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到底埋葬着什么

时间:2023-07-19网络作者:小白

上个世纪,我国考古有许多重大发现,特别是商代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汉代马王堆大墓,河姆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曾侯乙墓编钟,这些考古价值被收录进历史文化教科书。

郭沫若等文史学者1955年共同提出,对明朝帝陵的考古,而定陵的这次发掘成为了惨痛教训,由于当时的考古条件和技术有限,文物在重见天日后,很快氧化反应发黑变成灰,许多文物遭到人为性破坏,导致许多文物无法再修复,考古学者们痛心疾首,文物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从此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成了我国考古界的规定。

后期出土发掘的文物一般出于保护目的,避免文物流失和破坏,只做抢救性发掘和修复文物工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出于保护目的发掘的。

1974年一个陕西农民在挖井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破碎的真人陶俑,上报给政府,考古工作者试探性发掘,从此兵马俑大白天下,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成为世界八大奇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三层泉水下,用铜浇固基底上放棺椁。

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

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虽然以俑代人,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下葬时,二世胡亥下令:对没有生育的嫔妃选择了殉葬,担心工匠们暴露秦陵地宫内的重重机关和陪葬的珍宝,让工匠们也陪葬了,虽然没说明具体人数,想必是个可怕的数字。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写的,距离秦朝灭亡大概才100多年时间,所以史记记载的内容是较为可信的。

秦始皇陵周边几处大坑,相继出土了许多兵马俑和陶马、战车、青铜器等文物,这说明秦始皇陵的陪葬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做为主体大墓的秦始皇陵更显得神秘又令人期待。

由于目前的考古技术仍然不能保证对文物的妥善保护,考古学者只能通过现有的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勘测,经过多年研究,通过航拍、遥感(探地雷达)等尖端技术勘测,却有了重大的发现。

考古发掘研究发现

秦始皇陵以封土地宫为中心,含:内城、外城、陪葬坑、陪葬墓、寝殿、便殿、兵马俑坑、百戏俑坑、文吏俑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陪葬墓区、食官遗址,防洪渠排水遗址、鱼池建筑遗址、石料工场遗址、陶窑遗址等等遗址组成,总占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文物密集区达到19.63平方公里,发现大小不同各类陪葬墓、陪葬坑、礼制建筑遗址600余处,出土了包括兵马俑在内的文物约5万余件,其中内、外城范围是遗存文物的核心区域。

从整体建筑格局、陪葬坑形制佐证判断,秦始皇陵主体结构面向东面可能性很大。

因为年代久远,近2000年的洪水冲刷,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等历史景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早已不是原来的样貌。

封土呈斗形,现在南北长355米,东西宽345米,高约76米。

封土下地宫的深度还没有一致的说法,学者们认为地宫深度几十米到几百米深度,一致认为其形状是长方形,大小也有争论,不少学者对封土下有没有地宫持怀疑态度,但可以肯定,陵区周围尚有许多文物未被发现。

科学测量研究发现

专家通过遥感技术对地宫深入探测,首先确定了地宫的发掘范围,地宫墓室的具体位置,地宫内排水系统还在起作用,推测出墓室并未倒塌进水,墓室有复杂的石墙结构和通道,存在金属制品,而最大一点就是验证了地宫中含有大量水银的存在,《史记》记载的说法:水银河、湖、海、得到了专家的考证认可。

打消了封土下是否有地宫的疑虑,依据实测磁异常范围,认为东西长140米左右,南北宽120米左右,确定了地宫发掘范围。

随着科学水平提高,能妥善处理文物的时候,秦陵大墓终究会重见天日,那时必定会有重大历史发现!秦始皇的真容恐怕看不到了,因为死在了回咸阳的路上,身体腐坏多日后安葬,但科学家可以通过技术,复原出两千多年秦始皇的容貌!其墓室的构造和各种精美绝伦的器物,将充分展现秦朝的智慧和风貌,对历史考证和学术研究等等都有非凡的意义,相信那一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文章不易——

欢迎评论留言—— 谢谢o>_<o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秦始皇陵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