬品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马王堆汉墓的开采过程中就发生过这样的惨剧,考古学家挖到了一个漆鼎,揭开盖子之后发现里面飘着几片藕片。

可令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将藕片取出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些藕片居然消失不见了。

这是因为藕片取出之后,由于在缺氧环境中接触到了新鲜的氧气,立刻造成了氧化反应,所以在挖掘墓葬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文物的安全。

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在秦始皇陵开采前,在上面罩上一个考古舱,考古舱是一个玻璃型的容器,可以控制现场的湿度和温度,降低工作人员带入微生物或者细菌的几率,最大程度上保护文物。

不过秦始皇陵墓的面积不是一般地大,皇陵地宫开口最上层的封土长度就达到了170米,宽150米,比两个足球场地还要大。

墓葬的底部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刚好4000平方米,相当于10个标准的篮球场,而整个地宫高15米,相当于5层楼,这还没算上上面的封土层。

如果想建造一个恒温恒湿的考古舱,面积要比三星堆还要大上几倍,中间还不允许立柱子,否则会破坏整个遗址的面貌,这不仅考验着施工技术,还要不断投入真金白银,只有在巨额经费的支撑下才能完成这一考古舱。

我国还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之一,秦始皇虽然是中国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可它同时也是中国第1批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秦始皇陵已经不再专属于中国,而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必须要遵循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保存现状,恢复原状,可逆性、可识别性和最小干预。

换句话说就是能少折腾就少折腾,能先保护就先保护。

从2013年开始,秦始皇陵考古院就开始对秦始皇陵西侧的1号陪葬坑中进行持续的挖掘,1号墓葬一共有三个陪葬坑,南边的陪葬坑基本挖掘完毕,北边的两个陪葬坑里也出土了大量文物。

可喜的成果集中在年,从1号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其中就包括金骆驼,银骆驼,金舞袖俑、镶嵌着琉璃的银猎犬以及15个一组的编钟。

这些考古成果证明该墓的主人地位高贵,仅陪葬坑就如此地奢华,不仅再次唤醒了我们对于秦始皇陵八大惊奇的猜想。

其中不少猜想都有大量科学技术的辅证,仅需挖掘秦始皇陵后进行印证。

1、封土岭的高度

封土岭是整个陵园中仅存的地面建筑,封土岭是由一层层的土夯筑而成,在封土四周的断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上下叠压的封土层。

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活了50年,所以对陵园封土的建筑高度有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建造50丈的封土。

秦汉时期的50丈相当于现在的115米,历代学者都开始对封土层进行了考察,明代学者杜牧就曾经进行过实测,不过他的记载却只有14米高。

1917年,法国学者威客对封土岭进行调查,测得的封土高度为46米,由此在实际测量的情况下,他提出封土的外形并非一个完整的四棱锥体,而是一个三层的台阶状。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对于封土高度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根据秦始皇陵南高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秦始皇陵的封土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高度,而是根据山势建成的有一个起伏不断的封土层。

因此它的垂直高度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高度。

2、举世瞩目的九层高台

考古学家一般将没有人类活动过的原始土层叫做生土,生土往往是由于风化、洪水等原因形成的,颜色单一、质地一致,所以非常好辨认。

人类活动过的土层被称为文化层或者熟土层,熟土层情况复杂,里面有很多人类活动的残存痕迹,古人往往会将建筑的土层夯实,让他们变得坚固,这就变成了夯土层。

在封土层之下就有一层厚厚的夯土层,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取出了一些泥土进行化验,这里稍微介绍一下,洛阳铲头刃部呈月牙状,剖面呈半桶形,将洛阳铲插到地下后,提起时会带出一铲的泥土,这些泥土就成为我们窥探秦始皇陵最为重要的依据。

由于封土很厚,要查明封土之下的情况,需要非常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最开始考古人员采用钻孔的方式钻到了16米之下的封土层。

经过详细的勘察,我们发现在封土层下有一座高约30米的9层高楼,高楼上窄下宽,台阶使用木质结构,屋面覆盖着瓦片,高楼顶部与封土表面仅一米之差。

那么为何秦始皇要在陵墓中建造九层高台呢?

这个现象在《汉书·贾山传》中有过记载(始皇)死葬乎骊山,隶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

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

上成山林比较好理解,指的是巨大的封土像山一样,上面种植密密麻麻的树木,中成观游中的观指就是一种高台建筑,指的便是9层之台。

秦汉人有一种朴素的死亡观为事死如事生,指的是人死了之后并不是真正的死去,他的灵魂仍然存在于后世,接受祖子孙后代的供奉和祭祀,因此陵墓中需要建造一个类似于观景台的建筑,俯视万物众生,站在巍峨9层之台仰望巍峨的骊山,看着浩浩荡荡的渭水和咸阳的百姓,感叹一声这才是朕打下的江山。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九层之台被建在了陵墓里,成为了一种奇怪的建筑。

3、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天文形象图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由此推测上具天文代表地宫顶部摹写着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像。

洛阳的壁画星像图用色彩描述在12块长方砖上,被认为是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星象图。

星象图最东边是太阳图,中宫是北斗及与其相关的五车、贯索,然后是东方的心、房,西方的毕、昴、参,北方的虚、危,南方的柳、鬼等九宿,以及月亮图、河鼓和织女。

在主室顶部会有代表天空的除日、月云和飞朔在流云之间的各种仙鹤外,还有用青莲色、白色和黑色三色勾绘的两个大的同心圆圈,在这两个圆圈之间绘有星辰八十余颗,这便是古代天文中的二十八宿图。

秦始皇陵地宫的星象图很可能类似于西安交大汉墓的形式,而且更具写实性,彩绘更精致,制作更精美。

4、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护城河

1981年,研究人员在对秦始皇陵进行大规模测试时发现土壤中在1.2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强汞异常区,汞含量高于陵墓外含量八倍。

如此异常的汞含量意味着地宫中有大量的水银挥发,这也印证了上面提到的上具天文的后半句下具地理。

古人希望长生不老,因此从汉代开始盛行大规模炼丹术,通过加热汞化物获得水银,汞除了被用于炼丹外,还可以制作鎏金鎏银的器具或者作为颜料使用。

可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含量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估计用量在100吨左右。

为何会用如此多的水银?司马迁的解释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才能下具地理,也就是说水银代表着大秦王朝的海纳百川。

在战国时期齐王墓等墓中就曾有水银的记载,可用量却远远不及秦始皇陵。

要形成这一气势磅礴的局面,水银的含量能不大吗?

也有人认为水银有剧毒,可以阻止那些闯入的盗墓者,或者起到防腐的作用,但其实这却并不是秦始皇真正的初衷,因为在当时水银有毒的事实还未被发现,水银防腐的作用也是到了宋朝才被知晓。

当时为了这一百吨水银也是煞费苦心,四川东南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汞矿的产地,可要将其运到关中却需跨长江,溯嘉陵江而上,走巴山,过汉水,经过千里栈道才能到达。

运输100吨水银的难度可想而知,这种厚葬的习俗也就只有秦始皇能够完成

5、地宫中有道防水大坝

《史记》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穿三泉指的是穿过了三层地下水。

秦始皇陵附近的水文资料显示,第一层地下水距地面约为16米,那么穿过三层这样的地下水有多深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50岁生日时,宰相李斯向其报告,我带着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挖到很深后火已经打不着了,每一次凿墙壁只能听见空洞洞的声音,好像已经挖到了地底下。

对此,秦始皇说旁行三百丈葬之,换句话说秦岭地宫又向下挖了很深,这样深的位置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通风阻水的问题。

为此,地宫内建设了一道防水大坝,这道大坝其实就是一堵墙,底部由17米厚防水性很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面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这样就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在排水的同时有效保护墓室不会遭到水浸。

这一套阻排水渠相当有效,与都江堰有的一拼,北京国家大剧院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

6、地宫中有防盗设施

为了保护自己的陵墓安全无忧,秦始皇也费尽心思,他首先在地宫周围填埋了大量的沙子,形成了沙海,这样就让盗墓者无法通过挖洞进入墓室。

其次在《史记》中记载了暗弩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位置在墓门内,通道口等位置,当盗墓者无意间触动机关,必将被强弩射死。

最后,与强弩配合的还有一些类似于陷阱的设施,或踩空摔死或被机关挤死。

目前来看,除了陪葬坑确实有很多盗洞外,通往秦始皇陵的墓室从未有穿入者,这证明里面的陪葬品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等待着人们对其进行发掘。

7、殉葬人数超过十万,其中还有洋劳工

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7年开始建设,到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突然驾崩,期间陵墓一共建设了38年,最高峰时有72万人参与到了陵墓的修建之中,在没有任何运输工具和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所有的材料只能通过人力来运输,为了集中力量,劳工们呼喊的号子声声入耳,步步挪动,其工作量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这些劳工有一些经受不住长期的劳作,最终累死在了岗位上,就算没有累死,在陵墓完工之时,为了防止秘密外泄,这些劳工也会封死在陵墓之内,伴随着陵墓的秘密与世长辞。

在对兵马俑进行挖掘时,曾经发现过大量的白骨,通过DNA数据检验,可以确定大部分劳工来自于河南,江苏,河北,其中还有一具2200年前具备欧亚西部特征的人类遗骨。

这位典型的波斯人也是修建陵墓的劳工,由此可知在人员不充足的情况下,一些洋人命运也非常的地惨。

8、陪葬品究竟有多珍贵

秦始皇自喻功过三皇五帝,死后盛葬空前。

陵中有价值连城的各种陪葬品,秦始皇身穿金缕玉衣,在金碧辉煌的棺椁中装满了金银首饰,珠宝玉器。

从出土的陪葬坑规模来看就异常盛大,很多都是国宝级文物,比如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

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

作为我国所有帝王陵墓中最为庞大且神秘的一个,秦始皇陵将会带给我们多少的惊喜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我相信其中必然有大量的稀世珍宝,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能够将这些未解之谜呈现在世人眼中。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秦始皇陵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